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審案正緊要的時候,一個曾經被革職來的胥吏來到了縣衙,叫住了一位衙役,令他進去通傳朱平安,就說張縣丞、姚主簿還有李典史引著宮裡來的謙公公馬上就要到靖南縣城了,讓朱平安帶縣衙所有胥吏並縣城裡有頭有臉的鄉紳裡老,去縣城北門外迎接謙公公的大駕。
這位被革職的胥吏便是張縣丞出發前派來靖南通傳朱平安的,張縣丞等人妄圖以謙公公之名,威壓朱平安,令朱平安率人前往城門前迎接,他們趁機狐假虎威狗仗人勢,給朱平安一個下馬威,好好的報復朱平安一番。之後,再請謙公公擺平朱平安,令朱平安取消彈劾,並將功勞分給他們。
想的很好,然並卵。
朱平安收到衙役稟告後,壓根就不理會。
什麽狗屁謙公公,張縣丞等人腦子有病吧,又整什麽么蛾子,老子手上公務一大堆,僧尼案還沒審完,安民、救濟、重建、恢復生產、秋收靖南有多少大事正事等著老子呢,忙的要命,你讓老子去城門前迎接一個狗屁太監?!你們當舔狗當習慣了,別特麽拉上老子啊。
瑪的,智障!
朱平安根本不予理會,繼續開堂審案。
朱平安圍繞案情又問了幾個問題後,徹底了解案情原委了,和尚和尼姑原為青梅竹馬,私定終身,但女方父母棒打鴛鴦,兩人先後出家。因躲避倭患,兩人竟然重逢,愛情之火複燃,熊熊燃燒,在樹林私會,不料被人當場抓住。
兩人是私會,無論是依靠也好,摟抱也好,均為達到私通的程度,未有xg行為。兩人不守清規戒律,行為雖有傷風化,傷風敗俗,但是在構成要件上缺“奸”,未構成私通罪,至於有夫奸、和奸等子罪名自然也不成立。
另外,鑒於兩人青梅竹馬、被父母棒打鴛鴦、削發出家等情形,兩人也是一對可憐的苦命鴛鴦,情節也較為輕微,朱平安決定從輕發落。
朱平安在公堂上先是總結案件事實,繼而對原被告以及堂外眾人進行了詳細釋法,最後當堂宣判。
判決和尚柳鎖與尼姑王蓮還俗完婚。
鑒於王蓮父母棒打鴛鴦的前科,朱平安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又當堂寫了一首判詩,作為書面判決。有了自己這個知縣背書保媒,想來他們還俗後,王蓮父母也不會再逼王蓮嫁與馬員外做妾了,可能不會支持,但至少也不會阻止兩人成婚了。
“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從今入定風波寂,此後敲門月影遙。
鳥性悅時空即色,蓮花落處靜偏嬌。是誰勾卻風流案,記取當堂朱月老。”
朱平安在公堂上揮毫潑墨,一揮而就,一首僧尼判詩躍然紙上,隨後蓋上了知縣大印。
柳鎖和王蓮接到判詩,驚喜的難以置信,喜極而泣,連連磕頭感謝朱平安,腦袋都磕的紅腫了。
“這一案為特例,因柳鎖與王蓮兩人雖私下相會,但未有奸情,不構成私通罪,故而從輕發落。我《大明律例·刑律》規定,若僧道尼僧女冠有犯和奸者,於其寺觀庵院門首,枷號兩個月,杖一百,以儆效尤。諸寺廟、尼庵應嚴加管教所屬道尼僧女冠,若有違反規定者,一律嚴懲不貸!文書對此做好記錄。”
朱平安在判決後,當堂強調告誡了一遍,避免這一案例產生負面影響,使得寺廟、尼姑庵其他僧尼效仿,破壞風氣。朱平安還讓文書對自己這一番告誡,在審案記錄上做好記錄,避免日後政敵曲解本案,攻訐自己。
聽到朱平安的告誡,柳鎖和王蓮兩人忍不住後怕不已、慶幸不已,若非他們當時沒有進行更激烈的動作,若非他們遇到了朱平安,恐怕他們就會被戴上枷鎖,貼上可恥的罪名封條,在他們紅廟寺和紅廟庵門口,枷鎖示眾兩個月,示眾完,他們還要被打一百大板。這一百大板下去,人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號。另外,按照律例,犯這種罪,女人被打板子,可是要去衣受杖的,也就是說要一絲不掛的當眾被打板子。一旦受此刑,王蓮自忖即便她在一百大板後僥幸存活,她也沒臉面再活著。
感謝知縣大老爺,謝知縣大老爺救命之恩。
柳鎖和王蓮兩人後怕之余,忍不住又是一通磕頭謝恩,感謝朱平安。
朱平安在判決完柳鎖和王蓮後,並未立刻下堂,在大堂上當眾對紅廟村裡正張大龍村民張鐵蛋、張大牛等十八人,進行了口頭表揚,表揚裡正張大龍恪盡職守,表揚他們遵紀守法,維護大明法紀與善良風俗,支持縣衙工作。
表揚完之後,朱平安又揮毫潑墨,給他們所在的紅廟村寫了一副對聯,對他們的行為以示表彰。
上聯“高義有傳承福佑桑梓千年厚德經文武”;
下聯“紅廟集才俊報效大明四海擎業興桑梓”
橫批“鄉村楷模”。
裡正張大龍、張鐵蛋、張大牛等人收到朱平安表揚他們的對聯,一個個高興的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尤其是裡正張大龍更是高興的嘴巴合都合不上。這對聯可是有他們紅廟村的名字,誇他們紅廟村呢,有了知縣大老爺這副對聯,他這個裡正就能坐的穩穩的了,知縣大老爺都表揚了!紅廟村有哪個有他這份功勞和臉面,這可是他張大龍的政績,這一案子還有知縣大老爺賞賜的對聯,足夠他吹一輩子了。呵呵,想想村民欽佩的模樣,想想其他村裡正羨慕嫉妒恨的樣子,張大龍美的不要不要的。
朱平安賞罰分明,審案判案不僅審查清楚案件事實,還當眾進行釋法,詳細解釋判決原因,真正做到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邏輯清晰,有理有據,公堂原被告以及堂外的吃瓜群眾沒有一個不心悅誠服的。
因為這一個僧尼風流案極具話題,朱平安當堂宣判後,這一僧尼風流案以及朱平安所作的判詩,很快就從公堂傳到了外面,迅速在靖南流傳開來,成了一段佳話,並向靖南外擴散流傳,越流傳越遠,越流傳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