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龍騎戰機》第417節 - 死亡淘汰訓練
第四百一十七節-死亡淘汰訓練

 持續一周的失重訓練讓所有的候選者叫苦不迭,不僅要適應頭朝下的生活,還要學會在失重環境下走路,吃飯,甚至睡覺,一切兒時在陸地上學會的本能全部要重新學一遍。

 也就是這架全新的國產大飛機完全經得起這麽折騰,換成普通飛機恐怕沒幾圈就報廢了。

 而這些只不過是適應性測試,檢查一下所有候選者是否能夠適應太空中的生活,一旦成為航天員,那麽這些訓練將會深深刻入到他們的骨子裡,成為他們的本能。

 在第一輪淘汰了七名候選者後,緊接著第二輪淘汰,讓幸存的航天員候選者嘗到了什麽叫做殘酷。

 十九名候選者背起了自己的行李,拿到了回家的路費,默然地離開了第五航天訓練中心。

 殘酷無情的淘汰制度給剩下的人敲響了警鍾。

 這可是真正的天上一分鍾,地下一年功。

 別看航天員表面風光無限,哪怕是一輩子都能得到國家的照顧,可是為此付出的巨大代價卻有誰能知道。

 真正難熬的還在後頭。

 超級旋轉木馬、魔鬼離心機、寂寞測試、震動訓練艙、高溫生活艙,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輪著折磨著接受訓練的航天員候選者。

 第三周,淘汰壓力依然巨大,十二名候選者背自己的行囊不得不離開了這座留下他們驕傲和汗水的訓練中心。

 b組因為從組長到組員全被部淘汰而被取消,全軍盡墨。

 a組只剩下三分之一的人,c組還還剩2人,不過組長也被淘汰了,不得不重新推了個組長上來,e組還余4人,林默與孟世南雙雙幸存,f組也只有剩下一半。

 第二和第三輪連續凶猛的淘汰,使當初來報到的人只剩下了三分之一,這21人都感覺到了航天訓練中心刻意營造的壓力。

 雖然明知是訓練中心故意給出的壓力,可是所有的人都不敢有絲毫放松,若是還有哪個樂天派敢依舊沒心沒肺的參與訓練,恐怕第一時間就被中途淘汰掉。

 當初剛到航天訓練中心就展露出桀傲不馴的崢嶸性格的王學軍,此刻也不得不屈服於這樣的巨大壓力,生硬的棱角被磨掉了許多。

 軍隊是個煉鋼爐,而航天訓練中心更是特種煉鋼爐,煉出來的都是十足百煉好鋼。

 王學軍已經無暇顧及其他,只求在下一輪淘汰的名單中不要有他,就已經非常滿足。

 這可不是一腳踹出門外那麽容易,若是讓親朋好友及所屬單位知道自己是被隨隨便便淘汰掉的,恐怕這輩子都別想抬起頭來。

 第四輪的訓練已不僅僅是體能素質方面的訓練,而是更偏向於心理素質。

 排除緊急故障訓練課程。

 沒有人會想到類似於防爆專家的本職工作居然有一天落到他們的頭上。

 經過兩天航天器知識灌輸後,他們被安置在了一個多災多難的模擬太空艙內,冷不丁會出現一些隨機故障和危險,如果不能沉著冷靜地完美應對,將會被模擬炸成碎片。

 當“生命”進入了倒計時,每一個人都會逼迫自己爆發出全部的潛力。

 有時候,運氣也成為了實力的一種,哪怕是不信鬼神的,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向漫天神佛祈求保佑自己再次順利過關。

 “1號,你還有沒有信心堅持下去?我快堅持不住了。”

 專心至致於處理眼前計算機故障的林默聽到耳機裡韋芸怡的聲音,他們兩個和其他三人被隨機分配到這個模擬太空艙內,進行應急故障測試。

 他們這一組很不幸,剛剛解決完一個“推進器控制電路板燒毀”,結果還沒安穩上一分鍾就遇上了“被外太空漂浮物擊破密封層”的事故。

 如果20分鍾內不能找到泄漏點並進行應急處理,那意味著全組成員,全部陣亡。

 這個多災多難的太空艙隨時會爆發出一些令人意響不到的致命故障,這一組五個人必需全力以赴的相互配合,沉著冷靜地一一解決才能應對過去,否則將會在不斷蹦出地至少120項故障應對中“掛掉”。

 不過根據他們目前的能力,想要完美地一次解決完這至少120項故障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真正的航天員也無法做到,這只不過是訓練中心用來訓練候選者和正式航天員的預案,事實上真正的航天器不可能真的如此多災多難。

 這個模擬空間艙位於一個極其龐大的低壓密封室內,雖然大氣壓比較低,可是這坐可以容納下一艘潛水艇的低壓密封室內充滿了氦氣和氧氣,並不會因為高仿真的模擬事故而出現真的生命危險。

 艙內的氣壓讀數不斷在降低,這個讀數半真實半虛擬,艙內的計算機類似於一個虛擬系統受到外面工作中心工作人員的全程控制,他們這些在訓練區的人就相當於角色扮演類遊戲的人物。

 “堅持,只要還剩下一口氣,就必需堅持下去,要是輕易放棄了,我們就白來了。”

 放棄?

 林默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放棄”這個詞,要是真的放棄,曾在幼時他早就餓死在某個垃圾堆裡了。

 在不斷飛快地敲擊鍵盤,調用太空艙系統進行補償和單獨測試的時候,林默習慣性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腕,計算機方面這頭金系巨龍是專家,不過訓練中心內不允許隨便攜帶自己的電子產品,哪怕是經過安檢也不行。

 金幣這家夥只有老老實實地待在林默的宿舍裡,連網絡都不能上,只能自己做些對資源要求低的小實驗,例如電路設計實驗。

 “我,我恐怕過不了這一關!該死,泄漏點兒,你在哪兒?”

 無線電裡傳來韋芸怡氣喘籲籲的聲音,一身沉重的仿真宇航服在模擬太空艙外活動,對她的體力消耗極大,空氣循環和溫濕度控制系統雖然竭力控制著她的宇航服內環境,可是依然無法控制住她急出來的滿頭大汗。

 “要不我們把艙室隔離,暫時先拖一會兒?”

 同一臨時組的15號正在一秒都不放松地核對著系統運行,配合林默利用太空艙的系統進行應急處理。

 另一個45號和51號正在太空艙內部尋找泄漏點。

 整個模擬太空艙完全模擬了真實的艙體比例大小,韋芸怡正穿著太空服掛在外面尋找泄漏點,防止脫離的彈性安全索正起到真實的作用,只不過不是防止她摔到無垠的外太空,而是避免她摔下去。

 畢竟這個模擬太空艙是采用數千個高能磁場節點利用磁場的同極斥力效果懸浮在空中,支撐起三十五噸的模擬太空艙,仿佛真得在外太空一般,緩緩的翻滾。

 一會兒腳在上,一會兒腳在下,雖然無法真正的消除地心引力,可是在裡面活動的難度一點兒也不比外太空省力多少。

 “大夥兒別亂,要有信心,我馬上就要確認泄漏區域了,4號,你不要停,繼續找,你在外面可以提高我們的進度。”

 把自己用安全帶固定在座椅上的林默皺著眉頭,主考官可沒有把泄露點告訴他們的權力,想從這麽大的艙體表面找到泄漏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組中沒有技術專家,只能由林默臨時客串,也許基地裡考慮到了這一點,沒有在他們組中分配一個技術專家組員。

 如果是擊中物是一個大體積的東西,他們早就完蛋了,不可能還能擁有20分鍾的堅持時間,這說明只是一粒極小的物體擊中了太空艙,並造成細微的泄漏點。

 這項測試並不是毫無目的。

 據美國宇航局的統計,目前地球軌道上有大約4000個運行中或報廢的人造衛星和火箭殘體,此外還有大約6000個可以看到並跟蹤的太空垃圾碎片;而直徑超過一厘米的太空垃圾,更多達20萬個。

 這些物體大多數的運行速度,每小時都在2萬公裡以上。

 這說明升到外太空的空間站隨時都有可能遭受到這些上碎片的襲擊,這項測試也是有的放矢,哪怕是米粒大的東西,在2萬公裡時速,相當於16倍音速的加成下,哪怕是一粒塑料泡沫粒,都會擁有非常恐怖的殺傷力。

 甚至在擊中物體表面的瞬間,不是發生爆炸和燃燒,而是直接氣化。

 “我找到了, 在s558區域,是個角落裡,我需要工具,要拆開它。”

 艙室通道裡傳來51號驚喜的聲音。

 “不,不,那不是,那只是一個散熱腔!”林默迅速調整控制系統進行檢查s558區域,結果讓他很失望,那裡並不是真正的泄漏區。

 還有5分鍾。

 “繼續找,51號,我們得抓緊了!”

 “好的,我一直在找,泄漏點,泄漏點!你在哪兒,乖乖出來。”

 在翻天覆地的旋轉中,模擬太空艙內的人不得不經常變幻位置和重心,才能適應不停滾動的艙體。

 “我找到了!在這裡!”

 “我找到了!在那裡!”

 無線電裡幾乎同時響起了1號和4號異口同聲的驚呼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