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三國志》第五十一章 魏國的大臣們(下)
  三少帝時期,魏國也有不少有名的大臣,其中就包括了傅嘏、嵇康、衛臻、盧毓、劉放、孫資、趙儼、裴潛、崔林、高柔、孫禮、王觀、徐邈、胡質、王昶以及王基等人。

  【傅嘏】

  傅嘏,字蘭石(一字昭先),北地泥陽人。他是傅介子之後、傅巽之侄。傅嘏弱冠時便已知名於世,被司空陳群辟為掾屬。為人才幹練達,有軍政見識。正始初年,為尚書郎,遷黃門侍郎,因得罪何晏而被免職。司馬懿誅曹爽後,以傅嘏為河南尹。任職期間,集前人之政舉,使百姓獲益。

  後遷尚書,朝議伐吳三計,傅嘏認為三計都不可行,朝廷不聽,果然在東關之戰中為諸葛恪所敗。此後傅嘏地位日隆,受封進爵。正元二年(255),毌丘儉、文欽起兵,傅嘏及王肅勸司馬師自往討伐,最終大破淮南軍。司馬師死後,司馬昭還洛陽輔政,傅嘏以功進封陽鄉侯。同年逝世,時年四十七歲,追贈太常,諡元侯。

  【嵇康】

  嵇康,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人。他是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鍾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衛臻】

  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因其父衛茲隨曹操戰死而受到曹操器重,初為黃門侍郎,轉任丞相府戶曹掾,加封關內侯。

  魏文帝繼位之後,晉封安國亭侯,任尚書、侍中、吏部尚書。魏明帝時,出任尚書右仆射,晉封康鄉侯。抗擊諸葛亮期間出任征南將軍。後來歷任光祿大夫、司空、司徒、晉封長垣侯。曹睿時期曾經勸說其不要聽毌丘儉的建議討伐遼東。衛臻死後追封太尉,諡號敬侯。

  【盧毓】

  盧毓,字子家,涿郡涿縣人,他是東漢大儒盧植幼子。先後侍奉了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負責人才的評價和舉薦,曾向曹叡建議制定考課法。高平陵政變之後,曹爽等人的案件就是盧毓負責的。

  甘露元年(256),任司空,進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諡號為成。

  【劉放】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漢廣陽順王的兒子西鄉侯劉宏的後代。東漢末年舉孝廉,後投奔漁陽王松,並且勸說其歸順曹操,降曹後歷任參軍事、主簿記室。魏國初建,命為秘書郎,旋改中書監加給事中,賜爵關內侯,職掌中樞機密。明帝即位,愈加寵任,加散騎常侍,進爵西鄉侯。朝廷詔令密命,多由其所為,參決大政,權傾一時。

  明帝臨終,皇儲幼弱,放力主召曹爽、司馬懿讬付大政。是以齊王即位,再加獎拔,增邑至一千一百戶,並加左光祿大夫。正始七年(246)致仕,嘉平二年(250)卒。諡敬侯。

  【孫資】

  孫資,字彥龍。太原中都人。孫資本人三歲喪雙親,由兄嫂撫養成人。長大後入太學,為同郡重臣王允賞識,薦為縣令。後兄為人害,孫資刺殺仇人後攜家眷避居他鄉,好友賈逵薦之於曹操帳下。先為功曹,後任計吏,參丞相軍事,受尚書令荀彧稱讚。

  魏國建立後,孫資為秘書郎,後轉右丞,改中書令、給事中,賜爵關中侯,與劉放同掌機要。後進爵關內侯。魏明帝即位後,孫資與劉放權勢益重,

備受寵幸。累遷至衛將軍,仍兼中書令,進爵中都侯。明帝死前,勸說其放棄讓燕王曹宇輔助的想法,轉而以曹爽和司馬懿輔政。  正始七年(246),孫資以特進遜位。正始十年(249)複為侍中、中書令。次年再次遜位,拜驃騎將軍、侍中。嘉平三年(251),孫資去世,諡號貞侯。

  【趙儼】

  趙儼,字伯然,潁川名士。趙儼投奔曹操之後歷任朗陵縣令、司空府掾屬、主薄、都督護軍等職。官渡之戰時曾經寫信給荀彧勸說給百姓減稅,之後又化解了張遼、樂進和於禁三位大將之間的矛盾,成為都督護軍。曹操征討荊州時,派趙儼監領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關羽包圍樊城時,趙儼隨徐晃支援,幫助其出謀劃策。

  曹丕繼位之後,趙儼歷任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度支中郎將、尚書,封關內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繼位之後,又出任大司馬府軍師、大司農、征蜀將軍、征西將軍、驃騎將軍、司空等職。死後諡號穆侯。

  【裴潛】

  裴潛,字文行,河東郡聞喜縣人。曾經避難荊州,認為劉表並非雄主,覺得劉備駐守險要,稱霸一方。

  曹操平定荊州時,裴潛歸附曹操並出任丞相府軍參謀,歷任三縣縣令,後入京任丞相府倉曹掾,代郡太守。後任沛國相、兗州刺史。曹丕繼位之後,出任散騎侍郎、魏郡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荊州刺史,晉封關內侯。魏明帝時出任尚書、太尉軍師、大司農、尚書令、光祿大夫,晉封清陽亭侯。死後追封太常,諡號貞侯。

  【崔林】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東武城人,崔琰的從弟,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曹操平定冀州後,任命崔林為塢長,後改任禦史中丞。魏文帝時,為幽州刺史、大鴻臚、司隸校尉。明帝時,升任司空,封安陽亭侯,後進封安陽鄉侯。正始五年(244年)卒,諡孝侯。。

  【高柔】

  高柔,字文惠,陳留圉人。他是高乾從弟,以善於治法聞名。建安九年(204),高柔隨高乾一起歸降曹操,並沒有參與次年高乾的叛亂,但曹操依然想殺他,然而高柔做事非常認真,曹操對其大為改觀,遂辟他為丞相倉曹屬。

  高柔從小吏任起,二十年後官至九卿,擔任任廷尉,曾經勸阻曹丕處死鮑勳,曹睿處死公孫晃,都沒有成功。

  任廷尉二十三年後,升任太常。七十二歲時出任司空,隨後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變時支持司馬懿,據曹爽大營,以假節行大將軍事。數年後榮升太尉,進爵安國侯。景元四年(263)卒,享年九十歲,諡元侯。高柔仕於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幾乎橫跨整個曹魏歷史,見證了曹魏政權的興衰。

  【孫禮】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孫禮為人剛毅而有勇略,曾經為保護魏明帝曹叡而欲獨身搏虎,但明帝因擔心孫禮有閃失而阻止了他;後來孫禮在芍陂與吳將全琮交戰時親冒矢石,奮不顧身,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終於擊退吳軍。

  曹睿死前,將孫禮留給了曹爽,結果曹爽嫌他為人剛正將其發配在外,後來孫禮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問題上與曹爽意見不合而得罪曹爽,被罷官,不久因眾人的請求而重新被起用。曹爽死後孫禮為司隸校尉,在所治理過的七郡五州之內皆有威信,不久被加為司空。嘉平二年(250),孫禮逝世,諡為景侯。

  【王觀】

  王觀,字偉台,東郡廩丘人。王觀自少孤貧但有志氣,後得到曹操召為丞相文學掾,又先後出任高唐、酂縣和任縣縣令,在當地都有治跡和稱許。黃初元年,曹丕稱帝,漢朝被取代。王觀任尚書郎、廷尉監。後又先後出任南陽和涿郡太守。後來魏明帝召王觀為治書侍禦史,典行台獄。太尉司馬懿後來更請王觀出任他的從事中郎,後先後轉職尚書、河南尹和少府。

  明帝死後,輔政的大將軍曹爽專權,王觀不畏曹爽權勢,將其親信張達免職。曹爽害怕王觀的守法不阿,最終將王觀調任太仆,以方便自己取利。

  正始十年(249),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以奪取朝廷大權,王觀亦被任命為行中領軍,佔據中領軍曹羲的軍營並接管其軍隊。曹爽投降被斬殺後,王觀因功爵關內侯,複任尚書,加駙馬都尉。正元元年(254),曹芳被廢,曹髦繼位為帝,王觀進封中鄉亭侯。後加光祿大夫,轉任尚書右仆射。景元元年(260),魏元帝曹奐繼位,進封陽鄉侯,並遷任司空。但上任數日後即辭官回家,並在家中逝世,死後下令節葬。諡肅侯。

  【徐邈】

  徐邈,字景山,燕國薊人。最初任丞相軍謀掾、奉高縣令、尚書郎、隴西太守等職。曹丕稱帝後,任譙國相、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每任一官,皆政績卓著,被賜爵關內侯,遷撫軍大將軍軍師。

  後被委以重任,出任涼州刺史,持節,領護羌校尉。在西北時興修水利、廣開水田,募貧民租之,致使倉庫盈溢。同時移風易俗,整頓吏治。對諸胡羌戎恩威並施,皆願入貢曹魏。是以州界肅靖,西域暢通。正始元年(240)還朝任大司農,後遷司隸校尉,使百僚敬畏。後拜光祿大夫,遷司空,固辭不受。嘉平元年(249)卒,終年七十八,諡穆侯。

  【胡質】

  胡質,字文德,壽春人。年輕時與蔣濟和朱績皆在江淮之間聞名,在州郡任職。後來蔣濟任別駕,與曹操舉薦胡質,曹操於是任胡質為頓丘令。後來歷任丞相東曹令史,揚州治中,丞相屬等職。

  黃初年間遷任吏部郎,先後出兵常山和東莞太守,後又遷任荊州刺史,加振威將軍,爵關內侯。正始二年(241),在樊城擊退吳將朱然,遷任征東將軍,假節都督青、徐諸軍事。任內鼓勵農耕,令糧倉有多年的儲藏,又設置東征台,一方面用作耕作,另一面則用作軍事駐防。又開通河道,方便船隻航行,嚴防東吳攻擊。而沿海則一片安定。

  嘉平二年(250)去世。 朝廷追封他為陽陵亭侯,食邑百戶,諡號貞侯。其兩個兒子胡威和胡羆後來都成為了西晉高官。

  【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人。東漢代郡太守王澤之子。王昶少時知名,同郡王凌將王昶當作兄長看待,曹丕即位前為太子文學,即位後歷任散騎侍郎、兗州刺史等職,這期間寫了《治論》、《兵書》等著作為朝廷提供政治參考,明帝曹叡即位之後升任揚烈將軍,封關內侯。

  明帝曹叡死後的正始年間調往徐州任職,後遷征南將軍,太傅司馬懿掌權之後,王昶向朝廷上奏討伐東吳,在江陵取得重大勝利,因功再次升任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晉爵京陵侯。正元二年(255)毌丘儉在淮南起兵,王昶因助平淮南之功升任驃騎將軍。甘露元年(256),諸葛誕再次反叛,王昶因牽製吳軍之功升任司空。三年後,王昶去世,諡號穆侯。

  【王基】

  王基,字伯輿,東萊曲城人。歷史上王基文武兼備,才高於世,德溥於時,深得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的器重,尤其在南征毌丘儉、文欽之亂,東征諸葛誕之叛等大規模軍事活動中都表現出眾王基與司馬師、司馬昭結下了深厚的軍友情誼。官至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封東武侯。景元二年(261),王基去世,追贈司空,諡號景侯。

  Ps:真是神奇,最後本卷前三篇居然都是十七章,後面吳國篇的篇幅不會太短了,畢竟陸遜、孫權等人的事情還有不少的,而且孫權死後,還有三十年的歷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