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十國帝王》章11 臨壽春城啟大戰 登8公山論古今(四)
(第一更)

說是圍城打援,實則這並不是李從璟一開始就有的主意,他雖然事先就知曉壽州城防嚴密,到底未曾試過壽州戰力,不能得知壽州這般能打,如若不然,他也不會令百戰軍猛攻數日。

而今,百戰軍全力攻城,數日未有寸功,李從璟對壽州城防之嚴密,守城器械之完備,才認識得更加清楚,此番圍城打援,雖是不得已而為之,卻也是戰場應變。

楊吳援軍來的並不是太快,當然也不慢,然無論如何,唐軍此時因未能攻克壽州,大軍被迫在此止步,卻是給了楊吳調兵遣將的時機。

可以說唐軍入淮之後第一場大戰,實已不利。

“此番淮南軍救援壽州,以李德誠為帥,而劉信副之。李德誠領軍三萬,已至定遠縣(壽春東南),劉信領軍兩萬,已至濠州(壽春東北)。”李從璟將情況大體[無^錯^小說][www].[quled].[com]總結一下,淮水西線兩重鎮,其一為壽州(壽春),其二便是濠州(鍾離),“李德誠、劉信這兩人,且請軍師為我等略解一二。”

莫離拱手,而後不急不緩道李德誠此人,聲明遠播,想必諸位都有耳聞,他早年跟從楊行密征戰,是衝鋒陷陣之勇將,歷任江南馬步軍使、潤州刺史,後又任撫虔三鎮節度使,封平南大將軍,拜中書令。”

“李德誠生平最令人稱道的事,發生在隨楊行密圍攻潤州安仁義時。彼時安仁義也是驍勇之將,大軍攻城許久而不能克,以至於軍中諸將,每見安仁義臨城督戰,都要咒罵不休,唯李德誠不曾口出惡言。及至潤州城破,安仁義手持弓矢坐於城頭,將士畏懼其威,皆不敢靠近,等到李德誠到來時,安仁義忽然對他說:先前你眾將辱罵於某,唯獨你見了某並不曾失禮,某官你面相奇特,他日必將大貴,即是如此,某願為你之軍功。遂丟了弓矢,束手就擒。”

帳中文官武將聞言,都有些驚奇,這樣的人物,在大唐朝中,大概與符習、李存審分量相當。

莫離接著道李德誠此人,智勇兼備,治軍嚴明,甚得人心,士卒願為之效死,疆場與之相遇,必要萬分慎重,要勝此人,非是易事。”

見眾將都肅然頷首,莫離繼續道劉信此人,早年為盜賊,投奔楊行密後,也是常有功勳,楊行密待之甚厚,曾任鎮南軍節度使,加封征南大將軍。劉信性情不羈、愛好誇功、嗜酒。早年間楊行密以軍中事向他問計,他卻醉酒到了不能言語的地步,楊行密惱其醉態,謾罵之,他一氣之下,仗劍而走。左右為之求情,請楊行密將他追,楊行密卻道:信醉兒,醒當複來。到得次日,劉信果然又了。”

“劉信常以韓信自比,當年莊宗滅偽梁後,遣使入閩,經過劉信轄地,劉信招待此使,並且問他:皇帝知有信否?使者答曰:主上新平河南,未知公之名。劉信卻不以為意,反而拍著胸脯道:漢有韓信,吳有劉信,皆一等人也!其人喜好自誇至此地步,倒也少見,不過此人有豪俠之性,不拘小節,也素得士卒效力。”

莫離說完,帳中諸人都沉默下來,所有人都意識到了,李德誠與劉信都不好相與,此番率軍五萬來馳援壽州,又兼有州縣相助,可謂是來者不善,形勢對唐軍並不友好。

李從璟見眾人如此模樣,不由得笑道敵帥威名赫赫,諸位已然畏懼否?”

眾人立即聒噪起來,紛紛表示誰怕誰,孟平更是道末將請為先鋒,往定遠縣擊李德誠,不勝不歸!”

李從璟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而後認真道自黃巢之亂以來,中原烽火不息,州縣常年被戰火所害,故而中原士子百姓,多有避兵禍而難逃者,謂之衣冠南渡。又且,江淮乃富庶之地,江左歷來人才輩出,此為事實,不必諱言。淮南掩有今日之勢,非偶然也,金陵人才濟濟,也非妄言。此番我王師征戰將帥,固非易事。然,知難而上,披荊斬棘,方顯大本色,我大唐萬裡河山,豈不比淮南一隅之地,更有國力、英才?諸位以為然否?”帳中諸人,紛紛稱善,武將們眼神銳利,大有爭雄之心。

見人心可用,李從璟稍感欣慰。

方才他所言不差,淮南的確不可小覷。此時征淮南,與周世宗征淮南,情況也不可同日而語。

南唐中主李璟年間,淮南雖然積蓄有不少國力,但因其征戰楚地、閩國,已大受損耗,且李璟之才與徐知誥(李昪)之才,也是天差地別,況且彼時南唐政治並不清明,奸佞小人當道,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的風氣很嚴重,至於南唐立國的基礎,那些跟隨楊行密打江山的軍中老將,都已凋零的差不多,故而難擋周世宗南征。

但饒是如此,莫說定南唐,便是定江北,周世宗也打了三次,其間江北之地,也曾被南唐收復了十之八九。至於滅南唐,那都是趙匡胤的功績了。

李從璟看向莫離,“既已知淮南援軍動向,我軍該有相應布置,軍師有何進言?”

莫離坐在小案後,聞言直身再拱手,然後恢復坐姿,好整以暇,不疾不徐道壽州至定遠縣,百六十裡左右,至濠州,百四十裡左右。今,李德誠領兵至定遠,劉信領兵至濠州,壽州在中心,我圍壽州,而定遠、濠州圍我,我軍實已處於腹背受敵之境遇,若不能破解定遠、濠州敵軍之攻勢,待其到得壽州,我軍危矣!”

“定遠之敵軍為步騎,濠州之敵軍依仗水師,我軍強在步騎弱在水師,揚長避短,故而應遣精銳步騎至定遠,以攻李德誠部,另在淮水架設浮橋,采取守勢,以拒劉信部。”

這等計策並無高深之處,也合情合理,眾人都無異議,李從璟也頷首道軍師所言,甚合我意,既如此,就納軍師之策。”

李從璟環視諸將,就要點將出擊,這時,李從珂站起身,俯首抱拳請命,“侍衛親軍自編練後,未有寸功,此番出征,摩拳擦掌,然至壽州後,亦未曾參戰,眼下敵賊來襲,侍衛親軍願為殿下分憂,末將鬥膽,請為殿下擊李德誠!”

李從璟微微頷首,李從珂這話在理,見他請戰,知其有戰心,不可輕易折殺,李從璟便道李將軍既有此心,孤心甚慰,既如此,且準你領軍三萬,出擊定遠縣,以迎李德誠,為王師掃平側翼之敵!”

李從珂聞言大喜,“定不辱命!”

接下來,又議定了浮橋之事,大軍的浮橋,先前建造在西邊的正陽,如今要抵擋濠州的劉信所部,當然要搬到壽州下遊,己經商議,最終決定,將浮橋架設到下蔡。

淝水是西北—東南流向,經過淮水後進入壽州境內,往南還有接近兩百裡,壽春城就在淝水之南,並沒有建造在淮水河畔。

大策議定,接下來便是行軍計劃、甲士分派、糧草調撥等事,此為細節,不必多言。

散了軍議,眾將、文官離去,李從璟留了眾幕僚在帳裡,還有要事相商。

“徐知誥遣了李德誠、劉信領軍五萬前來救援壽州,可謂是傾盡淮南一時之力,諸位且說說,徐知誥是欲兩線作戰,還是打算放棄楚地,專心守衛江淮之地?”李從璟問眾幕僚。吳國兩線作戰,對自身極為不利,原本大軍出擊淮地,未嘗就沒有逼迫吳軍從楚地退兵的意圖。

王樸搖頭道眼下觀之,還不能得知徐知誥的打算,即便徐知誥要從楚地退兵,也得是兩地戰事不利,他才會考慮放棄其中之一,若是能在兩地反攻得手,淮南未必要從楚地撤軍。”

眾人都讚同王樸所言,遂不再多言此事。

翌日,李從璟巡視淮水浮橋搭建之地。

河風清涼,四野無際,蒼穹雲走雲飛,淮水河邊的軍士、民夫忙得熱火朝天。

莫離望著正在搭建的河橋道壽春之堅固,遠超之前預計,如今淮南援軍來的且急且多,江淮之役短期必然無法善了。以百戰、侍衛親軍五萬甲士,斷難直搗揚州。”

拔壽春,克滁州,席卷江北,直搗揚州,這是出征前制定的此戰策略。一旦唐軍打下揚州,無論楚地戰局如何,吳軍都必須從楚地撤兵,屆時唐軍就能趁勢佔據楚地。

要達成此等目標,要滿足一個條件:兵貴神速。只有速戰速決,直搗腹心,短內撕破吳軍江北防線,才能令吳國各軍猝不及防,徐知誥也無法有效調兵遣將,江北各州縣,望風歸附的可能性才大。

李從璟倒是不顯得焦慮,“淮南不比兩川、契丹,勢力非常,便縱出兵楚地,予我等可趁之機,只能說仗好打不少,卻也斷難輕易功成,戰況如先前預想自然好,若是戰況不利,我等還有第二套方案。”

說到這,李從璟深呼一口氣,“我已傳令宋州宣武軍、許州忠武軍、毫州歸德軍、徐州武寧軍,並及陳、潁、宿、蔡等州兵馬,共計十萬甲士青壯,趕來壽州,共同圍攻壽春。”

章十一臨壽春城啟大戰登八公山論古今(4)

章十一臨壽春城啟大戰登八公山論古今(4)是由【無*錯】【小-說-網】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