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首輔千金》第132章 婚禮
薛子楨從程家回來的時候,霍靈璧也從慶王府回來了,薛子楨還覺得詫異:“我以為你要留下喝酒呢。”

 霍靈璧笑道:“又不是我兄弟娶親,我要留在那兒陪著,太子早早的就回宮了,我也就回來了,倒是興王和恆郡王留在了那兒。”

 薛子楨笑道:“恆郡王定下了程綠汀,他居然還去慶王府喝喜酒?難道不怕尷尬嗎?”

 霍靈璧不由嗤笑:“恆郡王原想送了賀禮就走的,誰知慶王千般的挽留,說他們以後既是兄弟,又是連襟,也不知是真心話還是故意膈應人,總之恆郡王也不好早走了,這也是恆郡王老實,換了個人未必有這麽好的脾氣。”

 薛子楨笑道:“我看未必,若說恆郡王老實,這話不錯,若說他脾氣好,這話就差了,你想想看,皇上沒把程綠汀指給慶王,反而指給了恆郡王,這其中固然有對程家對慶王不滿的意思,但為何單單指給了恆郡王而不是順郡王或者泰郡王呢?”

 霍靈璧若有所思,隨即便是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現在恆郡王更得聖寵?”

 薛子楨笑道:“這個也不好說,只是慶王有句話說對了,他和恆郡王的確又是兄弟又是連襟,只怕他會不遺余力的拉攏恆郡王呢。”

 霍靈璧道:“這個倒是不怕。”

 慶王大婚後,沒多久就是興王的婚事了,薛子楨特地趕回薛家幫忙置辦秦子瑜的嫁妝,身為王妃,嫁妝的規格是有嚴格要求的,宮裡送來了一部分。興王暗地裡貼補了一部分,余下的薛丹臣說了,由他出錢置辦,除此以外,陸老夫人也貼補了一些銀子。

 秦子瑜自打進京就一直住在薛家,又在薛子楨和李益的幫助下開了飯館,了卻一樁心願。如今能夠嫁給興王做王妃。薛家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對於薛家上下,她都十分感激。索性認了陸如英做乾娘,從此就算是薛丹臣的義女了。

 如此一來,薛丹臣給她置辦嫁妝就越發的名正言順了,其實他不見得有多麽喜歡秦子瑜這個孩子。只是看她與薛子楨相處的好,雖然不是親姐妹。卻也勝似姐妹了,所以一直都是抱著一種拉她一把也不吃虧的心情來幫忙,至於秦子瑜成了王妃,那是她自己有造化。薛丹臣也沒想跟著沾光,如今盡心盡力的置辦嫁妝,也是樂的施恩。將來好報到他的兩個女兒身上罷了。

 薛丹臣沒做過什麽壞事,但也不承認自己是個好人。能走到他今天這個位子,背地裡的手段也沒少用,他不怕報應,可卻怕牽累了薛子楨和小金蟾這一雙女兒,所以這些年做事他越發的心慈手軟了,也不再汲汲於名利了。

 這次秦子瑜從薛家發嫁,大家理所當然的就看成是薛家嫁女兒了,於是薛家一下子又炙手可熱起來。

 先不說薛丹臣成了次輔,分管著吏部和刑部,就是薛子楨身為鎮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也夠引人注目的,如今薛家的義女又一躍成為興王妃,那麽薛丹臣豈不成了興王的女婿?

 一個鎮國公府世子爺的女婿,一個王爺女婿,放眼京城,也只有程家能媲美了,但程家雖然有一個王爺女婿一個郡王爺女婿,但程家並沒有什麽實權,就連慶王和恆郡王也只是空架子,三邊加在一起也不如薛丹臣這一個次輔。

 婚禮前半個月,去薛家送賀禮的人就絡繹不絕,來者是客,而且都說是賀喜而來,也不好把人給推出去,薛丹臣一下子就忙了起來,不得已,把霍靈璧叫了來幫忙待客。

 霍靈璧一想,索性帶著薛子楨去薛家小住幾日,等到秦子瑜出嫁再回來也是一樣的。

 如此一來,霍靈璧整日忙著,薛子楨也閑不了,或是幫著整理嫁妝,或是幫著照顧小金蟾。

 小金蟾已經快滿三個月了,打從下地起,就一天一個模樣,如今已經完全長開了,陸如英說小金蟾更像薛丹臣一些,比起薛子楨的秀美,多了幾分英氣,尤其是一對眉毛和那雙眼睛,與薛丹臣像極了,也是因為如此,薛丹臣對這個孩子格外的偏愛,每日再忙,也要抽出一兩個時辰回來瞧瞧。

 說來也奇怪,小金蟾的脾氣不好,跟誰都免不了哭鬧,唯有薛丹臣抱她的時候,她才乖乖的,讓人納罕之余,又都叫她小菜碟兒,這還是陸如英先起的頭,氣鼓鼓的說小金蟾是看人下菜碟兒,霍靈璧偶然聽見了,也沒聽全,就好奇道:“不是叫小金蟾麽?怎麽又叫小菜碟兒了?”於是大家就小菜碟兒、小菜碟兒的叫起來。

 進了十一月,十一月初八就是秦子瑜和興王大婚之日了,那一天薛家也是賓客盈門,高朋滿座,因為薛子楨大著肚子,都怕她辛苦,反而不叫她勞累,特地請了崔如嶽的妻子賀夫人前來幫襯著張羅。

 薛子楨待在屋子裡,幸而崔玉娘過來陪她,嘰嘰喳喳的說著閑話,倒也不覺得悶,薛子楨問她對嫁給何有為是什麽想法,崔玉娘倒也坦然,道:“我與他也算是一起長大的,彼此脾氣性格也都熟悉了,嫁給他也不是什麽壞事。”

 薛子楨仔細觀察她的神色,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勉強和不情願,這才放下心來。

 倒是崔玉娘神秘兮兮的遣退了丫頭,小聲道:“我聽人說,皇上把惠平公主許給了蔡家的三少爺,就是那個蔡通的哥哥,你還記得嗎?”

 薛子楨當然記得蔡通!

 蔡家也是名門世家,皇上如此賜婚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看崔玉娘的神色便知道還有下文,果然,她又跟做賊似的小聲道:“皇上賜了婚,但蔡家貌似不怎麽情願,據說聖旨送到家。蔡家老夫人當場就暈倒了,誰也沒顧得上接旨,後來蔡家大老爺出面匆匆接了旨就把傳旨的公公給打發了,連份賞錢都沒有,皇上知道後氣的不得了,叫了蔡閣老去問話,原本三少爺就是他的兒子。他卻不接旨。皇上就問他是不是有什麽不滿,蔡閣老就說他的兒子如何不好,如何配不上公主。後來也不知說了什麽,緊接著皇上就賜婚了,把蔡閣老的女兒蔡盈許給了順郡王做王妃,如今大家暗地裡都說這不成了換親了麽。皇上嫁去人家一個女兒,就要順郡王也娶了人家的女兒。大概就是怕惠平公主嫁過去受氣吧。”

 薛子楨聽到這兒,也忍不住笑了:“這叫什麽事啊,不過我記得順郡王不是說要娶莊淑妃的娘家侄女兒莊之韻麽?”

 崔玉娘撇嘴道:“君心難測,誰知道皇上打的什麽主意。反正不管是慶王還是順郡王,婚事好像都不怎麽順心,也就是興王如願抱得美人歸了。”

 薛子楨聽了這話不由愣住了。以前頗得寵愛的慶王和順郡王都沒能如願,反倒是吃喝玩樂不得皇上喜歡的興王如願了。這意味著什麽?

 是皇上終於對慶王和順郡王有了猜忌?還是興王開始慢慢得到皇上的喜愛了?

 薛子楨的神色頗有些複雜,這一頓豐盛的喜酒吃在嘴裡也沒了滋味,崔玉娘等到新娘子出門,吃完酒席就和賀夫人一起回家了,但與李益一同去送嫁的霍靈璧卻一直等到晚上才從興王府回來,這次不比上次慶王大婚,他喝了不少酒,渾身的酒氣,也沒敢到薛子楨這邊來,生怕熏著他,就由小廝服侍著草草的在前院歇了。

 又過了兩日,等到秦子瑜三朝回門,薛子楨和霍靈璧才打包行李回了鎮國公府,薛子楨的肚子最近跟吹了氣球似的,如今上下馬車都有些不方面,霍靈璧索性直接把人抱了上去,雖然如此,但薛子楨還是覺得有些不舒服,抱著肚子躺在霍靈璧懷裡不肯動。

 霍靈璧看著她的肚子也有些心驚膽戰:“原來覺得它太小了,如今又太大了,這孩子還真是不聽話。”

 薛子楨最近手腳都有些腫了,不過即便受了折磨,還是不舍得說一句孩子不好的話,只是道:“人人都是從我這樣過來的,我這還是頭一個呢,那些生了四五個七八個還不知道有多辛苦呢。”

 霍靈璧歎了口氣:“我總算理解嶽父的感受了,孩子多了也是債啊,這次若是生個男孩,咱們以後都不生了好不好?”

 薛子楨忍不住笑了:“又說傻話了,若是這一胎是男孩,是要姓薛的,那麽至少還得再生一個姓霍才是啊。”

 霍靈璧撓了撓頭:“我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

 兩個人回到家裡,霍夫人免不了一番噓寒問暖,讓薛子楨安心待在家裡養胎,若是沒事就別出門了,薛子楨也是這個意思,因此即便是小金蟾的百日,薛子楨也只是讓霍靈璧去送了賀禮罷了。

 她這麽深居簡出,倒是周小釵抱著孩子來了兩回,趙鐸如今生的白白胖胖,已經會坐起來了,而且和周小釵的跳脫不同,趙鐸生的格外安靜,據趙夫人說很像趙九經小時候,也是因為如此,趙夫人在眾多的孫兒中格外偏疼趙鐸些。

 薛子楨也喜歡安靜的孩子,看到他穿著寶藍色的錦緞小襖,大紅色的褲子,跟年畫上的金童一樣坐在褥子上,眼神乖乖的看著你,就忍不住讓人心軟起來。

 因為孩子很快要出生,薛子楨這兒也有許多孩子喜歡的玩具,有些是霍靈璧置辦的,有些是薛丹臣叫人送來的,各不相同,而且涇渭分明。

 霍靈璧準備的多是一些木製的刀劍,或者是小泥人,彩色的風車,塗著豔麗色彩的撥浪鼓之類的東西,而薛丹臣送來的就比較高雅了,比如純金的小馬駒,上面的馬鞍鑲嵌著紅寶石,就是大人見了也要忍不住摸一摸,也有撥浪鼓,不過是琺琅彩的,還有雕刻著小猴子的雞血石印章,生動有趣,還可以串了繩子掛在脖子上,還有象牙雕的諸如十二生肖,八仙過海等小擺件,也都十分有趣。

 薛子楨就隨手給趙鐸拿了一個垂著彩色絲絡的小金球,周小釵看了其他的東西也不由感慨:“這些東西你父親是哪裡來的?我看就是皇子公主的玩具也未必有這麽珍貴啊。”

 薛子楨笑道:“原是給小金蟾準備的,後來我有身孕,就多準備了一份。”

 周小釵就把那些玩意都擺在趙鐸周圍,看的趙鐸眼花繚亂,一會摸摸這個,一會看看那個,倒也讓人省心,遂周小釵也不讓奶娘伺候,一邊看著兒子一邊和薛子楨說著京城裡的新鮮事:“你知道麽,突厥派了使節團要來和親呢。”

 薛子楨點頭:“我聽說了,前段日子突厥王庭內部爭鬥,如今新繼位的突厥王好像頗有些遠見,決定和我朝建立和平的關系,還要開放馬市,互通貿易呢。”

 周小釵歎道:“只要不打仗,怎麽著都是好的,這陣子禮部的人都要忙翻了,說是和親,也不知道是我們把公主嫁過去還是他們把公主嫁過來。”

 薛子楨好奇道:“突厥也有公主麽?”

 周小釵搖頭:“這個還真是不清楚,聽說是突厥王的義妹,被封為公主,在突厥王庭很有勢力。”

 薛子楨點點頭,一面對這位公主覺得好奇,一面又覺得與自己無關,也並不怎麽上心。

 晚上霍靈璧回來,也說了這件事:“她們說要來,只怕要等到過了年才來呢,到時候可就有的熱鬧了。”

 薛子楨道:“如今這次和親能成,應該能保邊境數十年的安寧吧。”

 霍靈璧笑了笑,伸出手道:“何止數十年,應該說是上百年的和平,如今的突厥王還年輕,他既然不想打仗,那麽不管是馬市還是互通貿易的事都好商量,一旦讓他們嘗到了甜頭,誰又願意放著安穩日子不過去打仗拚命呢?所以說這次的和談至關重要,皇上已經開始商議和親的人選了,慶王和興王已經成親,睿王年紀偏大,恆郡王和順郡王也都定了親事,多半是泰郡王了,不過泰郡王畢竟只是皇上的侄兒,若是和親,倒不如睿王爺來的合適,既是王爺,又是皇弟,等到將來新君繼位,又是皇叔,怎麽著身份也要高人一等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