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功德之主》第五百五十章 遷都長安
對於大武帝朝的人族來說,守護他們的帝王,武帝杜宇實力越強,他們越高興。

 因為武帝杜宇的實力高低,不僅關系到己身道途走多遠,更關系到大武帝朝的氣運興衰。

 但其他帝朝的蒼生,看著杜宇,目光有些複雜。

 從情感上說,他們當然不希望,寄托無數代族人心血的帝朝就此崩潰,像是大秦、大唐跟大明,統領西域、東土跟北原無數年,早已深入人心。

 可這三大帝朝之民卻又不得不承認,虛道夢界對他們的幫助非常大,特別是對於修煉者而言,能夠指引他們的道路,是他們修煉路上的導師。

 而虛道夢界,恰恰又是杜宇放開,杜宇是一位心胸廣闊的帝王,幾乎從未處理過一天政事,將全部政事都放給手下臣子。

 杜宇隻抓兩件事,提升修為、控制軍隊。

 各衛將領、各衛道兵,全都發誓效忠大武帝朝,發誓效忠武帝杜宇。

 所以,就算六王在大武帝朝之內權勢滔天,但卻難以撼動杜宇的地位。

 更何況,在民間,在諸多大武帝朝黎民的心中,杜≧宇的地位,更是如神如仙。

 大武帝朝所有黎民,都知道大武帝朝有一個帝王閣,帝王閣是大武帝朝最高權力的地方,每一天,大武帝朝的各種大事,全都有帝王閣裁決,而後蓋上玉璽,發布下去。

 長安城上,杜宇看著高天戰鬥,像是修為到了真仙,如若戰鬥,因為能借助天地之力,吸收天地元氣。所以只要不是某一方刻意追求同歸於盡或者想要快速決戰的話,戰鬥絕非一月所能完結。

 於是,杜宇就將目光,放諸其他三域。

 不過在插手其他三域戰事之前,杜宇心血來潮,大武帝朝頓時就有一件重大事情要辦。

 杜宇回到郢都。召開朝會。

 在百官覲見後,杜宇說出召開緊急朝會的目的。

 “遷都!”

 短短兩個字,卻如同雷霆霹靂一樣,震驚整個乾天殿。

 回過神來的一眾文臣武將,以無比幽怨的目光看著杜宇。

 杜宇當然有些赧然:“怎麽都用這種眼光看寡人,莫非你們全都要反對不成?”

 “啟稟陛下,吾等絕沒有此等心思。遷都當然是好事,郢都偏安南嶺,如若將都城遷往長安。能夠將大武帝朝的影響力輻散四域,這當然是天大好事。只是如今西洲戰火連天,遷都又絕非一朝一日所能完成。在此期間,微臣膽敢妄言,禁區絕對會偷襲。”

 首先說這話乃六王之下的文官之首,相國范增。

 “爾等,就沒有其他意見?”

 杜宇很是不忿,看來眾多文臣武將。還是對禁區心有余悸,遷都有利大武帝朝。但文臣武將卻擔心禁區的威脅,這讓杜宇感覺,抗衡禁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如若令這些文臣武將都還懼怕禁區的話,那以後還怎麽征伐禁區。

 “啟稟陛下,范相國此言。老成持重,而且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陛下想要遷都,臣等當然支持。但微臣覺得,容戰事稍息,或許等陛下本尊從太古戰場出來。那時候,更有把握,無懼禁區的威脅。”

 魏王曹操也站出來,擺事實,講道理,希望勸說杜宇放棄立即遷都這一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見其他臣子還有話要說,但杜宇卻微微搖頭。

 “寡人做出的決定,爾等不用再勸。事到如今,寡人也就不瞞爾等,遷都,絕不需要多日,可以說,只要寡人心念一動,就能遷都。”

 杜宇此話,如萬斤巨石投入沸騰的油鍋,頓時波瀾起萬丈。

 “一念間就可以遷都?陛下,微臣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

 楚王項羽震驚說道。

 雖然他知道,杜宇如今修為晉升五階,但想要搬動整個郢都,可不是那麽容易。

 但如若不搬動郢都,除非將郢都之內的人收入世界。

 但就算如此,杜宇的世界,能夠裝下郢都?

 對此,楚王項羽秉持懷疑態度。

 “天有多高,心就要有多高。寡人知道,爾等絕不相信。但寡人會讓你們心服口服,傳寡人諭令,一個時辰後,立刻遷都。范增,寡人命你立刻與長安城蕭何聯系,一個時辰,將所有準備事項全都做好。爾等如若誰敢攜帶,寡人立斬無赦!”

 杜宇乾綱獨斷,帝王霸氣十足。

 雖然杜宇並不經常召開政事,大武帝朝一應政事,幾乎都由帝王閣匯同政事堂跟武備堂決斷。

 但這並不代表,杜宇沒有所謂的帝王威嚴。

 帝王一語,如同天憲。

 頓時,大武帝朝全力運轉。

 郢都跟長安間,聯系更是突然暴增十萬倍。

 與此同時,大武帝朝即將遷都的消息,通過虛道夢界,傳遍整個西洲。

 當然,這麽重大的事,想要瞞過禁區,絕不可能!

 禁區強者也知曉,大武帝朝即將遷都。

 趁此天賜良機,禁區連忙從北原戰場跟東土戰場,調走一些強者,潛藏在虛空之內。

 於是,大明跟大唐面臨的壓力,驟然為之一輕。

 當然,他們落敗只是遲早之事,可大明跟大唐,都在等待!

 特別是大唐,隴西李氏堪稱中古第一世家,其隱藏勢力之強,又絕非彭城劉氏所能比擬。

 彭城劉氏的崛起,背後有著禁區的影子。

 可隴西李氏則不同,隴西李氏的祖上,相傳是上古仙道盤古宇宙的太上聖人,歷經兩個創滅紀元,比之上古八姓,根腳絲毫不弱。

 只是上古八姓在上古之時,乃人族正統。隴西李氏,獨辟蹊徑領袖中古世家,並沒有選擇成為上古九姓。

 當然。不管是太古氏族、上古八姓還是中古世家,以古只是來區分彼此罷了,並不代表,太古氏族就一定強於上古八姓,上古八姓就一定強於中古世家。

 這其中,像是上古八姓的姬姓、薑姓。絲毫就不亞於太古氏族。

 同樣,中古第一世家隴西李氏,其實力和地位也跟太古氏族、上古八姓平起平坐。

 禁區強者都在等待,想要趁著大武帝朝遷都之際,給大武帝朝重重來一個狠的。

 而且,禁區強者也不是不知兵法,他們熟讀兵書,知曉杜宇是絕不可能放棄帝都,攻其必救。說不定還能趁勢誅殺杜宇。

 一想到這裡,潛藏在虛空深處的禁區強者就有些激動。

 而當一個時辰過去,大武帝朝正式遷都,他們頓時傻眼!

 這一刻,西洲地脈轟鳴,整個地脈都在移動。

 此刻,西洲的地脈仿佛都有靈一般,化為地龍。

 地龍翻滾。其他四域的地脈,都朝著中州而去。

 萬龍跪拜。所有地脈的朝向源頭,都是中州。

 一時之間,地脈之變,讓中州的天地元氣之濃鬱程度,暴漲數十倍。

 這一刻,西洲震動。

 而這時。杜宇站在郢都之上,心念一動!

 而後,南嶺的地脈,形成無數條大小不等的地龍。

 這些地龍,托著郢都。緩緩向著中州邁發。

 對於地龍來說,雖然只是緩慢,但對於西洲強者來說,郢都一息間跨越百萬裡之遙,卻足以驚世駭俗。

 這在史書上,都值得大書特書。

 地龍托著郢都,很快就來到中州。

 最終,郢都跟長安城,匯聚在一起。

 百官朝拜,大武帝朝跟大漢帝朝的官員同時在乾天殿,覲見杜宇。

 這個時候,杜宇再次乾綱獨斷,不容爭辯,就將都城定為長安!

 “長安都城,寓意吉祥,長治久安之地。希望大武長長久久,國運綿長。”

 雖然長安城此前為大漢帝朝的帝都,但杜宇卻絲毫不避嫌。

 杜宇的舉動,再次證明他有一顆廣闊的胸襟。

 當然,杜宇這樣做,也不乏收買大漢朝人心。

 於是,當大武帝朝的都城從此定為長安城後,大漢黎民歸心大武。

 不僅大漢黎民,在乾天殿,前大漢朝臣,以暫攝漢王之位的劉徹為首,更是隆重以大禮參拜。

 “爾等平身,寡人決定,從現在起,暫攝漢王之位的劉徹,入帝王閣,成為帝王閣一帝七王之一。同時,冊封蕭何為相國,司馬遷為太史令,修纂史書。劉秀、韓信、衛青、霍去病等入武備堂,並且從大漢軍中挑選精兵悍將,組成一衛。”

 杜宇將大漢朝精華一網打盡,依照其才能,不吝封賞。

 像是張良此等驚世之才,直接成為武備堂下參謀部次參謀長,但卻位列一品。

 大漢朝同樣是文臣如雲,將星無數,杜宇不論出身,隻論才能德行,頓時讓大漢朝文臣武將都歸心。

 杜宇一視同仁, 高高在上,放手將諸多事務交由臣子處理。

 這樣的話,大武帝朝民心穩定,官員竭力治理地方,提升民生。

 大武帝朝各衛瘋狂練兵,整個大武帝朝,變得欣欣向榮。

 而親眼看著大武逐漸變強的禁區強者,攻勢越發凌厲。

 特別是被擺了一道的這些禁區強者,落寞走出虛空深處,重新加入北原戰場跟東土戰場!

 頓時,北原戰場上,大明朝跟鳳陽朱氏,有些支撐不住。

 大明帝都,北平城內,戰事稍息,明帝朱元璋緊急文武重臣跟鳳陽朱氏一眾族老!

 大明重臣看著此次朝會,竟然有著皇族朱家的強者,就明白,形勢已經危險到極致,這定是一場決定大明氣運的朝會,否則的話,朱元璋不會讓皇族強者插手政事。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