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首輔千金》第36章 各懷心思
  其實馮貴妃一直想讓薛子楨做她的兒媳婦,無外乎是覺得薛丹臣將來前途無量罷了,如今薛子楨又得了皇上青眼,這在滿京城的閨秀裡可是頭一份,若是娶了這麽個兒媳婦,也是足夠有面子的。

  即便薛丹臣是太子的老師,和太子關系甚密,那又如何?畢竟薛子楨是薛丹臣唯一的女兒,他和太子的師徒感情再深,又怎麽比得上與薛子楨的父女之情?到最後還不是薛子楨嫁給誰,薛丹臣就偏幫著誰?

  以前薛子楨年紀小,趙皇后又從中作梗,這門婚事才被按下去,如今她可不能平白放過這個好機會!

  其實趙皇后也是和馮貴妃一般的心思,也是怕薛子楨嫁給慶王或者慶王一黨的人,薛丹臣就會轉而投靠慶王,畢竟一邊只是學生,另一邊卻是親女兒和女婿,薛丹臣對妻女看重又是出了名的,這才更加令人擔心,她如此抬舉薛子楨母女,也是出於拉攏薛丹臣的心思。

  當初趙皇后的意思是想讓趙九經娶薛子楨,畢竟趙九經是她的親侄兒,太子的表弟,又是薛丹臣的學生,兩邊結親也是名正言順的事,可偏偏趙九經執意要娶周小釵,薛家又沒有這個意思,趙皇后這才作罷,如今見馮貴妃又要舊事重提,不免懸了心,生怕順昌帝一時高興就答應了。

  順昌帝瞥了一眼暗暗著急的趙皇后和滿懷期待的馮貴妃,再看笑眯眯的太子和神情莫測的慶王,淡淡笑了:“照青乃是國之肱骨,他的閨女便如朕的自家侄女一般,朕一定會給她挑個如意郎君的!”

  照青乃是薛丹臣的字!

  這句話一說,相當於是把薛子楨的婚事攬在了手裡,薛子楨嫁給誰,就要全憑順昌帝的意思了,在場人的聽了,不由有喜有悲。

  薛子楨一直低著頭,此刻卻暗暗握緊了手中的帕子,心中茫然一片。

  順昌帝又沉吟片刻,對正捋著一把花胡子笑的潘守愚道:“昨日潘愛卿提出要告老還鄉,朕還覺得憂心,唯恐找不到可以接替潘愛卿的人,如今看來,薛丹臣倒是個好人選,這幾日潘愛卿不妨多提點提點他,這吏部可是缺不得人的。”

  潘守愚人如其名,在朝中做官幾十年,與誰都是一團和氣,也沒顯露什麽大本事,說他碌碌無為,他卻一路坐上了吏部尚書的位子,入主內閣,若說他善於鑽營,他又從不結黨拉派,就這麽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如今致仕,倒也算是衣錦榮歸了。

  一聽順昌帝如此說,潘守愚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不由笑道:“皇上聖明!老臣早就有這個意思了,老臣雖為尚書,但吏部的事卻都是薛大人在做,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如今老臣辭官,提擢薛大人,也算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順昌帝滿意的點點頭,卻沒提讓薛子楨退下的話,反而一直讓她坐在身邊,一起看起了賽馬,時不時的問上幾句話,說實話,就是惠安公主也沒這個待遇啊!

  看到這一幕,台上的人除了順昌帝,只怕都沒有心思看賽馬了,太子是看著這個小師妹表現出眾,覺得與有榮焉,又恨鐵不成鋼的看著霍靈璧,怪他錯過了這門親事。

  興王則是看出了馮貴妃的意思,衝慶王擠眉弄眼,結果被慶王狠狠踩了一腳,暗暗呼痛,恆郡王則因上次薛子楨替他出主意的事早就領教過她的聰慧,此時見她表現的如此出色倒覺得是在意料之中。

  泰郡王一臉無所謂,順郡王也是淡淡的,唯有睿王爺笑著和順昌帝搭話:“臣弟看著薛姑娘倒想起了我們家清河,皇兄,清河也到了年紀,您可要給她說個好人家才是。”

  清河郡主並非睿王爺親生,這一點順昌帝也是知道的,遂似笑非笑瞥了睿王一眼,道:“若是朕的親侄女兒,朕自然上心!”

  睿王不滿道:“皇兄也太偏心了,這與親生不親生的又有什麽關系?皇兄不也誇清河賢淑端莊嗎?”

  順昌帝笑道:“就算朕給她指了一門好親事又如何?你府裡連個管事的人都沒有,怎麽操辦這婚事?等你成了親,府裡有個女主人了,這婚嫁的事也有人操辦了,朕再給清河指婚!”

  睿王被這話噎著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憋氣的很,興王很不厚道的笑出了聲,反被順昌帝狠狠瞪了一眼。

  薛子楨對這一切仿佛視若無睹似的,隻盯著那馬場上,仿佛被賽馬給吸引住了似的。

  再說另一邊,惠嘉公主原以為薛子楨會被治一個大不敬的罪,但萬萬沒想到薛子楨居然又出了一次風頭!

  她聽了小太監的傳話,說的有模有樣,薛子楨多得皇上喜歡,薛丹臣甚至還沾了自家女兒的光,升為吏部尚書,只怕不日就要入閣了!

  眾人聽了不由豔羨,惠嘉公主卻恨得牙都要咬碎了,到最後氣呼呼的跺了跺腳,甩著帕子走了。

  而陸如英原本正和賀夫人等人一起說話,聽說這事後又是害怕又是擔心,等到了最後聽說薛子楨不僅沒事,還得了順昌帝的喜歡,就又高興起來,別的夫人看著陸如英也是暗暗嫉妒,覺得她的命也太好了些,丈夫前程似錦,女兒也如此優秀!

  到了傍晚,順昌帝要回宮了,趙皇后等人也清閑下來了,遂又恢復了原先的安排,下恩旨讓一些親近的人家留宿上林苑,並設宴款待,其余沒有接到恩旨的夫人小姐就要坐馬車離開了。

  陸如英和薛子楨自然在被留宿的那一列,與同樣接到了恩旨的趙夫人並董夫人一起去趙皇后暫住的寢殿赴宴。

  馮夫人和程夫人去了馮貴妃那兒,莊夫人和文鼎侯夫人去了莊淑妃那兒,此刻的上林苑,華燈初上,褪去了白日裡的恢弘大氣,平白多了幾分綺靡奢華。

  薛子楨今日出了風頭,趙皇后特意讓她坐在身邊,另一邊則是惠安公主,她也聽說了薛子楨今日的事,直衝她擠眉弄眼,薛子楨卻眼觀鼻鼻觀心,今日雖然化險為夷,但畢竟沒讓惠嘉公主吃個教訓,不免覺得有些遺憾。

  董夫人看著薛子楨貞靜柔婉,端莊大氣,即便十分聰慧也從不顯露,又讓人覺得謙和溫馴,真是越看越喜歡,今日若不是太子妃沒到場,她只怕就要直接求太子妃幫著做媒了。

  太子妃董氏今日並未參加百花會,原是皇長孫身體不適,她留在了宮裡照顧,不過太子回去後她也從太子那兒聽說了這件事,倒是與董夫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對太子笑道:“妾身有心替薛姑娘保媒,只怕不合適。”

  太子道:“你的眼光向來不差,有什麽主意隻管說。”

  太子妃笑道:“太子覺得妾身的弟弟如何?”

  太子眉毛一揚:“董曲江?”

  太子妃笑道:“雖是自家親弟弟,但說句公道話,無論是人品、相貌還是才華,曲江在滿京城的王孫公子裡也是拔尖的,也不算辱沒了薛姑娘,妾身家的情況太子也知道,獨門獨戶的,親戚也少,烏七八糟的事也沒有,等曲音出嫁了,家裡就更安靜了,小夫妻倆關起門來過日子,不比什麽都強?再者,說句私心的話,薛姑娘成了妾身的弟妹,總比嫁給外人要好些。”

  太子妃所說的外人自然是指慶王,其實太子之前也擔心過這件事,他撮合霍靈璧和薛子楨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只是沒成罷了。

  此時太子妃如此說,太子又想起了今日馮貴妃的那句話,苦笑道:“三弟尚未娶親,倘若他真心求娶,父皇倒是極有可能應允……唉!如果二弟還在就好了。”

  太子的聲音有些黯然,他口中的二弟是與他一母同胞的二皇子,雖然過早的夭折了,但是也被追封為明王,倘若他還活著,倒是與薛子楨一般年紀,正好結成這門親事。

  太子妃見太子只顧著感傷,並沒有表態,也不敢催促,隻輕輕遞了碗茶上去,太子看著茶碗中浮沉飄蕩的茶葉,想起今日霍靈璧在上林苑的所見所聞,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對太子妃道:“你帶信回去,讓你母親隻管上門提親,先生那邊由我來說,無論如何,不能叫楨姐兒嫁給三弟!”

  太子妃大喜,趕忙應了,自吩咐了體己人去董家傳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