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三國志》第七十二章 曹魏版沮授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他也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

  然而在正史上,劉曄雖然提出了很多驚人的謀略,卻很少為君主所采納,他的人生經歷和早前的沮授有些類似,二者都是建議正確但君主就是不用,所以劉曄也可以說是曹魏版的沮授。

  【重大提議不納】

  劉曄先後侍奉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人,並且都為他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在曹操麾下時,劉曄提議討伐陳策有功,被曹操提為司空倉曹掾。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伐據守漢中的張魯,任用劉曄為主簿。當時曹操軍到了漢中郡,山勢險峻,難於攀登,軍糧非常缺乏。曹操說:“這是個妖妄的地方,或有或無,無關輕重。我軍缺少糧食,不如迅速回兵。”親自率領士兵返回,命令劉曄都督後面的各路人馬,讓他們按序出山。劉曄算計張魯可以攻克,加上運糧的通道不能接續,雖然退出,軍馬還是不能完好無損,於是飛馬告訴曹操:“不如致力於進攻。”隨即進兵,多用弩弓射擊張魯軍營。張魯奔逃,漢中終於平定。

  然而之後劉曄繼續向曹操提議趁機伐蜀,曹操卻不再聽從,後來曹操反悔,再次向劉曄詢問,劉曄卻說時機已過,不可再動。返回之後,曹操以劉曄任行軍長史,兼任領軍。後來劉備攻打漢中,夏侯淵因此戰死。

  到了文帝時期,上庸的孟達降魏,曹丕因為非常高興,讓孟達做新城太守,又任散騎常侍。劉曄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孟達苟且求得,必然不能感恩圖報,如果出現什麽變化,之後一定會作亂。而曹丕不聽,未將孟達調職,文帝死後,曹魏動蕩,孟達果然叛變。

  黃初元年(220),任劉曄為侍中,賜爵為關內侯。文帝曾經下詔書詢問眾大臣,讓他們預測劉備是否會出兵吳國為關羽報仇。大多數人都說蜀國弱小,劉備無力復仇,只有劉曄認為劉備和關羽感情很深,想必會為其復仇。後劉備果然伐吳。

  劉備伐吳後,孫權派遣使臣到魏國自稱藩屬,魏國內大臣們都表示祝賀,只有劉曄認為對於此事應該謹慎,多加考察,並且還提議趁機出兵伐吳,但為曹丕所拒絕。後來曹丕有意封孫權為吳王,劉曄再次勸諫,認為孫權求降只是一時之事,一旦孫權擊敗劉備,事情就可能立刻發生變化,曹丕不聽,執意以孫權為吳王,夷陵之戰後,孫權的態度果然改變。

  曹丕因為孫權的戲弄大怒,準備出兵伐吳,劉曄認為吳國有長江之險,又新得大勝,難以攻克,曹丕又是不聽,大舉出兵討伐,三路皆無果而終。

  黃初五年(224),文帝親自到了廣陵郡的泗口,命令荊州、揚州各路軍馬一同進發,準備伐吳。他召見眾大臣,問:“孫權自己會不會來?”大家都說:“陛下親自出征,孫權恐怖,一定會以全國的力量應戰。又不敢把大軍的指揮權委托給大臣,一定會自己率領前來。”

  劉曄說:“他認為陛下會以皇帝的貴重身份牽束自己,而領兵渡江作戰的是別的將領,所以一定會整治軍隊,等待事情變化,不會親自進攻。”文帝車駕停住多日,孫權果然不來,文帝於是帶軍隊返回,說:“您的估計是正確的。應當考慮為我消滅孫、劉二賊的方略,不能隻明了他們的情形而已。”可惜的是當時蜀吳政治穩定,相互聯合,又有天險作為防禦,劉曄對此也沒有辦法。

  明帝上台後,

劉曄被晉升爵位為東亭侯,封邑三百戶。早先曹睿和大臣交流不多,所以人們對他了解很多,劉曄和曹睿一番交流過後,評價曹睿次於秦皇漢武,這個評價在後世看來也是頗為中肯的。  後來曹睿追尊其高祖父曹騰為高皇帝,其夫人吳氏為高皇后,又下令群臣討論高皇帝曹騰的諡號,當時劉曄就以禮儀制度給擋了回去,這點也得到了如尚書衛臻等大臣的支持,最終追諡一事就按他們的建議施行。

  太和二年(228),遼東公孫淵脅逼叔父公孫恭讓位,自立為遼東太守。當時劉曄就勸諫曹睿趁機伐遼,奪取遼東,被曹睿拒絕, 當時朝廷反而默認了此事,公孫淵遣使來朝後,承認了他對遼東的統治,後來公孫淵作亂,曹睿不得不三次伐遼,才最終將遼東平定。

  【不納的原因】

  從上文中也可以看出來,曹魏的統治者對於劉曄的提議並不是都不采納的,而是那些重大提議基本不采納。像劉曄提議討伐陳策,攻打陽平關,曹操也都聽了;曹丕後來也說過劉曄的判斷是正確的;曹騰諡號之事曹睿也沒有反對劉曄的建議。

  但在像趁機伐蜀,以及是否調走孟達,是否聯合吳國,是否討伐吳國,是否趁機討伐遼東這些重大問題上,曹魏三代君主都沒有聽劉曄的建議,固然事後劉曄所說的話都被證明了,但結果並沒有因此改變。

  為什麽,首先要說在這些大問題上,這些君主心裡都自己的想法,並且很難改變,像曹操當年就因為得隴望蜀,取了荊州還想要揚州,結果在赤壁慘敗,將以及到手的荊州還吐出去大部分,所以他佔據漢中後,就不太想繼續打了。而曹丕本人更是有些情緒化,被孫權愚弄後,不聽勸解執意要打江東。

  但這不是每次劉曄提議都被拒絕的原因,當年沮授是因為袁紹和他鬧別扭,所以死活不聽他的,而劉曄是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人都不聽他,這不能說曹氏三代人都討厭劉曄吧。

  劉曄被拒絕的根本原因還是源於他的出身,因為劉曄是漢室宗親,而曹魏是代漢而立的,所以曹氏和劉氏是天然的敵人,因為劉曄姓劉,所以曹家君主在一些問題上對他就有天然的排斥,在那些大問題上更是如此。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