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功德之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群賢畢至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郢都,乾天殿,大楚朝會正在召開。
  項羽跟冉閔,戰場廝殺是絕代猛將,睥睨無敵。
  但如若是處理政務,他們是兩眼一抹黑,無處下手。
  此前西洲人族不看好武王朝跟大楚,就是因為項羽跟冉閔,皆不是文武兼備的帝王。
  在戰場,才能發揮他們最大的價值。
  可在朝堂,面對紛繁亂雜的政務,他們沒有多少經驗。
  大楚此前有范增幫助項羽處理政事,大楚還能維持運轉,但武王朝,幾乎就是以戰養兵、以兵治民,冉閔如若不是征伐異族,否則的話,遲早會竭澤而漁。
  可杜宇不同,成就武王后,悄悄回一趟華夏,帶回盤古智腦子體。
  識海之內,盤古智腦高速運轉,各種複雜政事,在杜宇三言兩語之間就完美處理。
  這等天賦,讓范增歎為觀止。
  而也讓乾天殿內武王朝文臣,心中滿是壓力。
  杜宇目光如炬,即便有再細小的瑕疵,杜宇都能發現。
  雖然杜宇並不要求朝堂全都是清正廉潔的大臣,但卻不能讓武王朝朝堂變得沆瀣一氣。
  重大政務處理完成,杜宇決定設立招賢館。
  “諸位卿家,孤決定在武王朝境內設立招賢館,吸納八方賢能之士為武王朝效力。爾等,意下如何?”
  “大王聖明,武王朝如今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急需各種賢能之士。大王能有如此囊括四海之胸襟,實乃武王朝之福,實乃西洲人族之福。”
  相國范增第一個同意,招賢納能,是他一直在做。
  但如今由杜宇親自下令建造招賢館,那意義又不一樣。
  “好,此事就由范相國督促政事堂各部,盡快建造招賢館,向神州五域派遣招賢官。孤希望人族賢能,都能為武王朝效力,都能為人族蒼生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杜宇有這樣的心思,是因為在華夏歷史上。南北朝時代,還有一些能臣良將還未正式踏入西洲大舞台。
  這些能臣良將或許還隱居在山林之中,或許還在觀望天下大勢。
  當務之急,就需要將他們找出來,希望他們能夠為武王朝效力。
  招賢館建立。杜宇親自在諭令上蓋下武王大印,很快貼遍武王朝境內。
  武王朝境內,有一處名山大澤名為羅浮山。
  羅浮山之中,隱居數位強大修煉者,他們白發蒼蒼,仙風道骨,坐談論道,生活悠閑。
  “師傅,武王朝發布招賢令,這其中特意提及到師傅您的名諱。”
  葛洪弟子帶著招賢令。走到葛洪面前,有些興奮道。
  葛洪隱居羅浮山煉丹,正如歐冶子閉關潛修的冶城山為西洲鑄造聖地,那麽羅浮山則隱隱為西洲煉丹聖地。
  葛洪在煉丹界的地位,跟歐冶子在鑄造界的地位,完全不相上下。
  葛洪看向蒼穹,代表武王杜宇的帝星璀璨奪目。
  “靜極思動,一味隱居煉丹,導致煉丹技藝許久都未曾有提高。既然武王看的起老朽,那老朽自然不能不給武王面子。”
  葛洪想起幼年之際。煉丹一道,曾經得一位杜家丹師指點。
  這位杜家丹師雖然未曾收葛洪為徒,但卻傾囊相授。
  如今,是該到葛洪報恩的時候。
  郢都之內。杜宇聽見侍衛稟告,葛洪到來之際,高興連忙走出禦書房。
  看見仙風道骨一般的葛洪,還有跟隨他一起而至的煉丹宗師和他的弟子,杜宇喜出望外。
  “仙翁駕臨,蓬蓽生輝啊。”杜宇態度放得很低。葛洪不比歐冶子,歐冶子是杜家鑄造堂堂主,如今擔任武王朝將作監監正。
  “武王親自頒發招賢令,老朽的微末功力能夠入武王法眼,老朽愧不敢當。”
  杜宇態度放得很低,葛洪自然懂得做人。
  杜宇可不是一般帝王,拋開他的武王身份不提,杜家少主、仙人子弟、洪荒之主,不管哪一個身份,都足以跟葛洪相提並論。
  更不用說,杜宇自出道以來,闖下的赫赫威名。
  “不知道仙翁可否願意擔任武王朝丹藥監監正?”
  武王朝政事堂治理山河,其下有諸部、諸寺跟諸監。
  監正,在武王朝內,是二品大員,僅次於政事堂諸位相國。
  “能得武王看重,老朽願意執掌丹藥監。”
  葛洪知道,武王朝原本沒有丹藥監,如今為了自己才專門設立丹藥監。
  “好,來人,立刻通知政事堂。”
  武王朝設立丹藥監,西洲第一煉丹宗師葛洪擔任丹藥監監正,這一消息如同颶風一般,傳遍西洲五域。
  大楚的招賢令,招募到一位真正賢能之士。
  於是,西洲各大王朝,紛紛發布招賢令,許下各種優厚條件。
  而後,好消息不斷傳來。
  “啟稟大王,郢都招賢館館主稟報,有幾位招賢令上的賢能之士,抵達招賢館。”
  禦書房內,正在伏案處理政務的杜宇,驀然聽到侍衛稟告。
  “有哪幾位?”杜宇有些好奇,華夏歷史上三國之後、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時代,還有有一些能臣良將。
  只是杜宇也沒有多少把握,能夠吸引這些能臣良將為武王朝效力。
  “這是館主遞交的奏折,請大王一閱。”
  杜宇翻開奏折,看著那一串串名字,大喜過望。
  “立刻傳令范增相國和陳慶之柱國,隨孤一起到招賢館,會見這些賢能之士。”
  招賢館館主的奏折名單,幾乎將南北朝時期的文臣武將一網打盡,這麽多賢能之士來郢都招賢館,杜宇自然不能怠慢。
  此刻,郢都招賢館之中,館主給坐在大殿四方的賢能之士說道:“本館主的奏折已經遞交給武王,武王很快就會看見。還望各位賢能之士稍等片刻,一旦武王批閱,本館主立刻帶著諸位,前往王宮,覲見武王。”
  招賢館館主八面玲瓏,態度不卑不亢,既非常尊重這些來投的賢能之士,又不墜武王朝之威名。
  “不用諸位賢能之士移步,孤親自來了。”
  就在此刻,大殿之外,杜宇人還未至,聲音就已經響徹大殿。
  隨後,在一眾侍衛簇擁之下,武王杜宇、相國范增、柱國陳慶之駕臨大殿。
  杜宇親臨,大殿之中,一眾賢能之士紛紛站起身來。
  杜宇進入大殿,首先掃視全場。
  “華夏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有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孤如今想說,南北朝時代的諸位賢良,盡入武王朝。”
  杜宇看著這一些曾經在華夏歷史上大放光彩的賢良之士,不由感慨萬千。
  南朝宋之開國皇帝劉裕、陳霸先、拓跋燾、宇文泰,檀道濟、王鎮惡、韋孝寬,陶淵明、謝靈運、吳道子、顧愷之、賈思勰、酈道元。
  文臣有四朝宰相馮道,‘關中第一良相’王猛,深受寵幸的改革家崔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楊愔,漢人士大夫的領袖蘇綽。
  著名帝王、頂級武將、文人名家、頂級文臣匯聚招賢館,一時之間,浩瀚氣勢衝天而起,撼動武王朝。
  “能夠為武王朝效力,為人族蒼生略盡綿薄之力,也是吾等榮幸。”
  一眾賢能之士見杜宇連冉閔、項羽都能包容,而且武王朝的武王之位也是禪讓製,那一些曾經神魂被幕後黑手拘禁入華夏歷史的開國帝王,心底都有一陣雄心。
  當然,他們的野心沒有瞞過杜宇,他們也不想瞞杜宇。
  如果說他們沒有當王稱帝的心,他們自己都不信。
  不過作為武王,作為武王朝最高權利執掌者,杜宇不怕臣下沒有野心。
  有野心,就說明他們會努力做事,只要這樣,才能爬上高位。
  而他們的野心,也會被綁在武王朝戰車上。
  很快,杜宇發布諭令。
  馮道跟王猛,直接入政事堂,成為跟范增、武涉平起平坐的政事堂丞相。
  但一眾開國帝王、頂級武將卻不會一開始就讓他們執掌一衛,而是將他們打散,分別進入各衛之中。
  酈道元成為都水監監正, 賈思勰執掌司農寺。
  像是陶淵明等一眾文人,入國子監、太學,為武王朝教導下一代年輕俊傑。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武王朝氣運濃鬱,氣運蛟龍越加要蘊育出第五爪。
  武王朝內修政事,練精兵,靜等西洲風雲起。
  西洲暗流洶湧,東土、北原跟中洲,六大王朝之間,勢必會有一場龍虎鬥。
  中洲,大漢咄咄逼人,大周雖然一眾太古氏族支撐,可大漢後面卻是中古世家執牛耳者,彭城劉氏。
  中洲的對決,可以說是中古世家迎戰太古氏族。
  北原,集合三國頂級文臣武將的曹魏,迎戰大明。
  曹魏跟大明實力懸殊不太大,論文臣武將,曹魏還要佔優。
  但曹魏第二代卻不如大明第二代,雖然在華夏歷史上,曹丕是大魏真正建立者,但大魏江山卻很快被司馬氏篡奪。
  而大明,太子朱標仁德深入人心,所以大明氣運穩固。
  而且在曹魏之中,有劉備和孫堅等一眾梟雄興風作浪,曹魏一眾文臣武將得知華夏歷史,對曹魏影響最大。
  而在東土,大唐的實力,完完全全凌駕大隋,如若不是大隋楊堅苦苦支撐,否則的話,大隋早就被大唐吞並。
  武王朝靜觀西洲風雲起,但在西洲外,三大異族密謀已久的入侵,卻悄無聲息一般展開。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