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淏到底會做些什麽,樂清儒尚不完全知曉。
但樂清儒心中有底,卻是基於而今大明與朝鮮的關系讓他不方。遼東平複,建奴被大明消滅。影響最大的不僅是大明,也有朝鮮。
當年的建奴可不僅是遼東邊患,數次入寇大明。更是對朝鮮數度攻打,幾乎到了滅國的地步。
就是李淏自己,當年也是作為人質呆在了盛京。
這個時候,李淏來京師,顯然就是要極力活絡大明與朝鮮之間的關系。更可能,還希望穩固自己這一位朝鮮世子的身份。
說來說去,都是別人有求於大明。這自然是讓樂清儒平靜輕松,一點都感覺不到壓力。
當孫子大家抹不開臉,但當大爺誰還不會麽?
進了禮部衙門,樂清儒引著李淏到了會客廳。
與此同時,鴻臚寺少卿丁琨也趕了過來,一同會見了李淏。
樂清儒見丁琨笑著趕來,細細看了一眼李淏,倒是心中多了一份注意。鴻臚寺距離禮部可還有一段距離,禮部上下也沒人通知丁琨。
自然,丁琨能夠這麽迅速趕來隻可能是李淏的本事。
“有備而來呀……”樂清儒心中嘀咕了兩下,面上卻是帶著笑,看著丁琨朝著自己拱手致禮,一臉歉意。
“下官聽聞朝鮮國世子趕來,想到約莫會有涉及鴻臚寺的事情,特此趕來,以備樂大人隨時差遣。”丁琨的姿態放的很低,讓樂清儒伸手不打笑臉人,倒是頷首致意沒有多說。
鴻臚寺是正四品衙門,鴻臚寺少卿而今空缺,來的丁琨也只有從五品官銜,約莫相當於後世的副廳級幹部。
相比而言,樂清儒的級別就高多了。他是禮部侍郎,位在三品,相當於後世的副部級官員,而且還是重要大部,說位高權重也不為過。
樂清儒、丁琨以及李淏分賓主落座,一陣客套以後,一旁禮部的幾個書辦湊過來在樂清儒耳邊低聲細語了幾句。
丁琨隔得稍近,那書辦也顯然沒怎麽打算隱瞞,聲音不小。落在丁琨耳中,便時不時傳出:人參五十斤、東珠十顆……等等字句。
見此,包括李淏都露出了大家都懂的表情。
聽完以後,樂清儒臉上也示范了一些笑意,道:“世子此番前來,心意很足呀。”
沒錯,方才那書辦念得就是這一回朝鮮國進獻的貢品。這顯然是第一個節目,進貢。如果是在當今皇帝陛下登基之前,樂清儒雖然心中高興自豪,卻免不了要頭痛。因為,本著歷來厚禮回贈的慣例,為了彰顯天朝泱泱大國無所不有,對方給了厚禮是好事,可禮部就要準備著數倍更加厚的禮物回贈回去了。
而這,就是大明後來不斷嚴格限制朝貢,又頗為反感海外貿易的初始緣由。
雖然說起來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大部分朝廷官員面對番邦之人的時候,還是很有驕傲之心,寧願自己委屈一些,也不願意國格有損的。
但眼下顯然就不一樣了。
自從當今皇帝陛下登基以後,就十分不耐煩這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行為。當然,皇帝陛下也不是那種佔便宜的人。
對方給地方土特產名貴藥物,大明一樣可以回贈高價值的東西。
比如,那些淘汰了的鳥銃、魯密銃,比如朝中武庫換裝之中淘汰的大量兵器甲胄甚至高質量的鋼鐵製品。這些顯然都是海外番邦沒有,而且價值一樣高昂的東西。
但對於大明而言,這些東西的成本顯然是較低的。
如此一來,大明的顏面是保全,甚至更加光彩了,而實際上的好處,也是一分沒少。
有了這麽一個精明又通情達理的皇帝,樂清儒面對朝鮮國的朝貢禮物也就大大可以放松了。
況且,朝鮮國並不缺錢。至少,朝鮮國王室並不缺錢。如果他們贈送的禮物可以回贈到帝國先進的軍械,他們顯然可以付出比大明帝*隊高雙倍的價格獲取。
“小王今番來此,實在是久仰天朝上邦,特此親自護送貢品,上奏國書,以全宗藩之義。”李氵昊躬身一禮,姿態頗為放低。
樂清儒笑著頷首:“世子心意,本官收到了。至於進遞國書的事情,此乃大事,朝廷會先行妥善安排再議。還請世子在京師多遷延幾日,亦可觀賞京師春景。”
“這幾日在京師的安排,小王倒是有一處不情之請,還請樂大人成全。”說罷,頓了頓,李氵昊又壓低了聲音道:“其中或許費力稍多,但小王自詡亦是誠心實意之人,定不負大人辛苦。”
“國務之事,大明官員都會盡心盡力。”樂清儒含糊著,卻是眼光不由地左右掃了起來。
還好,沒人偷聽。
“這幾日在京師逗留之日,小王懇求參觀那京師軍械工坊武備展,還請通融,讓小王可以跟隨參加!”李氵昊躬身一禮。
這時,一直以來沉默唯有說話的鴻臚寺少卿丁琨終於開腔了:“聽聞日朝兩國最近不善,這一點,鴻臚寺也是收到頗多線報,也怪不得世子如此一言。”
……
“哦?韓國人的消息很靈通嘛。”朱慈烺聽完樂清儒的敘述,倒是不由失笑了起來:“樂愛卿是如何回復的?”
西苑的亭台之上,朱慈烺任由微風吹拂在臉龐上,一邊笑著回應下面官員遞送上來的消息,又一邊在自己的記事本上勾勾畫畫,寫著旁人不敢偷窺的字句。
聽朱慈烺如此問起,在場的李邦華以及禮部尚書王鐸都不由地捏了一把汗。還好,樂清儒既然能夠安安穩穩來此匯報,自然是不會出差錯的。
樂清儒道:“屬下說……恰好隨同武備展還有一場獻捷大典,乃是歷次與建奴作戰斬獲陳列的大典,格外有趣,臣請鴻臚寺少卿丁琨一同與世子去觀賞了。”
聞言,朱慈烺與李邦華、王鐸幾乎都是同時笑出了聲。
“樂卿家頗有急智呀。”朱慈烺讚歎了一句。
樂清儒的回復不可謂不妙。
朝鮮人在遼東大戰之中的怠慢,一開始是有不少人頗為腹誹的。就連軍中,也對於朝鮮人拖拖拉拉,一直到戰後勝負已定的時候才出兵很是鄙夷。
故而,對於遼東大勝,滅亡清國,朝鮮上下都有種老鼠見了貓的心態。
這話一出,李氵昊還敢多說那就是見鬼了。幾字微言說感謝書友954452投了一張月票~感謝雲海書遊詩同舟的兩千打賞!!!以及惶恐名的打賞~鞠躬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