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三國志》第一十三章 吞並豫章
  劉繇死後,他的舊部在豫章一帶無人可附,孫策遂派太史慈安撫收攏,而當時的豫章太守華歆也是無為而治,雖然本身道德高尚,但明顯不是一個有進取心的領袖,看到華歆這樣,孫策遂討伐豫章,收取江東的最後一塊拚圖。  【太史撫兵眾】

  劉繇喪於豫章後,其部下士眾萬余人無人可附,孫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兵眾。左右皆說:“太史慈必北去而不還了。”孫策卻深具信心地說:“子義他舍棄了我,還可以投奔誰呢?”更替其餞行送別至昌門,臨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問:“何時能夠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果然如期而返。

  據《江表傳》記載,當時孫策對太史慈說到:“劉表過去責備我為袁術討伐廬江,他的意思我明白,但當時並不是這個道理。為什麽?當時我先父麾下士兵數千人都在袁術麾下。我有意成就大事,不得不屈服於袁公路,向他索回父親的舊部,第二次才討回千余人。然後袁術讓我攻打廬江,在那種情況我是沒有選擇的。然而袁術後來不遵守臣子的守節,自我放棄做自立之事,完全不聽我的勸告。然而大丈夫人生在世,怎麽能棄大義而不顧,所以我才和袁術決裂,這就是我開始結交袁術以及和他斷絕關系的始末。現在劉繇已經喪亡,我很後悔沒在他活著的時候與他一起討論天下大事。現在他的兒子在揚州,不知道華子魚是怎麽照顧他的,劉繇的舊部又是什麽情況,你是劉繇的老鄉,昔日又是他的從事,希望你能代表我去看望劉繇的兒子,並且向他的部下告知我的心意,如果有願意來的你就都帶過來,不願意來也沒關系,你就安慰一下。同時希望你能看看郡守華歆的能力怎麽樣,看看廬陵、鄱陽的百姓有沒有歸附於他,你想要帶多少將領,士卒,都隨便你。”

  太史慈看到孫策這樣對待他,感恩戴德的回道:“我太史慈有不赦之罪,您的肚量和當年的齊桓公與晉文公一樣大,對我也未免太好了。古人對待這種恩情報生以死,為您盡節,沒有什麽可說的。現在已經停止作戰,不適合帶很多的士兵,您讓我帶上數十人,足夠我過去了。”

  孫策剛開始將太史慈派出去後,很多人都是不服氣的,議論的人很多,都說太史慈不可以相信,有的人說太史慈可能被華歆留在豫章,作為自己的參謀,有的人說太史慈是準備投靠黃祖,故意借此北上,一致認為不能派太史慈出去。然而孫策卻說:“諸位說的都不對,我的判斷不會出錯的,太史慈雖然有膽識過人勇氣,但那種不是合縱連橫有心計的人。他有著士族之心,遵從道義,重視承諾,既然已經答應我了,那他就算死也不會負我,你們就不要再擔心了。”

  其後太史慈果然返回,眾人這才心服口服。

  孫策最終成功的抓住劉繇死後的短暫機會,收服了其麾下的殘余勢力,並且再一次樹立其了威望,其聲勢大增,並且還得到猛將太史慈死心搭地的效忠。

  【進軍豫章】

  太史慈從豫章回來之後,不僅帶來了劉繇的殘部,還有豫章方面的具體消息,而這些信息幫助孫策確定了對於豫章的戰略方針。

  據《江表傳》記載,太史慈回來後對孫策說道:“華歆品德的確高尚,但他不是謀略才乾,沒有明確的地方規劃,只能自守而已。丹楊僮芝擅自佔領廬陵,謊稱接到詔書自立為太守。鄱陽的百姓率領另外立宗部,擁兵守界,不接受子魚(華歆字子魚)所派長吏,

說:‘我們另立郡,需要朝廷派真太守來,就會來迎接了’。子魚不但不能控制廬陵、鄱陽,最近海昏有上繚眾,五六千家相聚集作宗伍,只有交租布給郡罷了,(他)發詔一個人都不來,華歆也只能乾瞪眼而已。”  孫策知道後拊掌大笑,遂堅定了兼並豫章的決心。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大敗黃祖後東進豫章,駐軍椒丘(江西新建縣北),對虞翻說:“華歆名聞於世,但絕非我的對手。如果不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震,戰局一開,生靈塗炭,在所難免。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

  據《胡衝吳歷》記載,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豫章太守華歆,陳明利害,華歆答曰:“我常年待在江南,很想回到北方,既然孫會稽來了,那我便走了。”虞翻回來報告孫策,於是進軍。華歆開門歡迎,孫策對華歆說:“府君年長有名望,遠近的人都對尊敬,而我孫策年少,應該向您行弟子之禮。”便向華歆一拜。

  另據《江表傳》記載,虞翻離開後,華歆邀請功曹劉壹一起商量,劉壹勸華歆開城門繳械投降。華歆一開始有點抗拒,就說:“我是劉刺史和朝廷人任命的,是正規官吏,守土有責,現在聽從你的計劃, 恐怕死有余辜。”

  劉壹就說:“王景興(王朗)也是被朝廷所用,而且那時會稽人眾強盛,最後不也被寬恕了,您擔心什麽?”於是華歆遂降,被孫策待為上賓。

  孫策奪取豫章後,從中分出一部分,設立了廬陵郡,任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而留中護軍周瑜鎮守巴丘。當時有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作寇於艾、西安諸縣。孫策於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並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並督諸將共拒劉磐。劉磐自此絕跡不複為寇。

  【太史慈之死】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胡須蓄得很漂亮,手臂很長善於射箭,且弦不虛發。曾跟隨孫策征討麻保一帶賊寇。賊兵在軍營裡緣樓上咒罵,手扶著樓的橫梁,太史慈引弓搭箭,一箭穿透那人的手並釘在梁上,包圍的上萬名兵士無人不稱好。其箭法就是如此之妙。曹操聽到太史慈的名聲,便給他送來書信,用小匣子密封著,打開一看,裡面並無什麽書信,只是裝了中藥材當歸,寓意太史慈應當向其投誠。

  孫權掌權之後,考慮到太史慈能製服劉磐,於是將管理南方的事務委托給他。建安十一年(206),太史慈去世,兒子太史享,官至越騎校尉。

  據《吳書》記載,太史慈臨亡之時,歎息道:“大丈夫生於世上,應當帶著三尺長劍,以升於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啊!”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