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三國志》第八十九章 孫吳歷史上的主要人物(下)
  【吳范、劉惇、趙達】

  歷史上吳范、劉惇、趙達、嚴武、曹不興、皇象、宋壽和鄭嫗合稱東吳“八絕”。其中吳范、劉惇、趙達都是擅長術數。

  吳范曾經為孫權做過很多的預言,其中大多都算中了,包括劉表之死、後兩次討伐黃祖、劉備奪取益州、擒抓關羽等等;劉惇在孫權剛剛掌權時也算到了丹楊郡有變故;趙達的預測據說也是很靈驗的。

  孫權對於吳范、趙達等人的佔卜術非常感興趣,想要知道其中秘訣,但遭到了拒絕,於是孫權對他們都很忿恨,將吳范的封爵在詔令裡削名,不給趙達功名,趙達死後,孫權聽說趙達有書,甚至發掘了他的棺木。

  【張布、濮陽興】

  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三國時期東吳大臣,吳景帝孫休末年至末帝孫皓初年任丞相。孫權時為上虞縣令,後升任尚書左曹、五官中郎將、會稽大守。孫休即位,征召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封外黃侯。

  永安三年(260),力主建丹楊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後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濮陽興與張布迎立孫皓。擔任侍郎,兼任青州牧。同年被萬彧譖毀,流放廣州,途中孫皓派人被追殺,並夷三族。

  張布,歷史上他是孫休的親信。孫休繼位後,張布由長水校尉遷輔義將軍,封永康侯。旋為左將軍。後來孫休在張布等人的幫助下除去了權臣孫綝,孫休於是加張布為中軍督。孫休死後,張布與丞相濮陽興迎立孫皓。孫皓繼位後,誅殺了張布和濮陽興。

  【萬彧、張悌】

  萬彧,字文彬,官至右丞相。初為烏程令,後與孫皓相遇,在孫休死後,推薦孫皓繼位,因此累遷左典軍、散騎中常侍,後來擔任右丞相。鳳凰三年(273),孫皓出遊未歸。萬彧與留平商議廢立之事,不幸事泄。孫皓歸後設宴招待萬留二人,在酒中下毒。因賜酒的侍者私減賜他的酒量,才得以不死。萬彧回家後,在憂鬱之中自殺而死。

  張悌,字巨先。襄陽人。吳景帝時為屯騎校尉,曹魏伐蜀時,認為蜀國很可能會被滅亡,被他人所嘲笑。孫皓時累官至丞相。天紀四年(280),西晉伐吳。張悌明知必敗,仍與沈瑩、諸葛靚率軍三萬渡江接戰,與晉軍交戰,大敗於板橋。諸葛靚率眾來迎張悌,張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

  【留讚、留略、留平】

  留讚,字正明,會稽長山人人,曾任左護軍,。少為會稽郡吏,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後被東吳大將凌統所引用,任屯騎校尉。諸葛恪東征,留讚為前部,會戰先陷陣,大敗魏師,以功升左將軍。吳五鳳二年(255)留讚任左護軍,隨孫峻征淮南,因病撤軍,被魏將蔣班圍困於道,力戰而死,時年七十三歲。

  留略是留讚的長子,受諸葛恪之命,負責守備東興郡的右城(左城由全端負責守備)。魏將胡遵的大軍來攻時,留略率領少數士兵死守右城,直至丁奉的援軍到達,擊退胡遵,後為東海太守。

  留平是留讚之子,留略的弟弟。元興元年(264),與陸抗、步協、盛曼襲蜀漢巴東守將羅憲。後與萬彧密謀廢立之事,不幸事泄,被孫皓差點毒殺。

  【聶友、王蕃、樓玄、賀邵、韋曜、華覈】

  聶友,字文悌,豫章郡人。聶友少為縣吏,至京城常與大將軍諸葛格等人交往、辯談,因友時論精辟,聲名四溢。赤烏四年(241),

孫權準備派兵攻取珠崖(今海南島),諸葛格推薦聶友為珠崖大守,孫權詔加聶友為將軍與校尉陸凱同往,獲勝。孫權大悅,拜其為丹陽大守。諸葛恪掌權時,聶友勸其不要輕易北伐,諸葛恪不聽,諸葛恪死後遭孫峻忌妒,欲以為鬱林大守。友發病卒,年僅三十三。  王蕃,字永元。廬江西南松滋縣人,三國時期吳國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歷任吳國尚書郎、散騎中常侍、夏口監軍、常侍等職。王蕃依據張衡學說,結合觀察天文實踐,重製渾天儀,用勾股定理求出圓周率3.1555,提高了測定黃赤交角的精確性。其製造的渾天儀既靈巧又實用,在“渾儀”上標明地球與日月星辰的運行,從而說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節氣,以及何時晝長夜短,何時晝短夜長,何時晝夜相當,並由此製訂歷法。撰有《渾天圖記》、《渾天象說》。所著《考度論》載入《晉書》、《天文志》和《宋書》。《三國志·吳志》稱他“博覽多聞,兼通術藝”。

  因其性情耿直,不願對昏君俯首聽命,不肯巴結佞臣,甘露二年(266),被吳國暴君孫皓無故殺害,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樓玄,字承先,沛郡蘄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任監農禦史。孫皓即位後,歷任散騎中常侍、會稽太守、大司農。後來提拔為宮下鎮禁中候,負責殿中事物。因多次違背孫皓心意, 遭人誣陷流放廣州。後又流放交阯,被孫皓逼迫自殺。

  賀邵,字興伯,會稽山陰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賀齊之孫,賀景之子,歷仕三朝,官至太子太傅。後被孫皓所枉殺,其家族被流放到臨海郡。

  韋曜,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人,吳國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後孫綝廢黜孫亮,立孫休為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立太學博士制度,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孫皓即位後,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仆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時年七十歲。著有《吳書》(合著)、《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華覈,字永先(一說永光),吳郡武進人。華覈先後擔任上虞尉、典農都尉,後因文學而遷任秘府郎,後升任中書丞。孫亮即位後開始與太史令韋昭、薛瑩等,編寫《吳書》。

  孫皓即位後,封徐陵亭侯。寶鼎二年(267),孫皓營建新宮殿,耗費大量金錢,而且在盛夏起建,妨礙農業,華覈上疏勸孫皓不要勞民傷財;孫皓並不接納。後來被遷任東觀令,領左國史,華覈上書辭讓,孫皓回書不許。華覈曾上書過百,內容包括陳說利害,薦舉良能,解釋罪過等。天冊元年(275),華覈因為小事而被免職,三年後逝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