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鐵血強國》第1127章 英國人的質問
綠教聯盟成功起義之後,立刻向印度河流域進攻。生活在這一區域的人,幾乎都是綠教徒。他們完全響應綠教聯盟的起義,不少人更是自發的加入到起義當中。很多加入了英印軍的綠教徒,更是攜帶著武器來投奔起義軍,使得綠教聯盟的軍隊,開始不斷的擴大。短短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居然就已經拉起了一支超過十萬人的部隊了。整個印度河流域,都落入了他們的控制之中。

 另外,綠教聯盟還計劃向孟加拉地區發展,生活在那裡的孟加拉人,絕大部分也都是綠教徒。綠教聯盟在那裡發動起義,也更加容易成功。同時,孟加拉距離中國也更近,在那裡也更加容易得到中國的支持。一旦起義成功的話,更可以直接出兵威脅加爾各答等印度的沿海大城市。

 南部的幾個民族的起義,也得到了那些民族的民眾的大力支持。作為少數族人,他們在印度也是長期受到英國殖民者以及印度斯坦人的欺壓的。現在有機會獨*立建國,他們當然不會放過了。這就使得整個印度半島南部,仿佛在一夜之間就脫離了英國人的掌控一樣。

 原本,英國陸軍對印度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印度紅軍的鎮壓,已經佔據了一定的上風了。印度紅軍雖然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並且得到了大量印度民眾的支持。但是,烏合之眾始終是無法和精銳軍隊對抗的。這使得印度紅軍雖然兵力眾多,但是在戰場上,卻不斷的被英國陸軍打敗,控制區也在不斷的縮小。如果不是英國陸軍需要鎮守的地方太多,無法集中全力的話,說不定印度紅軍早就被剿滅了。

 但是,其他幾場大規模的武裝起義,使得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受到了重創。大量的區域依舊脫離了英國人的控制了。他們的補給線,更是不斷的受到攻擊。而英印軍又完全不可靠了。這使得英軍不得不抽調兵力去對付其他的起義,從而給了印度布爾什維克黨和印度紅軍喘息之機。這也就使得這場戰爭,或許會進行更長的時間。這對於英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如果說印度此起彼伏的武裝起義,讓英國人焦頭爛額的話,那他們至少還能夠應對。畢竟,他們在印度部署的幾十萬精銳軍隊,不是那麽容易被擊敗的。不管是布爾什維克黨發動的武裝起義,還是綠教聯盟發動的起義,以及南部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和馬拉地人發動的起義,都無法對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構成致命的威脅。受死的駱駝比馬大,以大英帝國的底蘊,一步步的鎮壓這些起義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初期,這些起義軍看似聲勢浩大。但是,英國人鐵了心要鎮壓他們的話,他們也長久不起來的。當然,英國人要鎮壓這些起義,本身也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的。出動數十萬乃至更多的軍隊遠征印度,這些軍隊每天的消耗、武器彈藥的補給甚至是撫恤,都是非常驚人的。對於還沒有走出經濟危機的大英帝國來說,這些費用足夠讓他們原本已經十分羸弱的財政崩潰掉了。

 但是,大英帝國顯然不會這麽輕易就放棄印度這塊重要殖民地的。他們會竭盡全力來鎮壓印度的起義。以英國的財力和工業實力,動員兩百萬陸軍,絕對不是什麽問題。哪怕是出動一百萬陸軍,也足以鎮壓印度的那些起義了。到時候,依舊可以維護英國在這裡的殖民統治。

 只不過,真正要命的來了。黃帝紀元4635年8月12日,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和曼尼普爾邦,相繼發生了武裝起義。生活在這裡的阿薩姆人和梅泰人,拿起了武器,趕走了英國殖民者,宣布獨*立。阿薩姆人建立了阿洪王國,並且開始以阿薩姆邦為基地,向四周進攻,意圖擴大領土面積,重現古代阿洪王國的輝煌。而曼尼普爾的梅泰人,也宣布建立梅泰王國,以英帕爾為首都。

 阿薩姆人現在兩百萬人而已。梅泰人也只有百余萬而已。他們的武裝起義對於之前發生的幾起大規模武裝起義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畢竟,這只能夠算是小規模的武裝起義而已。如果不是英國人的精銳陸軍從這一區域抽調了,足以輕易的鎮壓他們的起義。就算是現在,他們的起義僥幸成功了。但一旦英國人回過神來,隨便派一點軍隊去,也能夠將他們給鎮壓了。

 要是真的這麽容易就好了。在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宣布成立之後,他們隨即發表了一個讓全世界都震驚的聲明。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都聲稱,他們是中國後裔。因此,他們懇求中華帝國皇帝兼任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的國王,並且允許他們加入中華帝國的藩屬體系,成為中華帝國的藩屬國。

 如果說,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只不過是纖芥之疾,微不足道,英國人可以隨便鎮壓。但是,如果把中華帝國給引出來了。那可就不好收拾了。中華帝國原本就已經不是大英帝國能夠對付的了,更別說現在的大英帝國還是焦頭爛額的。

 世界其他國家更是普遍認為,這分明就是中華帝國策劃的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並且是想要借此機會插手印度。原本印度爆發的大規模起義,已經被視為英國即將丟掉印度了。現在,這更是被作為英國即將丟掉印度的標志。畢竟,中華帝國一旦插手,英國人絕對守不住印度的。

 連英國人自己,也是非常的驚慌。他們擔憂中華帝國這真的是要對印度動手。一旦那樣的話,整個局面就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上帝啊!誰能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中國人到底想要怎麽樣?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想要將印度從我們的手中搶奪過去了。”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憤怒的咆哮道。

 “首相閣下,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的事,肯定是中國人策劃的。要不然的話,阿薩姆人和梅泰人,常年處於被壓之下,怎麽可能有能力發動武裝起義,並且還取得成功呢?”印度事務大臣澤蘭特侯爵黑著臉說道。現在印度各地都在爆發起義,他這個印度事務大臣,似乎已經當到頭了啊!盡管,這些問題都和他這個才剛剛上任不久的大臣沒有任何的關系。但是,一旦出了問題,總得有人來負責任的。

 “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到底是怎麽回事?那些阿薩姆人和梅泰人,難不成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嗎?”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有些好奇的問道。

 “誰知道是怎麽回事。在大英帝國統治那一區域的時候,那裡原本是屬於緬甸人的統治區域的。我們只不過是打敗了緬甸之後,順勢獲得了那些地區的統治而已。不過,從目前得到的資料來看,那些人或許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印度事務大臣澤蘭特侯爵說道。

 “該死,這樣的話,不是給了中國人名正言順的插手印度事務的借口了嗎?以中國人的貪婪,就算是和他們無關,他們也會厚著臉皮伸手的。現在,事情和他們有關,他們就更加不會罷手了。”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罵道。

 “首相閣下,中國人介入印度的問題,可不僅僅是阿洪王國和梅泰王國。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綠教聯盟的起義,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和馬拉地人的起義,也有中國人的影子。要不然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有實力發動起義的。”陸軍大臣萊斯利·霍爾說道。

 “該死的中國人,他們這分明就是想要將印度從我們的手中奪走啊!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說道。

 “外交大臣閣下, 讓我們的駐華大使,質問該死的中國人,他們到底是想要幹什麽?如果他們介入印度的事務,那就是要和大英帝國開戰。”內維爾·張伯倫首相說道。

 “首相閣下,態度需要這麽強硬嗎?如果和中國人撕破臉的話,對我們沒有好處。”安東尼·艾登說道。

 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讓外交官態度稍微放軟一點。不過,向中國人表達抗議,這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詢問一下中國人的底線,他們到底要怎麽樣才能夠罷手。”

 “是,首相閣下。”安東尼·艾登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才是內維爾·張伯倫首相的性格嘛。

 黃帝紀元4635年8月14日,英國駐中華帝國大使許閣森爵士,緊急會見了中華帝國外交大臣唐紹儀,正式就中華帝國插手印度事務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和憤慨。英國政府要求中華帝國向英國道歉,並且立刻停止對印度叛軍的支持。

 對此,中華帝國當然予以否認了。啟用新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