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國策》卷10 龍騰9天 第159章 量才為用
卷十龍騰九天第一百五十九章量才為用

 裴承毅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嗎?

 了解裴承毅的人中。沒有一個人會把“小肚雞腸”與裴承毅扯上關系。如果裴承毅果真是羅少鵬眼中那種睚眥必報的小人,他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得到項鋌輝的重用,王元慶的賞識嗎?

 站在裴承毅的高度上,他也沒有必要與一個少將軍長斤斤計較。

 當然,羅少鵬擔心的事情,裴承毅也同樣擔心。

 作為共和隊最有影響力,也是進入共和國決策層的兩位將軍之一,裴承毅早就知道元首在準備第三次軍事改革。因為項鋌輝直接協助元首制定軍事改革計劃,所以他對軍事改革更有發言權。用項鋌輝告訴裴承毅的話來說,不管印度戰爭打成什麽樣,共和隊的表現如何,軍事改革肯定會在戰爭結束之後開始,絕對不會留給下一任國家元首。因為元首還沒有公布軍事改革,所以項鋌輝沒有多說。實際上,也不需要多說什麽,這句話足以讓裴承毅看清未來。

 與經濟改革、政治改革一樣,任何改革都是在壓力、在危機意識的推動下進行的。

 要讓軍隊支持軍事改革,首先就得提出具有足夠說服力的理由。

 紀佑國推行第一次軍事改革的時候,提出的理由是共和隊在第四次印巴戰爭與東海戰爭中暴露出的嚴重問題。趙潤東推行第二次軍事改革的時候,提出的理由是吸取半島戰爭的經驗教訓為日本戰爭做準備。王元慶要推行第三次軍事改革。同樣得提出能夠讓軍隊產生強烈危機意識的理由。

 毫無疑問,印度戰爭足以為王元慶提逛足的理由。

 軍隊打得好,證明共和國的軍事實力足夠強大,而且在今後數十年內與印度這樣的“戰略級”對手交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沒有任何理由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軍事力量,裁軍不但能夠留住真正的人才、提高軍人待遇,從而吸引更多的社會人才,還能將更多的國力用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上,提高綜合國力。只有綜合國力得到全面增強,才能為軍隊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讓軍隊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從而建設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從長遠看,裁軍不會削弱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反而會增強共和國的軍事力量。這一理由,足夠讓項鋌輝、裴承毅這樣的軍隊掌權將領,以及絕大部分擁有長遠目光的將軍與高級軍官支持軍事改革。得到軍隊上層的支持,軍事改革就不會有多大阻力。

 軍隊打得差,那就更有理由進行軍事改革了。要知道,前兩次軍事改革,都與軍隊在戰爭中暴露出的問題有直接關系。到時候,王元慶隨便找個理由,以共和國的國防安全受到威脅為由發起軍事改革,別說軍隊上層,就連普通士兵與絕大部分公民都會全力支持軍事改革。只要軍事改革開始,到底怎麽改,就由政府說了算。

 當然,項鋌輝這番話還告訴裴承毅。下一任國家元首很有可能是顧衛民。

 沒人否認王元慶銳意改革的積極性,問題是,王元慶將在2037年離任,就算他的能力非常突出,也不可能在任期內完成軍事改革。當年,紀佑國推行的第一次軍事改革由趙潤東收尾,而趙潤東推行的第二次軍事改革由王元慶收尾,那麽王元慶推行的第三次軍事改革肯定得讓下一任元首收尾。有能力接過接力棒、完成第三次軍事改革的肯定不是顏靖宇,更不可能是葉致勝,只能是顧衛民。

 弄明白了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王元慶沒有在第二屆任期內任命副元首的用意了。

 擔任全體代表大會委員長的顧衛民本來就是國家二號領導人,添個副元首的頭銜,簡直就是畫蛇添足。

 當然,裴承毅並不關心誰來接替,反正誰上去都得照著王元慶的路線走下去。

 他關心的還是第三次軍事改革到底會有多大規模,或者說會有多麽深入。

 如果從軍事制度的角度看,紀佑國與趙潤東推行的軍事改革都沒有觸及根本問題,以兩人推行軍事改革的動機來看,也沒有可能改變基本軍事制度,也就是軍區製。王元慶推行第三次軍事改革動機肯定不是針對短期目標,即現實威脅。而是從長遠角度,為共和國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軍事制度。換句話說,第三次軍事改革將像政治改革那樣,從根本上改變共和國的軍事體制。

 真要走到這一步,第三次軍事改革肯定非同尋常。

 阻力不必多說,任何改革都有阻力,政治改革足以證明,王元慶推進改革的動力肯定比阻撓改革的阻力大得多。

 關鍵問題是,軍事改革能否更加有效的維護國家利益。

 當然,對身處前線指揮部的裴承毅來說,他沒有時間去考慮這個問題,也不應該去考慮這個問題。

 打好這場戰爭,才是裴承毅的首要任務。

 對24軍的任務安排,體現出了裴承毅靈活應用軍事力量的高明手段。

 東線戰場上的幾個野戰軍中,除了一直在印度東北地區“出來打醬油”的27軍,以及多次被“喊回家吃飯”的39軍,就數24軍最輕松。不可否認,突破宋河防線的戰鬥讓24軍吃夠了苦頭,但是其他野戰軍哪個沒有吃過苦頭。打到這個時候,3個空降軍基本喪失戰鬥力,77軍與54軍需要全面休整與補充,21軍在戰場上跑了幾個來回,38軍損失也不小,就連36軍與37軍都在南面進攻中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大家都有苦衷,但是沒有哪個軍像24軍那樣以問題為借口,不肯上場賣力。

 裴承毅心裡很清楚,不是羅少鵬不肯賣力,而是覺得24軍沒有得到重視。

 提高24軍戰鬥積極性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把24軍當成主力。

 按照袁晨皓最初的想法。讓24軍與27軍輪番打頭陣,像36軍與37軍在孟加拉灣沿岸地區那樣,輪流進攻,讓2個軍都能得到喘息的機會。裴承毅直接否決了這套方案,決定讓24軍與27軍分階段參加戰鬥。

 24軍的戰鬥力不用懷疑,能夠作為共和國3支主力戰略反應軍,24軍有足夠的本錢。

 關鍵就是,24軍能不能在戰場上正常發揮。

 用對了辦法,裴承毅的擔心就是多余的。

 9月7日清晨,24軍開始攻打印多爾。

 大約持續了1個小時的炮火準備結束後,24軍從東南西三個方向上發起進攻,因為部署在北面的第243機械化步兵旅需要對付來自烏賈因方向上的威脅,所以沒有參與攻打印多爾的作戰行動。

 地面進攻引開印軍的注意力之後,羅少鵬利用陸航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將一支由偵察兵組成的精銳突擊部隊投入市中心,一舉攻佔了印軍指揮部。

 戰鬥只打了不到3個小時,印多爾守軍指揮官就下令繳械投降。

 消息發到前線指揮部的時候,連裴承毅都有點驚訝。

 雖然印多爾的防禦遠遠比不上博帕爾,根本沒有博帕爾那樣的,由坑道網絡連接起來的地下防禦工事,24軍在戰鬥中佔了不少便宜,但是不能因此否認24軍的突擊能力,至少不能否認羅少鵬指揮戰鬥的能力。

 如果讓凌雲霄去指揮這場戰鬥。肯定會打得更加血腥。

 毫無疑問,羅少鵬是一個懂得用頭腦作戰的軍長,不是一個憑力氣蠻乾的軍長。

 12點不到,也就是印多爾的戰鬥結束還不到1個小時,羅少鵬就把收容戰俘的工作交給了留下來斷後的第243機械化步兵旅,同時讓該旅繼續應付烏賈因方向上的印軍,他則率領2個戰鬥旅全速南下。

 24軍以最快的速度發起突擊,引起了裴承毅的高度重視。

 當天下午,幾乎所有戰報都與24軍有關。

 15點30分,24軍的先頭部隊攻佔了印多爾西南的姆豪鎮。讓一支由2個戰鬥營組成的突擊部隊沿公路線向東南方向佯攻,迫使該方向上的印軍向納爾莫達河防線撤退後。羅少鵬隻留下1個營的兵力負責對付姆豪的殘余印軍,主力部隊繼續向西南方向挺進。天色暗下來的時候,24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納爾莫達河北岸。

 這樣的突擊速度,足以讓包括77軍在內的戰略反應軍感到汗顏。

 更重要的是,飛快的突擊速度,再次讓24軍跑在了時間前面。

 守衛納爾莫達河公路大橋的印軍剛剛得知24軍攻佔了印多爾,正在向南挺進,壓根沒有想到24軍會這麽快到達。羅少鵬也很狡猾,從姆豪出發的時候,他讓充當先頭部隊的偵察兵換上了印軍的軍服,駕駛印軍的車輛,並且帶上了幾個印軍戰俘。守衛公路大橋的印軍見到是自己人,根本沒有半點準備。當偵察兵亮出武器,佔領大橋的時候,守橋部隊根本來不及引爆埋在橋墩上的炸藥,整個印軍步兵營一槍沒放,全當了俘虜。

 佔領了納爾莫達河上的大橋,再次提高了24軍的突擊速度。

 當然,這也讓裴承毅安排給24軍的工程部隊沒了用武之地。

 9月8日凌晨前,24軍主力部隊順利渡過納爾莫達河。第243機械化步兵旅將看管戰俘的任務交給裴承毅派去的憲兵部隊之後,在9月8日天亮之前渡過了納爾莫達河,追上了正在南下的主力部隊。

 雖然從24軍反饋回來的情況看,官兵們都很亢奮,精力不是問題,但是裴承毅仍然在9月8日清晨叫停,讓24軍在距離達布蒂河北岸的希爾布爾大約90千米處的三岔路口停了下來,就地部署防線,進行臨時休整。

 不管羅少鵬怎麽想,裴承毅都知道,24軍必須休整幾個小時。

 羅少鵬最初還不理解,因為在他看來,只要繼續挺進,24軍肯定能夠在9月8日夜間渡過達布蒂河,完成作戰任務。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9月8日完成作戰任務,24軍就能繼續前進,不給27軍參戰的機會。在羅少鵬看來。24軍能夠一口氣打到蘇拉特,就算打不下蘇拉特,也不給27軍出頭的機會。

 因為對裴承毅的安排不滿,所以羅少鵬就以部署防線為名,派遣一支偵察部隊向希爾布爾方向挺進,摸清希爾布爾的情況。

 隨著偵察部隊發回消息,羅少鵬才心服口服。

 希爾布爾的守軍已經守到了納爾莫達河防線被突破的消息,知道24軍正在趕來,偵察部隊到達的時候,守軍已經進入防禦陣地,等著24軍送上門去。毫無疑問,24軍的突擊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前出執行偵察任務的偵察兵。也就是說,24軍不可能像奪取納爾莫達河公路大橋那樣,兵不刃血的打下希爾布爾。

 強攻希爾布爾不是問題,如果24軍準備不足,很有可能在希爾布爾栽跟頭。

 要知道,希爾布爾南面就是達布蒂河。

 當初,24軍在宋河被印軍攔了下來,就是因為突擊速度過快,把負責架橋的工程部隊甩在了後面,等工程部隊趕到的時候,印軍已經在河對岸修好了防禦陣地。雖然工程部隊準備不充分,沒有考慮到雨季河面寬度增加帶來的問題,對渡河作戰產生了影響,但是24軍盲目突擊也是主因之一。羅少鵬再狂妄,也不會好了傷疤忘了痛。

 裴承毅及時叫停,正是要讓工程部隊追上24軍,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冷靜下來後,羅少鵬也不得不承認,他比裴承毅差遠了。作為戰地指揮官,把握戰場局勢的能力還不如遠在萬裡之外的前線總指揮,不管羅少鵬對裴承毅有多大的意見,他都得承認裴承毅的軍事才華。

 下午,工程部隊追上來之後,24軍才繼續前進。

 雖然希爾布爾的守軍已經炸斷了達布蒂河上的大橋,在防禦陣地上嚴陣以待,擺出了背水一戰的架勢,但是24軍有備而來,不是盲目突擊。更重要的是,羅少鵬知道印軍想給24軍迎頭痛擊,而且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戰鬥開始的時候,突擊部隊只有1個營,遇到印軍抵抗之後,立即撤了下去。隨後羅少鵬陸續派了幾個營上去,而且嚴格控制各個營到底的時間,讓印軍相信,24軍並不知道希爾布爾的情況,是在快速行軍中突然遭到抵抗。此舉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印軍老老實實的呆在防禦陣地上,準備抗擊24軍的主力部隊。24軍的主力部隊沒有去希爾布爾,而是帶著工程部隊以越野行軍的方式去了希爾布爾東面大約30千米處的達布蒂河北岸。讓偵察部隊以泅渡的方式過之後,羅少鵬讓主力部隊在兩翼部署防線,然後讓工程部隊架橋。傍晚,第一座機械化浮橋通車,主力部隊開始過河。隨著第二座浮橋在2個小時後通車,主力部隊過河的速度提高了一倍。

 半夜,24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到達希爾布爾南面河對岸。

 隨著天色再次放亮,當印軍發現24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渡過達布蒂河,徹底包圍了希爾布爾之後,立即喪失了抵抗意志,向24軍繳械投降。

 可以說,這場從9月6日夜間到9月9日清晨的突擊行動,充分展現了24軍的突擊能力,也充分證明了羅少鵬的戰術才能。

 也就在這個時候,裴承毅第二次乾預前線戰鬥,讓24軍停止前進。

 按照作戰計劃,24軍也確實應該在這個時候停止前進,把突擊任務交給27軍。

 問題是,在羅少鵬看來,24軍的戰鬥力還很旺盛,就算不休息,也能堅持到9月10日之後,沒有任何理由讓24軍停下來。只不過,與前一次不同,羅少鵬已經對裴承毅的軍事才華了一直接了解,也就沒有那麽抗拒。

 裴承毅讓24軍停下來的理由很簡單:突擊打得太快了。

 突擊行動不是一口氣衝到底,嚴格說來,突擊行動不是戰爭目的,而是戰爭手段,任何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如果達不到目的,手段再好也沒用。

 裴承毅讓24軍突擊的目的是什麽?

 顯然不是讓24軍去攻打蘇拉特,因為以24軍的實力,打不下蘇拉特。

 按照前線指揮部的部署,24軍的突擊目的是打通前往蘇拉特的進攻路線。“進攻路線”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還得是一條能夠為前線部隊作戰提供保障的交通線,而且是一條安全有保證的交通線。

 一般情況下,運輸能力更大的鐵路線才是主要交通線。

 問題就在這裡,24軍是沿著公路線突擊的,根本沒有控制鐵路線。也就是說,到達希爾布爾的時候,24軍沒能打通從博帕爾通往希爾布爾的鐵路線。

 24軍停下來後,裴承毅立即下達了新的命令,讓羅少鵬集中兵力,佔領賈爾岡、普薩沃爾、布爾漢布爾、肯德瓦、赫爾達、伊塔爾希等城鎮,打通從博帕爾前往達布蒂河南岸的鐵路線。因為絕大部分目標都在達布蒂河與納爾莫達河之間,所以24軍不但得停下來,還得回頭髮起攻擊。

 以羅少鵬的身份,不可能不明白這條鐵路線的重要性。

 就算不為27軍考慮,24軍的主力部隊要想在達布蒂河南岸站穩腳跟,肯定需要大量作戰物資,而要運送足夠多的作戰物資,就得控制這條鐵路線。

 將第243機械化步兵旅留在達布蒂河南岸後,羅少鵬親率2個戰鬥旅向東突擊,按照裴承毅的命令,沿著鐵路線發起“逆向攻擊”。

 這個時候,裴承毅的注意力已經不在24軍身上。

 攻打新德裡的心動已經開始,裴承毅得全力打好西面的戰鬥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