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年,這一年天子劉協已經年滿二十歲了。
依照傳統,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都要舉行冠禮,用以表示他們長大成人。不僅是貴族男子,天子亦要舉行冠禮。
冠禮始於周代,按周製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然而天子以及諸侯為了早日執掌國政,大多提早行冠禮。
傳說,周文王曾經就是十二歲而冠,周成王十五歲而冠。
可是現在朝廷軍政大權,都由大將軍陳旭掌控。
雖然朝中大臣,數次要求為天子提前行冠禮,卻總是被李儒等人,以違背禮法為由拒絕了。
李儒等人都知道,若是天子及冠以後,陳旭再不讓其親政的話,兩者之間的矛盾必定會被激化。
正是考慮到這些,他們才數次阻撓天子提前行冠禮。
其實,李儒等人的說法有些牽強,畢竟天子不能與凡夫俗子相提並論。
《儀禮.士冠禮》中就有記載:“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
由此可見,縱然劉協想要在十二歲的時候行冠禮,也並不算違背禮法。
可是面對強勢的陳旭,以及李儒等人的據理力爭,朝中大臣雖然心中十分不滿,卻也只能將天子冠禮,一直推遲到現在。
然而,現在天子已經滿了二十歲,哪怕從律法上來講,也到了及冠的年齡。然李儒等人心中十分不願,卻也沒有絲毫辦法,再推遲天子的冠禮了。
冠禮,是漢代士人以及天子,極其重要的一件大事。
二十而冠,始學禮。
在華夏古老文化之中,士人只有經歷過冠禮引導,才能獲得新的思想導引和行為規約,真正長大成人。
……
大將軍府內,陳旭將幾個謀士召集了過來,問道:“陛下行冠禮的日期,已經定下來了麽?”
張裕上前一步,說道:“已經定下來了,就在本月初六。”
天子冠禮基本都在宗廟內舉行,日期大多都定為二月,現在剛過完新年沒多久,正是二月初。
冠禮之前,天子還會邀請那些精通佔卜之人,推算一下良辰吉日。
而張裕身為關中聞名的佔卜家,更是精通《周易》,自然被天子邀請了過去。
大將軍府內的氣氛有些沉重,眾人都是眉頭緊皺,沒有說話。
天子尚未及冠以前,陳旭還有借口天子年幼,不將權利分給天子;可是天子一旦及冠,也就代表他長大成人,有資格接受整個江山了。
雖然陳旭也可以獨斷專橫,讓天子徹頭徹尾變成一個傀儡。
可如此一來,陳旭畢竟會遭受到朝中,那些忠於漢室之人的強烈譴責,他一直豎立起來匡扶漢室的形象,亦會轟然崩塌。
就好像歷史上曹操那樣,正是因為天子漸漸長大,曹操仍舊牢牢把持著手中的權利,這才使得天子費盡心思想要奪權。
可以說,天子及冠以後,除非陳旭真的甘心將權利交出去,不然兩人之間矛盾勢必會被激化。
自陳旭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雖然亦是把持朝政,可是最起碼在表面上,仍舊對於漢室忠心耿耿,無可挑剔。
天子及冠這件事情,就好像一把鋒利的刀刃,將會徹底撕破陳旭的偽裝。
思考到其中難處,陳旭忍不住向眾人問計:“天子及冠,朝中大臣勢必會要求陛下親政。對於此事,諸位有何看法?”
聽到這個敏感的話題,所有人都緊緊閉上了嘴巴,哪怕他們心中果真有想法,也不敢真的在這種場合說出來。
畢竟在名義上,他們都還是漢臣。
若是真的鼓動陳旭威逼天子,把持朝政,絕非他們這些名士,所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不管是真的有所顧忌,還是愛惜自己羽毛,眾人都是閉口不言。
文昭環視眾人,看到他們的表現以後,暗暗想到:“看來是我問得唐突了,這種事情應該私下詢問才行。”
他剛剛想到這裡,忽然就聽見一道聲音響起:“陛下雖然已經長大成人,可是現在天下大亂,諸侯並起,人人心懷異心。”
“若讓陛下親政,陛下不見得能夠壓服其余諸侯。”
“主公匡扶漢室於風雨飄搖之中,奉天子以征四方,威壓諸侯,名動天下。朝中除了主公以外,又有何人能夠做到這些?”
“愚以為,天子縱然及冠,朝中大權還是應當由明公掌管。待明公徹底消滅其余諸侯以後,再將權利歸還天子尚且不遲。”
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這樣話的人,除了曾經毒殺少帝劉辯,幫助董卓犯下累累罪行的李儒,再無他人。
聽到李儒這番話,陳旭心中才好受了許多,看向李儒的眼神也越發柔和。
雖然他知道麾下的謀士心有忌憚,卻也對他們不能夠放下所有包袱,一心為自己謀劃而感到微微失望。
在眾多謀士之中,也只有李儒已經沒有了絲毫退路。
他只能將壞人做到底,一路緊緊跟隨在陳旭身後,為文昭掃平前進途中的一應障礙。
因為李儒知道,天下諸侯之間,除了文昭意外,再也沒有其他人能夠容納他。而且他的名聲已經夠壞了,根本無需再考慮其他事情。
定了定神,陳旭說道:“此事容後再議,我等還是應該先準備陛下的冠禮。”
說到這裡,文昭就罷了擺手,示意眾人離去。
當天晚上,文昭先後拜訪了麾下所有謀士,與他們私下交談許久。至於內容,別人卻是不得而知。
時間一天天過去,建安六年二月初六,天子劉協在宗廟之內舉行冠禮。
這一日,整個蒲阪都轟動了起來。
三公九卿以及朝中大臣,將宗廟圍得水泄不通,整個皇家宗廟之內,亦是披紅掛彩,喜氣洋洋。
經歷了一整天繁瑣的禮節,最後才有朝中德高望重的宗正,為天子取了一個表字——伯和。
與其說是宗正為天子取得表字,倒不如說是朝中大臣早早商議出來的結果。
為天子取表字絕非兒戲,自然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取,朝中百官為了給天子取表字,都足足爭論了好幾天。
就這樣,天子冠禮終究還是落下了帷幕。然而,另外一場更大的風暴,卻在緩緩醞釀著。
(今天推薦票很給力,希望大家能夠保持。還有要謝謝書友,他看我書以來,前後打賞了不少,是起點的第一位舵主,我也一直沒有吭聲,說起來真夠慚愧的。還有創世的幾位書友,俺不說你們也知道,謝了。沒有你們,這本書我根本沒辦法堅持寫到這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