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全世界頂尖的氣動力設計,安裝於“妖孽”機體上的F119PW100矢量推進引擎在大型服務器的模擬運算下,顯示出爆發出來的性能遠遠超過在F22“猛禽”之上。
就像F35“閃電2”一樣,老美就知道糟蹋好東西,氣動力設計不足,就用引擎動力來彌補。
雖然中國航空航天技術比起美國在總體上還有差距,但並不是一無是處,在氣動力布局設計能力可以甩出老美不止一條大街。
猶如一個幽靈,“妖孽”死死的鎖住“威龍”,TWS威脅告警系統不斷在駕駛艙內發出警報聲。
鎖定,鎖定,無法掙脫。
蔣大隊長的額頭上迅速見了汗,不論怎麽規避脫離,也無法甩掉牛皮糖一般粘住自己的林默。
對方的位置非常巧妙,自己的肉眼只能追蹤到短短一會兒,就消失在自己的視線內,躲入視覺盲區內。
這可不太妙,如果不能盡快改出劣勢位置,對方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攻擊。
直到現在,他依然都沒有完全看清駕駛艙外“妖孽”全部外形,這架戰鬥機實在是太快了,甚至讓人有一種快到帶著殘影般的視覺錯覺。
那架前掠翼戰鬥機性能怎麽可能這麽強?
甚至蔣大隊長勉強看到對方一閃而過的殘影時,都會有一種驚豔的感覺油然而生。
難道是設計參數故意造假,怎麽可能?
造假有什麽意義,真正上了戰場,那不是自尋死路嗎?這完全沒有必要。
又是一道白煙,蔣大隊長看到了“妖孽”再次發射了一枚導彈,與其說是動平衡中發射,還不如說是彈出後,大過載機動甩出來的,然後再點火的。而不是先點火,再發射脫離。
速度與速度的疊加,超高音速發射導彈極具威脅性,這一點毫無疑問。世界上許多戰鬥機都能夠作到,但並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做的。
這點速度和光速比起來,根本不夠看,並不違反物理定律。
令人感到詭異的是,導彈發射的方向竟然不是對準“威龍”而是射向另外一個方向。
緊接接著又是一枚。
依舊不是對準自己,可是越是這樣,越讓蔣大隊長感到心底冒著涼氣。
這小子的戰鬥力隨著戰鬥機的性能而遇強則強。和其他飛行員相比,完全與眾不同,甚至難以摸到這家夥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看到它了,那架前掠翼戰鬥機猛然從“威龍”下方出現。
三點包抄,又是三點包圍攻擊陣形,和之前的突襲一樣。
一架殲20“威龍”仿佛在面對一個三機編隊包圍,他一個都惹不起,更何況三個並肩子上。
與其說故伎重施。還不如說先下手為強,林默趁著蔣大隊長沒有扳回劣勢之前,把他往死裡整。
沒有哪個飛行員愛當被人插被人射的小受。
進攻。進攻,再進攻,以攻帶守,這就是空騎士的戰鬥方式,空騎士就是攻。
蔣大隊長毫不猶豫地退出了超音速狀態,利用“威龍”的高速爬升性能,以60度迎角飛快的爬升,避免自己曝露於對方隨時都有可能進入大回環機動的航炮攻擊幾何夾角內。
對於林默的航炮技,蔣大隊長已經是深有領教,自己憑著對殲的專精。才能僥幸擊落一枚導彈,卻沒有像林默那樣非常有底氣的連續擊落三枚導彈,若說打中一枚是運氣,那第二枚,第三枚的,那完全就是逆天的空戰技術。
只要給對方半秒鍾的機會。自己都有被擊落的危險。
兩枚導彈飛快的迂回了一個小半弧,仿佛早就等候在那裡一樣,攔向“威龍”的前方。
這也只有中距空對空導彈才有能力做到,如果換成PL4等近距離短程格鬥彈,恐怕還沒轉彎就已經耗盡燃料自爆了。
看似毫無目標的發射導彈,卻是利用了全向導彈的360度攻擊包線,加上發射時的慣性配合精妙的角度,組成伏擊陣形。
自始至終都沒有脫離“妖孽”機載雷達的數據鏈製導。
作為主動雷達製導導彈,以主動雷達加捷聯慣導系統控制下,在戰鬥中只需要朝著預定攔截點飛行,並不需要時時刻刻按照比例導引率跟蹤目標,就有了更多的戰術空間去優化自己的彈道。
導彈並不需要直衝著目標飛行,而是首先爬升,這樣就把火箭發動機寶貴的能量儲存成了重力勢能,等到了末端導彈再俯衝加速追擊目標。這時即便火箭發動機已經熄火,導彈的能量依然比較充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半主動雷達製導導彈的先天缺陷。
兩枚導彈在“妖孽”的雷達製導下,死死地盯住逃竄中的“威龍”,這回想要再誘爆,顯然不再是被航炮子彈削尾巴這麽簡單的事情。
從洛克希德敲榨來的ANAPG81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AESA)在重量上只有裝備於F22“猛禽”的ANAPG77的一半,雖然在對空性能上有所削弱,只有1200個收發模塊,但是依舊毫不遜色於俄羅斯老毛子的T50上的主動電掃雷達。
而且在機頭面積比F35更大一些的“妖孽”戰鬥機上,林默預留有足夠的升級空間,他打算將ANAPG81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AESA)的收發模塊擴展到3100個,搜索性能更能穩穩地超過F22“猛禽”,這也使得對於PL12導彈的控制能力更上了一個台階。
一機兩導彈組成的三點攻擊陣形離“威龍”越近就越讓蔣大隊長難以應付。
這種距離,確實很難以讓人反應過來,換成普通人,恐怕這會兒早就傻掉了,然後下一秒就被打爆成一朵大煙花。
與導彈組成攻擊陣形,能夠想到並如此使用出來的飛行員並非沒有,但蔣大隊長卻沒想到林默也掌握了這一戰技,這得需要多麽令人匪夷所思的戰術想像力。
和林默之前所展露出來的戰技一樣,這些神奇的戰術從未出現在任何一本飛行員戰術教材上。
只有那些經過實戰的資深空騎士通過言傳身授才能傳下來的戰技,光靠啃本和看戰術視頻根本無法掌握。
蔣大隊長非常清楚林默還未完成全部訓練科目就被調了出去,但究竟是從哪裡學到的,這仿佛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團。
不論蔣大隊長如何規避,依然無法甩脫林默的“妖孽”,論起技術含量,“妖孽”還在“威龍”之上,原本“妖孽”的圖紙就有成飛專家們的參與,一些沒有應用到“威龍”上的先進技術,反而便宜了這架前掠翼戰鬥機。
與其堆在舊紙堆裡吃灰,那些專家們非常樂意於有些不太適宜卻又非常棒的技術在某些地方重煥新春,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能有出息,有用武之地,總歸是好事。
轟!
從“妖孽”發射導彈到這一聲爆炸,也不過電光石火般的數秒鍾。
雙方距離原本有十幾公裡,從肉眼難辨到猛然撲到“威龍”身邊的爆炸這短短的幾秒,對於高速的戰鬥機和導彈而言,這個距離一點都不顯得遙遠。
一枚PL12適時發動了末端製導攻擊,爆炸將“威龍”震的機體一滯。
雖然機體外表沒有損傷,但引擎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故障。
在模擬對戰中,服務器根據機體各個部件的參數值和故障閥值,會有推演出故障,雙發引擎之一直接熄了火。
另一枚導彈緊接著撲來,臉色大變的蔣大隊長死死拉住操縱杆,依靠剩下的一個引擎勉強做了一個誘爆規避機動。
單發WS15X引擎的18噸推力連推動“威龍”重達20多噸的機體明顯力不從心。
轟!
殲20“威龍”機體被震得猛一歪,險些被爆炸衝擊波掀入危險的尾旋狀態,但是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導彈並非所有人想像中那麽好躲,近距離誘爆更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技術。
王牌飛行員極其鎮定的心理素質和嫻熟的操控技術挽救了蔣大隊長一次,他在竭力控制機體,不斷調整姿態,利用“威龍”的氣動力布局控制面盡可能改平。
較大的翼面積非但沒起到穩定機體的作用,還和不正確的機體位置產生連鎖惡性反應,生生造成了可怕的風阻,嚴重削弱了戰鬥機的速度,甚至連音速都成了奢望。
接連躲過兩波共計四枚空對空導彈的攻擊,這個成績足以讓世界上大多數飛行員哭著喊著衝上來抱粗腿拜師。
可是危險還沒有過去,三點攻擊陣的最強那一點依舊還在,但是蔣大隊長已經無瑕顧及。
心中暗叫不好,蔣大隊長立刻重新開始複點火程序,他並沒有輕易放棄,多少次出生入死的高空廝殺,他並不缺少在最後萬分危急關頭翻盤的經歷。
哪怕還剩下一尺的高度,那麽戰鬥就還沒有結束。
故障引擎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一道陰影籠罩了駕駛艙,蔣大隊長抬起頭來看到一架黑灰色的前掠翼式戰鬥機堪堪擋住了模擬戰鬥空間的太陽,仿佛從另外一個世界中跨越而來。
赫布斯特逆轉!
PS: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