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張既的質問,可謂是妙到巔峰。
一男一女行在路上,不能因為他們有通奸的器具,就斷定他們有通奸的意圖,而將兩人定罪。
相同的道理,在百姓家中搜出釀酒器具,在沒有查到他們私釀的酒之前,就不能妄自揣測,他們有私自釀酒的意圖,更不能因此給他們判刑。
別看張既斷案好似非常隨意,其實這完全是因為,他對這種案件手到拈來,隨心如意,考慮到了所有事情的緣由。
心中既然已經有了結論,又如何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再來審理這種案件?
斷案草率,若是換個角度來講,未嘗不是因為張既早已成竹在胸。
聽見文昭的話以後,張既只是隨意打量了他一陣,而後微微笑了兩下,也不再說話,直接宣布退堂。
張既既然已經審案完畢,人群自然緩緩散去,唯有文昭等人待在原地。
收拾好了案上的文書,張既抬頭看著文昭等人,隨意地問道:“你們還不退去,可有其他事情?”
文昭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某素聞明廷大名,今日特來相見,還請明廷能夠不吝賜教。”
張既微微瞟過典韋腰中的雙鐵戟,以及其余十個身著便裝的虎賁之士,瞳孔微不可查的縮了一下。
他將文書都交給了縣中主薄,回禮道:“閣下既然遠道而來,吾又豈能不以禮相待?若是諸位不棄,不妨到寒舍一敘。”
文昭輕笑兩聲,說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隨後,文昭就帶著典韋等人,與張既一同來到了他的府邸之內。
雖說張既乃是一介縣令,可是他的府邸卻十分簡陋,裡面也並不寬敞。除了幾個家眷、下人以外,更是沒有其他人。
張既回到家中,先讓文昭等人坐定,而後去屋內脫下自己的官服,穿了一身洗得略微發白的青衫,才與文昭相對而立。
他作揖道:“不知閣下,可願告知名諱?”
文昭搖了搖頭,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志趣相同,又何須在意姓名、出身?”
張既聞言微微一愣,繼而撫掌大笑,道:“閣下之言大善,反倒是我有些著相了!”
兩人寒暄了一陣,文昭忽然問道:“今日觀看明廷審案,第一個案子,李老漢與其子李文,都說錢財乃是自己盜竊,與對方無關。”
“不知明廷又是以什麽為依據,斷定錢財定為李文所竊?”
“按照律法,此二人都有作案動機,乃是犯罪嫌疑人。他們既然已經承認自己盜竊的事實,完全可以將兩人一同判刑啊。”
張既卻是輕輕捋了捋胡須,也不直接作答,反而問道:“不知閣下以為,這天地之間,為何要有律法?”
文昭微微一怔,繼而說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人生於天地間,都有自己的欲望,若不以律法規范人們的行為準則,百姓又豈能安定的生活?”
張既卻是低聲呢喃道:“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他反覆品讀了幾遍,這才撫掌歎道:“好一個‘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是道出了人之性情啊。”
“閣下大才,既自歎不如!”
華夏的哲學中曾經說‘人之初,心本善’,卻也有人說‘人之初,性本惡’。
然而不管是‘本善論’還是‘本惡論’,都非常注重後天的教育以及熏陶。
由於心底道德的束縛,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就連那些大奸大惡之輩,亦是如此。可事實上,仍舊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而違背了本善的思想。
故此,才有人說人性本惡,只是這個惡念一直會隱藏在內心深處罷了。
文昭所說的那句話,出自於後世的《聖經》。
原文乃是: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卻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
不同的人,自製能力亦是不同,這才有了律法的出現,用以強行規范人們的行為準則。
文昭只是隨口引用了一句話,卻被張既如此讚譽,當即臉色微紅。
他謙遜地說道:“先生之才,勝吾十倍,某又如何敢與先生相提並論?”
張既深深看了文昭一眼,繼而歎息道:“是啊,我們的確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輕輕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張既說道:“閣下說的不錯,因為個人自製能力終究有限,才會有律法的誕生。”
“然而,律法以及刑罰的出現,說到底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此我們在執行律法的時候,也不能忽視這點。”
細細品讀了張既的這番話,文昭感覺其中頗有深意,當即追問道:“還請先生明言。”
張既道:“就好像今日這樁盜竊案,我之所以審理,目的是為了給失竊者討回公道,並且讓那些好逸惡勞之人得到懲罰。”
“然而這樁盜竊案的起因,卻是因為李家父子,實在拿不出錢財為家人看病,這才鋌而走險。於理來講,情有可原。”
“故此,只要能夠追回張家丟失的財物,就已經非常完美了。至於懲罰李氏父子,反而乃是其次。”
“可是國有國法, 家有家規,李氏父子既然已經犯罪,自然要得到法律的製裁。否則,律法又豈能服眾?”
文昭這才恍然大悟,微微頷首。
張既繼續說道:“案情到了這裡,結果其實已經並不重要。不管是李氏父子一同盜竊,還是他們其中的任何一人盜竊,吾都只會對一人判刑。”
“而那個人,必定會是李文。”
聽到這裡,文昭反而有些疑惑的發問:“假如財物乃李老漢所竊,先生亦會給李文判刑?”
張既頷首說道:“然也,我這麽做,其實是為了保護李文的名聲。”
“保護李文的名聲?”
如果李文沒有盜竊,反而將他定罪流放,放過真正盜竊之人。張既居然說,這是在保護李文的名聲,文昭簡直感覺有些天方夜譚。
若非說這種話的人乃是張既,文昭可能早就一腳踹過去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