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龍騎戰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節 - 異樣
南極洲瑪麗皇后海岸縱深,四艘巨大的飛行器緩緩著陸在南極冰蓋上,萬載未變的酷寒在飛行器引擎附近凝結成了淡淡白煙,為避免巨大的溫差破壞失去引擎部分,機體內部依然緩緩散發著熱量,維持住一定的溫度。

 貨艙巨大的艙門甫一開啟,八輛早已經發動引擎熱機的雪地裝甲車從裡面呼嘯著衝了出來,緊接著數十名身穿全覆蓋式戰術鎧甲的士兵嗷嗷直叫地踏上了這片冰雪覆蓋之地。

 他們圍繞著飛行器著陸點迅速展開防禦陣形,並且釋放出了兩架無人偵察機開始掃描半徑20公裡內的一切。

 接收到附近安全的信號,更多的士兵,雪地卡車和多具俄製“伊萬”六足機動裝甲從艙門內湧了出來。

 從澳大利亞本土出發,一路抵達這裡的先頭部門包括了5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12輛裝滿了各種物資的卡車,8具“伊萬”機動裝甲和8輛雪地裝甲車,還有許多貨運托盤,已經是這四艘大型運載飛行器所能承載的極限。

 最先建立起來的是防空陣地,6門高射炮,10具雙聯高射機槍和四輛移動式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系統和一座移動式雷達站佔據了著陸點的一角,它們的攻擊半徑可以覆蓋到50公裡內。

 “列昂尼德上校,挪威‘魔獅’大隊集結完畢,開始派出四支探索小隊建立偵察哨。”

 一名穿著厚重戰術鎧甲的軍人向站在一具指揮型“伊萬”身旁的俄羅斯軍人敬了個軍禮。

 “米哈爾.卡魯中校,一切按計劃進行,必需在晚6點鍾之前將基地建立起來!”

 負責本次行動的俄羅斯指揮官列昂尼德上校左右看了一眼,又有一名軍官正向他走來,那是瑞典“冰狐”大隊的指揮官阿魯多.古德曼德森中校。

 他指了指仍然在卸下物資的四艘運載飛行器說道:“它們還會繼續跑2趟,晚上兩小時一般。我的人會配合你與古德曼德森中校的。”

 “好的,我會全力配合您。”

 米哈爾.卡魯再次敬了個軍禮。

 “列昂尼德上校,瑞典“冰狐”大隊將於10分鍾後將物資全部卸載完畢。”

 借助於數字化單兵戰術鎧甲的力量增幅模塊,瑞典“冰狐”大隊指揮官阿魯多.古德曼德森中校在冰雪覆蓋的冰面上依然健步如飛的走過來。

 “乾得好!希望晚餐能夠喝到熱乎乎的紅菜湯。”

 列昂尼德上校回了一個軍禮,露出了一個微笑,在這處寒冷的極地,能夠有一口熱湯已經是莫大的享受。

 考慮到南極洲苦寒之地的作戰壓力,“裁判所”委派了比較適應酷寒地區作戰的俄羅斯、挪威和瑞典的特殊部隊負責摧毀出現在南極洲的星門。

 恆古未變的寒冷,不僅僅限制了聯軍的作戰能力。也同樣限制了第三紀元文明入侵部隊的行動力。

 上空傳來轟鳴聲,三名指揮官不約而同的抬起頭,6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掠過著陸點上空,一邊作著低速盤旋,一邊釋放出一朵朵紅色的降落傘花。

 僅僅依靠四艘中國製造的大型運載飛行器。依然不足以讓這支由三個國家組成的作戰部隊在如寒冰地獄般的南極洲大陸上毫無後顧之憂展開攻擊行動。

 他們至少需要四倍冗余量的物資才能在這裡真正立足,幸虧聯軍的主力部隊還在澳大利亞本土,往南極洲投送物資和兵力還算是方便。

 在天空中發出巨大轟鳴的並不僅僅是那6架“大力神”,還有如同流星般高速墜落的洲際彈道導彈。

 拖著7條長長粗大煙尾的彈頭已經鎖定了目標,從天空中疾撲而下,飛向地平線遠處某個位置所在。

 這批專門由美國負責投放的彈道導彈采用的是非核武器特種彈頭,戰鬥部的特殊裝藥比黑索金威力大至少十倍。

 盡管南極洲地處偏遠的極地。荒無人煙,卻依然會影響到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現今世界人類根本沒可能往南極洲投放戰略級核武器,因此只能采用特種裝藥的超遠距彈道導彈。通過精準的定點打擊消磨星門防禦罩。

 “唔!今天先扎下營,大家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正式開始行動!”

 俄羅斯指揮官列昂尼德上校收回目光,他們這支部隊的作戰任務並不是進攻星門。而是負責清剿那些漏網之魚。

 “是,列昂尼德上校!”

 哈爾.卡魯中校和阿魯多.古德曼德森中校兩人對視一眼後。異口同聲回應道,各自分頭布置起來。

 此刻的南極洲正是極晝狀態,哪怕是時區上的夜晚,也依然相對好警戒的多,三國擁有非常豐富的寒地作戰經驗,並沒有給遊曳在南極洲冰蓋上的入侵者們任何可趁之機。

 不斷從大氣層外投射下來的彈道導彈和從澳大利亞本土運送過來的大威力運程武器開始一點點有條不紊地削弱著投影到南極洲威爾克斯地的星門防禦罩。

 那是一座單體小型星門,想必第三紀元文明也不願在這個環境惡劣的地方輸送太多的兵力,單體超弦防禦罩的強度與多個星門聯結的防禦罩相比,要薄弱上許多。

 待集火攻擊強度提升後,由地面部隊配合強行攻破防禦力降到了低谷的防禦罩,然後收網斬殺那些散兵遊勇。

 無非就是多消耗一些彈道導彈,比起人類手中可以將地球毀滅數十次的核武器庫存,這點兒損耗根本不算什麽,就當是更換裝備,還省了拆解費用。

 俄羅斯境內,通古斯地區的西伯利亞森林,巨大的星門正在遭到連綿不絕的導彈攻擊,一道淡藍色的光膜若隱若現,蜂巢狀的脈絡隨著爆炸衝擊突然變深,捱過衝擊波後又緩緩變淡。

 二十余公裡外。近百門結成扇面的2s19“msta-s”152-mm重型自行榴彈炮連續不斷地發出怒吼,揚起粗長炮管的重炮邊上彈藥箱堆積如山,還擺放著四根待更換的炮管。

 附近還有大口徑重型火箭炮在輪換開火,盡管每一次更換發射箱或填補火箭至少需要1小時,可是一旦開火,前後不到15秒就能將推平兩座足球場大小的火箭彈幕發射一空。

 豪放的老毛子們盡起最犀利的重型武器,將整個通古斯地區封鎖了起來。

 在派到澳大利亞、南極洲、非洲和其他等地“救火”的機動裝甲部隊回來之前,200多輛最新列裝t-99坦克包圍了星門所在的位置,在戰鬥機群的掩護下。緩緩向中心壓縮。

 炮聲的喧囂幾乎24小時每一分鍾都沒有停止過,看似依然堅固的星門防禦罩就像群體聯歡的篝火,永遠在人類攻擊武器的凶猛轟擊中燃燒著衝天的火焰。

 當通古斯地區出現高濃度泰拉粒子的時候,俄羅斯人在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並且迅速集結重兵壓製。

 在星門附近200公裡半徑內。幾乎隨處可以看到第三紀元文明入侵部隊的殘骸和屍體,凍得邦邦硬的“索倫”戰獸,墜毀的“卡姆魯”截擊機和“塵蜂”無人偵察機。

 每10平方公裡,每隔兩小時都會有至少2架武裝到牙齒的卡-52共軸式反轉旋翼戰鬥直升機呼嘯而過,配合地面部隊搜索殘敵,特別是“索倫”戰獸,一經發現就立刻趕盡殺絕。

 天曉得第三紀元文明會不會解開它們的生殖鎖。讓這種可怕的凶獸破壞現今世界的本土天然食物鏈,成為最凶猛的掠食者族群。

 頂著大雪紛飛,踩著凍土,扛著各種大威力武器的俄羅斯士兵們一邊行軍掃蕩。一邊啃著香腸和麵包,與那些凶惡無比的入侵者作著生死搏鬥。

 後勤部門裡,十余口24小時冒著熱氣的大湯鍋內,翻滾著從“索倫”戰獸身上割下來的肉塊。跟著剝皮煮蛋,蔬菜和甜菜根。胖胖的炊事兵們往鍋裡丟了好幾個填滿香料的調料球。

 也就是這些葷素不忌的老毛子,才會有如此之好的牙口將“索倫”戰獸納入了自己的食譜,通過就地取材來降低在西伯利亞凍土地區的食物補給壓力。

 幸虧第三紀元文明沒有將這種生物戰獸的肌肉和脂肪組織刻意調製出有毒成份。

 相比起氣候環境惡劣的西伯利亞,南極洲、阿拉伯半島內夫德沙漠和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區,中國內陸神農架的戰鬥就尤為艱難的多。

 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由大巴山脈東延的余脈組成中高山地貌,區內山體高大,擁有獨一無二的小氣候。

 複雜的山區地形讓作戰部隊的投放變得相當困難,緊急調派過來的馬隊,通過人扛馬背和空中投放,以及搶佔製高點掩護,緩緩壓向星門所在地。

 打破這片原始山林的槍炮聲和爆炸聲讓各種大小動物感到驚惶不安,也許會驚出一兩個傳說中的野人都說不定。

 坦克等重型裝甲部隊根本沒可能開進神農架,通過大型運輸直升機吊進去幾架輕型機動裝甲純屬杯水車薪,甚至連守衛營地都不夠。

 只能依靠空軍戰鬥機和各種類型的導彈進行遠程打擊,重炮什麽的,推進速度極其緩慢,嚴重缺乏山地環境內持續性重火力支援。

 幸虧這些投影過來的星門無法移動,否則現今世界人類的遠程攻擊火力有效攻擊力將會大打折扣。

 世界上軍事實力能夠排進前50的國家都被卷進了對抗星門群體性入侵的戰爭中,在這個時候任何一個有能力的國家都沒可能獨善其身。

 也許被那名中國飛行員的可怕論斷給說中了,107支朗基努斯之槍也許正是第三紀元文明入侵的最大陰謀,突然投影到全世界各個地區的那10座星門除了湧出大量常規入侵部隊外,並沒有看到“伽藍”的巨大身影,甚至一頭“伽藍”都不曾出現過。

 仿佛這些如同送財童子般給現今世界送來大量朗基努斯之槍的“伽藍”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直到這10座星門中的兩座連同防禦罩一起被凶猛的攻擊火力摧毀,現今世界人類部隊也沒有再搜集到一支朗基努斯之槍。

 朗基努斯之槍與星門這一對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東西,終於第一次被打破了以往一向必然會同時出現的慣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