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倒打一耙
永安的失守,引起了吳國朝野的一片震動。..
當年吳國西征時之時,耗費了無數的錢糧和兵馬,結果最終卻是铩羽而歸,而永安城成為了此次西征唯一僅存的碩果,也算是讓吳人聊可。
雖然現在的天下大勢已和當年是大相徑庭,但由於吳國一直掌握和控制著永安城,也算是讓吳國在西線牢牢地把握著防禦的主動權。
如今永安失守,等於是將西線的主動權交了出去,失去了永安之後,西線的防禦形勢陡然變得嚴峻起來,而西陵則成為了西線防禦的第一道門戶。
西陵舊稱夷陵,歷史最為著名的夷陵之戰便發生在這裡,當年東吳大都督陸遜在此大破劉備,徹底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格局。而西陵也正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吳國西線防禦的門戶所在。
從西陵向西,山巒起伏,重山疊嶂,地勢相當的險要,而從西陵向東,則是蒼茫平坦的荊楚大平原,水密布,河流縱橫,典型的南國水鄉,幾乎是無險可禦,所以說西陵是吳國西線防禦的重之重,如果被漢人攻破西陵的話,整個荊州都將是芨芨可危。
以前吳軍控制著永安的時候,西陵的防禦任務可以松懈一些,可現在永安失守之後,西陵首當其衝,成為了防禦漢軍進攻的第一道防線。
這個時候,西陵都督的人選一職顯得尤為重要,而岑安在永安之戰一敗塗地,讓東吳朝野是一片指責之聲,許多大臣聯名彈劾,請求撤除岑安的職務,另派合格的人選來擔任西陵都督一職。
當初陸抗病逝之時,曾舉薦周處來擔任西陵都督一職,只是因為岑安是朝權臣岑昏的弟弟,而岑昏則是吳主孫皓身邊的第一寵臣,所以岑安才得以坐穩了西陵都督的位子,而周處則被任為無難都督,統帥無難軍。
所以此次在彈劾岑安之時,諸多大臣提議由周處來代替岑安出任西陵都督一職。
眾大臣的聯名彈劾,讓常侍岑昏有些慌了手腳,他很清楚,這幫子朝臣彈劾岑安僅僅只是一個借口,最終的目的是想要來對付他。當初之所以讓岑安出任西陵都督,這也完全是基於岑昏的深思熟慮,岑昏在朝樹敵無數,還不知道有多少的人盼著他死,如果他們岑家的所有勢力都集在建業,一旦失勢的話,很容易被人家給一鍋端了,而最為明智的辦法是,讓他的弟弟岑安出任外鎮都督,手握重兵,算朝一旦有事,也不會危及他們岑家的根本所在。
而現在眾臣聯名彈劾岑安,欲解除岑安的兵權,這簡直是讓岑昏所無法容忍,他趕忙去見孫皓,跪而泣道:“陛下,舍弟岑安鎮守西陵多年,算沒有功勞那也是有苦勞的,現在只因為一時的失敗,諸多大臣刻意地發難,欲降罪於舍弟,他們真正的意圖是要清除臣而已,請陛下救臣。”
孫皓哈哈大笑道:“岑卿多慮了,有朕在,誰敢難為於你。”
岑昏叩首道:“謝陛下大恩,舍弟為國盡忠,恪盡職守,還望陛下可以恕他此次永安敗績之罪。”
孫皓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朕又豈能因一時之成敗而治其罪,這些大臣們也是閑的無聊,沒事找事罷了,朕即刻下詔,免岑安戰敗之罪,乃令其守西陵,眾臣再有異議者,逐出朝堂。”
岑昏大喜過望,連連叩首:“陛下英明,臣叩謝陛下。”
孫皓道:“難得岑卿兄弟能時常為朕排憂解難,朕豈有不知之理,你們放心吧,只要你們忠心為國,朕絕不會虧待你們。”
很快孫皓下詔赦免了岑昏的罪責,
依然令其擔任西陵都督一職,同時下令朝諸臣,這次事件此做罷,任何人不得再提及彈劾岑安之時,如人違抗,重罪論處。孫皓台之後,已經不知殺了多少的大臣了,其不乏朝丞相及孫氏宗族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如此鐵血的手段,讓朝諸臣是噤若寒蟬。
本來這一次是朝大臣們扳倒岑昏的最佳機會,可惜最終還是因為孫皓的聽信讒言而不了了之,吳國朝臣如丞相張悌、司徒何植、司空騰修等人是扼腕而歎, 皆認為吳國是大禍臨頭,如果不除掉佞臣岑昏,吳國遲早會亡國的。
岑昏對此次的彈劾事件是耿耿於懷,他和張悌等人的仇怨由來已久,雙方在朝堂之的明爭暗鬥早已是家常便飯了,不過此次岑昏卻遷怒到一個人的身,那是無難督周處。
盡管他此前從未和周處有什麽過節,但對於這麽一個曾經受到陸抗器重而現在又被張悌等人推崇的人,岑昏自然是不敢擔以輕心的,認為周處絕對是一個可怕人物,如果將來讓他得勢的話,那還真可能是他們岑家的末日。
岑昏在朝是樹敵太多,以致於讓岑昏看到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他的敵人,一個強而有潛力的對手,那簡直是如噩夢般的存在,讓岑昏是寢食難安。或許現在以周處的官職地位,還壓根兒也威脅不到岑昏,但無人可以保證,以後的周處會不會得勢,如果周處將來得勢,手握重兵,岑家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岑昏考慮再三,認為自己還得先下手為強,將周處給除掉,以絕後患。
而在此時,岑安從西陵的來信也落實了岑昏的想法,岑安在信提到,雖然皇帝陛下已經親自下詔,免去了岑安的罪責,但西陵軍還是有一些人心懷不滿,他們都是陸抗的舊部,強烈地要求按照陸抗的遺願,由周處來擔任西陵都督。
岑安也建議岑昏找個機會,將周處給除掉,否則的話,他的西陵都督一職是朝不保夕。
岑昏暗自盤算一番,心便生出一條歹毒的計策來,他立刻是入宮晉見孫皓,憑著這一條毒計,完全可以倒打一耙,將周處置於死地。
/bk~~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