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稱雄》第五百九十四章 駐京辦
打仗不是打架,更不是兵越多越好。

 尤其是這種出了國界深入敵境的遠征作戰,兵越多,後勤壓力越大。而在一冷兵器時代,這樣的遠征作戰,後勤補給是第一大問題,人越多,不但需要的糧草越多,而且更考慮組織能力。

 歷史上隋煬帝征遼,發兵百萬,出兵的隊伍排著長達幾百裡長隊。看似嚇人,實際上卻不得不傾國之力轉運糧草。

 劉鈞很清楚這些,樞密院參謀處也知道這些,沒有人願意犯這樣的錯誤。

 尤其是入緬作戰,西南剛平定,但是雲貴高原,山高路陡,尤其是河谷湍急。以往這邊的生意人運送商品都是靠著滇西小馬馱運,甚至許多地方還得肩挑背馱。要入緬甸做戰,後勤的壓力極大,缺少通暢的道路,不但兵員難以快速運送,最麻煩的還是糧草的補給,尤其是漢軍,做為一支新式軍隊,擁有大量的火炮,需要極大量的彈藥支持。

 火器是漢軍的王牌,可在雲貴平亂的時候,其實多是靠的發起本地民兵帶路作戰,火炮都沒有怎麽投入。如果要入緬,那些沉重的大炮,肯定難以跟上。

 就算還有山地榴、騎兵炮,可炮彈轉運也不輕松。

 恰好如今緬甸北方空虛,都城還被西南的土司潰兵包圍著,這對大漢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經過精密的計劃,參謀處提出了只派兩個鎮的軍隊入緬,另調一支軍隊駐扎在雲南邊界,隨時支持。

 不過三個整編鎮,依然數量有些多。

 一個整編鎮六協三萬人馬,三個整編鎮就是九萬。九萬大軍的補給,若是在中原,甚至就是在遼東都不是問題,可是在緬甸遠征,這恐怕就是不小的補給問題了。

 考慮良久。劉鈞最後要求再縮減一下規模。

 “朝廷也有意將雲南和三宣六慰拆分成三個省,我看,乾脆現在就設省。雲南之外,再設大理和老撾二省。雲南、大理、老撾三省各駐一個兩師四協的缺編軍。再各設一個一協的架子軍,另外把三省內的漢夷等集鎮村寨百姓選青壯編為民兵,以為預備役。”

 原本三鎮是九萬人規模。

 現在劉鈞改為三省各設兩鎮軍,一個四協的缺編鎮,一個只有一協的架子鎮。加起來每省實際有五協兩萬五千人,若是再加上民兵,兵力並不會減弱。

 雲南省的駐軍做為預備隊,貴州省和廣西、西康、四川四省駐軍,隨時準備支援。

 按劉鈞的意思,這次入緬做戰,實際上就只有大理和老撾兩省的駐軍出戰。並且兩省的那個架子軍還是留守,出動的隻各一個缺編軍。

 緬甸遠征軍,最終只有四萬人。而且劉鈞還讓他們分做兩個梯隊,一次進攻。一批在後策應。

 “陛下,如此一來,兵力會不會太少了?”傅山有些擔憂的問。

 九萬變七萬五,七萬五變四萬,現在四萬還要分兩批,第一批只有兩萬。這兩萬還分兩路,因此實際上每路只有一萬軍隊。

 “每路各一萬精銳,足矣。我們這次的出兵計劃,是先將六慰收復。至於阿瓦、蒲甘等東籲大城,暫時別急。等我們趁此機會。收復了六慰後,先穩固地方,收服土司。同時修城築堡,修通道路。架設橋梁,然後把糧草和火炮彈藥運過去。”

 劉鈞也沒打算要一口氣滅了東籲朝,他準備慢慢來。

 畢竟入緬道路難行,且朝廷在那邊也沒有什麽統治基礎。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反可能被撐到。

 對於皇帝的這個打算,樞密院和兵部的一眾司令、參謀長們倒覺得很是穩妥。現在朝廷倒不怕在關外等地打仗。可就怕雲貴這種群山峻嶺間行軍作戰,因為這種地形對於漢軍製約太大。

 “另外,可以派人去聯絡大城王朝,表示我們願意支持他們與東籲作戰。甚至可以送他們點軍火,讓他們繼續跟東籲王朝作戰,甚至咱們可以與他們先做個口頭約定,支持他們滅掉東籲。”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東籲滅亡了,大漢要打通西南出海口,到時就可能與泰國大城王朝就有利益衝突,但是現在嘛,不妨先合作,一起滅了東籲再說。甚至劉鈞也不介意到時真正的把緬甸東南的部份地盤分給泰國。

 “不過我們得小防越南,他們若是趁機也想從緬甸咬一口,這絕對不行。”

 和越南交界的是老撾宣慰司一帶,這裡也就是後世的金三角地帶了,雖說越南現在也是分裂狀態,但不得不防他們想來撿便宜。

 “不過若是越南人老實,也不用先理會他們,等我們收拾了東籲這邊再說。”

 樞密右使劉允升提議,可以讓錦衣衛在越南挑點事情,比如挑動莫朝搞點小動作,或者暗中支持南部的阮氏或者是中部的武氏這兩個割據藩鎮跟後黎朝實際掌權的鄭氏動動手。

 “可以去做,不過小心一點,我們在暗中既可,不要暴露了。’暫時,劉鈞還是不想同時多線作戰的。

 接下來,又商量了一下具體的安排,兵部裝備、後勤幾司的補給等。又調整了一下西南軍隊。

 那些南下平叛的幾路大軍,有的調駐雲南、大理、老撾三省,有的則調駐貴州、西康等省,有的則要調駐廣西、四川、湖南等。

 原來的數鎮精銳,折分成了十幾鎮。

 西南的諸省,每省都駐有兩到三鎮兵馬。不過多數是一個整編鎮配一個架子鎮的配製,基本上每省駐軍數量在兩三萬之間。

 西南諸省剛剛平定,正在進行改土歸流,且如今既要入緬做戰,又要準備西北的漠西蒙古人來犯,因此西南西北一線邊境諸省,也算是重兵駐防。

 劉鈞又在西安和洛陽、南京駐防了三支戰略預備軍,算是整個南半壁江山的機動兵馬。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到了中午。

 劉鈞讓禦膳房準備午餐,劉鈞留一眾臣子賜宴用餐。

 賜膳比較簡單,算是標準的工作餐。分餐製,四菜一湯,兩縈兩素。菜做的還是不錯的,肯定也能吃飽。

 想要滿漢全席這樣的大餐是肯定沒有了。又不是宮中慶典酒宴,這只是工作餐而已。

 四菜一湯,飯後有茶點,但沒有酒。

 劉鈞在不久前剛剛下過旨,官員一周休沐兩天。工作五天。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時間內,各官府是包一頓午間工作餐的,但晚餐早餐不包。所有的官吏,周一到周五,甚至周末值班時侯,早午都不得喝酒,不管酒量多好,都滴酒不能飲。

 更不能上青樓、酒肆。

 晚上下班後或者周末休沐之時,則朝廷不禁飲酒和上青樓茶肆。

 這也是為了避免喝酒誤事,動不動就把公事帶到酒桌上談。各種勸酒敬酒陪酒,不但誤事,還帶壞風氣,甚至還浪費公款。

 朝廷有專門的部門巡察,甚至還有廠衛暗中巡查,如果官吏違反這項制度,輕則敬告罰俸,重則降職免官。

 因此就算是今天的宮中賜膳,可也一樣沒有酒。

 午間工作餐既無酒,菜也少。還有皇帝在,因此這飯吃的自然就很簡單拘束,大家也不耽誤,迅速的扒拉著飯菜。很快就吃完了。

 劉鈞也吃的很快,他吃過後還特意的看了一下官員們的小飯幾,發現大家都剩下了不少飯菜。

 當下便直接招手叫來內務府總管。

 “記一下,下次工作餐飯菜量減一半。”

 四菜一湯加上水果茶點,量很足。劉鈞不缺這點飯菜錢,但浪費可恥。

 內務府總管連忙記下。一眾官員倒有些哭笑不得。皇帝名下產業那麽多,不管是銀行、獎券還是鍾表、玻璃等產業,哪個不是跟搖錢樹一樣的。

 “該花的錢一文不能少,可不當浪費的也一點不應當浪費。”劉鈞當然不摳,京官現在都拿著前朝時的四倍俸祿,地方官員也是雙俸,更別說還有豐厚的補貼、獎金等。尤其是對於那些高官和一些緊要衙門的官員們來說,他們還有一筆更豐厚的養廉銀。

 飯後,也沒急著再議事。

 劉鈞讓宮中宦官帶著一眾官員去一側偏殿午休。

 “最近京師出現了不少會館,這個事情你有多少了解?”

 劉鈞坐在暖和的殿中,端起一杯熱茶,輕抿著,然後慢慢的問東廠提督。

 會館一般都以地方同鄉或者同行為名開設,會是一個同鄉或者同行的聚焦地,尤其是在京師之中,本來就有許多同鄉或者同行的會館。但是這段時間,京師又開設了許多會館,這些會館卻不是同鄉會館和同行會館,而是地方官府在京的辦事處。

 據劉鈞所知,早在唐代時,因為地方藩鎮割據,和中央朝廷之間關系特別,出於需要,藩鎮便在京師設立進奏院,用以與朝廷聯系,以及收集打探朝廷的消息。後來進奏院還多了一個職責,負責藩鎮和京師之間的銅錢匯兌,這也是飛錢的開始。

 每一樣東西的興起,都有其需要。

 如今京師突然出現許多地方駐京辦事處,也一樣是因為有這個需要。自從大漢建立後,朝廷就定下了完全不同於明朝的稅制。

 大明的稅制是把所有的稅權收歸中原,地方的收入全都先歸入中央財政,然後再拔款給地方。

 以往在明朝時,稅賦只是中央朝廷的正稅。地方官吏在為朝廷征稅之時,會在正稅之後加征火耗、羨余,甚至另外還有地方的征派,這些其實都是地方財政收入。

 因此,中央和地方是兩套財政制度,各管各的。平時地方上的主要開支,都是地方官府自己收取,只有一些大的項目,才是國家拔款。

 但是現在不同了,大漢朝廷征稅之時,所有的款項中已經包含了正稅和附加附,正稅就是國稅,附加稅就是地稅。可這稅是一起征收的,征收後還要先入國庫。

 地方用錢,得先做出財政預算,然後報朝廷審批,通過之後再拔下去,這錢下去後,還會有專門部門盯著,到了年底,還得再做一個報告,把錢花哪去了報告清楚,預算是超支還是剩余,種種都得一清二楚。

 在這種財政制度下,地方沒有自己的財權,錢款全靠中央拔款。而想要拿到錢,又得預算由中央衙門通過,通過後,要拿錢,也得從中央拔款。

 總之,地方官府的工作流程也全變了,一切都得依賴中央。

 審批預算,請拔款項,財政報告等等,為了早點批下預算,或者早點拿到錢,各省乾脆就派了官吏長駐京師,專門與京師各部衙打交道,跑關系。

 這些在京跑部衙的各省官吏,也得有落腳之地,也不能長期住客棧酒店,那樣既費錢還不方便。

 因此,最後他們便陸續乾脆在京自己花錢租樓或者買房或者蓋樓,打著會館的名義建起了駐京辦事處。

 如今的那些什麽江西會館、山西會館等等,都是駐京辦。會館既用做駐京辦事處,也還兼作接待入京的地方官員,以及還用做接待本省商人、士子在京食宿之用。既能賺點銀子,還能聯絡下感情。

 眼下各省在京都有了會館,甚至一些有錢的地方府衙,也都開始在京辦起了會館,如揚州會館等。

 劉鈞對於現在朝廷出現的這些駐京辦事處,有種很熟悉的感覺,也一下子摸清了這些會館出現的原因。

 他知道這是因為地方沒有財權,財政大權都握在中央的緣故。但他又不肯把這個財權直接放給地方,如果地方征收的地稅直接截留在地方,雖然中間免了一堆中間環節,可朝廷對此也就越發難以監管了。

 現在這個流程,雖然麻煩了一些, 但有了預算和審核制度,地方上要花錢,就得會做好預算,把每一筆財要怎麽花,都清楚的報告給中央審批。就算是拿到了錢,可最後這些錢怎麽花的,花到哪去了,同樣還要經過朝廷審核,甚至在使用過程中,還得接受監督。

 劉鈞寧願麻煩一點,也要監管的嚴格一點。

 “東廠和錦衣衛一起,針對這些會館做個仔細調查,然後報告上來。不管是省會館還是府會館縣會館,都得乾淨,絕不允許有貪汙腐化的問題,更不許這些地方會館和地方官員,跟京師各部衙搞權錢交易,搞行賄受賄。”

 “都查仔細點,深入一點。”

 劉鈞記得很清楚後世的駐京辦,許多最終都暴露出來許多嚴重的違法違紀問題,特別是那一句‘跑部前進’的話,更是令他印象深刻。

 現在各地駐京辦已經雨後春筍一樣的開起來了,劉鈞必須得防微杜漸,把極可能出現的不好苗頭早早掐掉。()《明末稱雄》僅代表作者木子藍色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作刪除處理,的立場僅致力於提供健康綠色的閱讀平台。【】,謝謝大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