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君權神授,崇禎皇帝可從來沒有這麽樂觀過。
他登基之初,可是睡覺的時候都藏著利劍,吃飯都要從王府帶過來不敢吃宮裡東西的。權力的路上險惡非凡,到處都是刀槍劍雨,哪裡是什麽君權神授,祖宗繼承可以簡單解釋的?
也許是回憶起了許多往事,朱由檢的沉默了頗久的一段時間。他輕輕吐出一口氣,緩緩道:“天子之權柄,固然有君權神授、代代傳承之無上榮光加持,人心所向,奸邪難擋。但說到底,還需自己強大。心智強盛者,帝王之術存乎一心,中人之智者,玩弄權術,爾虞我詐,以圖維持。我大明比起歷代,體制穩固,皇帝權柄雖有不如意者,卻也不會如漢唐權宦把持。”
說到底,朱慈烺有著正兒八經崇禎皇帝太子的繼承權,合法性毋庸置疑,權力來源格外正統。這種情況之下,哪怕有人打算慫恿崇禎皇帝複辟,都沒有勝算,更別提其余亂七八糟的土雞瓦狗了。
“兒臣有時候想,兒臣以及以後的兒孫們,歸根到底便也只是一群身份不一樣的二世祖罷了。與那些繼承家中萬頃良田的富家子弟別無二致。但很多時候呢,兒臣還想。為什麽繼承這萬頃良田的是這個人,不是其他人?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因為活下來的那個人,當然理所應當是守住了這份家業的人。所以先天來講,有儒教宗法保護我們嫡長子。後天來講,也需要個人努力。”朱慈烺深呼吸一口氣道:“一個人的命運呀,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父皇,這個世界變了。儒教宗法……恐怕護不住朱明皇室以後的子孫們了。”
朱慈烺還有很多話沒講。
比如,他就沒有提再過幾十年,這世界上就會有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家。
比如,封建儒教面對革新的生產力,將會被衝擊得土崩瓦解。
那個時候,皇室存在的意義也許僅僅至來源於帝國對傳統的維持,來源於民眾對皇室過的愛戴……
當然,眼下這個時間朱慈烺提這些都太久遠了。
但這並不妨礙朱慈烺提前預備著這些。
“烺兒這一回出宮……”朱由檢聽著,不由想起了當初朱慈烺第一次出宮的時候。
那一回,朱慈烺出宮是為了拯救這個帝國。
不同的時候,那時候帝國內憂外患,雖然一個個都難以解決,但終歸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但眼下,天下承平已久,朱慈烺又看出了什麽禍患呢?
朱由檢細細品味著,猜到了什麽。
朱慈烺則是笑道:“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父皇,兒臣相信大臣們對這個帝國的忠誠。兒臣,也相信兒臣能維護好這樣的忠誠。至於其他的……兒臣會用行動告訴父皇的。”
此刻,兩人信步走著,紛紛停在了一處高台之上。這裡是紫禁城內的一處高台,站在這裡,不僅宮中宮闕可以盡收眼底,四目望去,更可以看到城中屋舍亭台紛紛在眼中展現,張開懷抱,似乎就能將這個世界擁抱住。
朱慈烺與朱由檢肩並肩站定,看向這片天下,朱由檢重重地拍了拍朱慈烺的肩膀:“為父很期待,一個屬於烺兒的新時代,到底是怎生的模樣。”
朱慈烺重重點頭,眼中神采綻放,頓生豪氣乾雲。
……
紫光閣裡,朱慈烺看著一乾太監宮女們忙活著,將一幅幅畫卷送入宮中。
前陣子,禮部組織了一批畫師,繪製了這四年來歷次大戰之中立下功勳的功臣們畫像,並且在下面配著簡短的描述。
朱慈烺知曉以後,便將這些畫像加上臨時要求增加的歷次關鍵大戰群畫像一柄送到了紫光閣供奉。
眼下,太監宮女們忙活的顯然就是將這些畫卷一一放置。
當這些忙活完畢以後,司恩見情況不錯,喊了一聲開始。
皇帝陛下就站在歷次大戰的群畫像面前,於寶座之下,看著官員一路從紫禁城排隊到西苑紫光閣內。
這是京中全體官員們在進行排隊。
朱慈烺笑容溫和,身邊的俊秀的宮女們拿著托盤,放著一個又一個的紅包。紅包拿起來時聲音輕輕顫動著,發出悅耳的聲音。懂行的人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什麽,裡面,裝的可是金葉子哩。
與此同時,京中文武百官開始排隊入列。
李邦華、楊文嶽、倪元璐一個個身影排隊前來,躬身敬禮,朱慈烺笑著將手中的紅包發過去:“諸位愛卿,這是開工利是,新春吉祥呀。”
“吾皇萬歲,多謝陛下。”李邦華笑著收下。
隨後一個個官員們次第入內,如李邦華這等時常見到皇帝陛下的還好,保持著鎮靜。但其余官員們此刻聽聞能見到皇帝陛下,親自從皇帝陛下手中拿到新年紅包,卻是紛紛驚訝得不敢置信。
要知道, 京師的文武百官數量何止上萬人?
但朱慈烺的旨意很清楚,初八一到,假期結束開工,所有人都能從皇帝陛下手中拿到一份準備好的開工利是。
裡面,是兩片金燦燦的金葉子。
金葉子很小,不到一兩重,卻是雕工非凡,非常精致,如果拿去典當起碼能值十兩銀子。但顯然,縱然再窮的京官,也會好好收著這枚皇帝陛下親自給予的新年紅包。
長龍從清晨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晚上,宮中也理所應當地供應了百官的盒飯。
一直到朱慈烺曉得腮幫子都僵硬得感覺不到滋味了,朱慈烺這才見到最後一個排隊的官員:大理寺卿原潛。
排隊的次序基本上是先來後到,原潛是從遼東回京的,恰巧趕上。
“吾皇萬歲,多謝陛下。”原潛喜笑顏開。
朱慈烺笑著道:“終於結束了。新年好呀,新的一年,與列位卿家再創輝煌。”
說罷,朱慈烺終於可以回宮去休息一些。
翌日一早,忙完了新年紅包。朱慈烺喊來了李邦華、楊文嶽以及京中重臣,一見大家,朱慈烺就促狹地笑道:“這一回,朕又要搞一個大新聞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