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南宋同行》第174章 老賈的投射心理
本站公告後來,那郝經才知道,原來放了自己只是為了換回一個百夫長……這,這,真是讓他無語。

他和自己原本的一行人都上了送他們的海船後,一路顛簸,終於在一個多月後,重新踏上了陸地。

又走了長長的一段路後,他眼見著自己回到了大都的郊外!

這個時候,大頭目忽必烈也派樞密院官及內臣近侍遠道迎接他……他再也忍不住了,一時間老淚橫流,終於回來了,我的大汗果然沒有忘了我!

郝經一行回到了闊別十五年的大都後,大頭目忽必烈賜宴於廷,賞賜有加,並向郝經谘以政事……一時間傳為另一種君臣和美的傳說。

先前平章賈似道接到流求島大使要求後,沉思片刻,便痛快地答應了……一是因為那個所謂的百夫長黃安其實是趙安,是宗室的遠房親戚,贖回是必須的,二是,流求島卻似乎比大宋更加著急,這裡是不是有什麽古怪……莫非,是想通過此行,來與韃靼人溝通?

一個大儒啊,必會成為他們的助力,這個時候,他才後悔自己應該有無數辦法讓郝經“自然”的死掉……

心理學上有一個學名叫“投射心理”。

這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長↓風↓文↓學,w≈ww.cfw≥x.∨t等個性特征,不自覺地反應於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種心理作用,也就是個人的人格結構對感知、組織以及解釋環境的方式發生影響的過程。

平章賈似道懷疑流求島會不會借此與韃靼人達成什麽密謀,等到他收到了從流求島上傳回來了密信後,他半信半疑地信了。

再等到從大都傳回來了密信後,信了七八分,流求島一時真的沒有派出人員私下與韃靼人聯系……

但是,如果真的只是為了一個大宋的“志願軍”,他們的舉動真是不可思議,對他們沒有什麽好處……流求島所為,無不是為了些許小利。

呵呵,他們佔了山東半島竟然開始四處收流民以種田開礦……不思進取至此!

每一次接到山東半島來的密信都無奈了,恨自己不能親自指揮他們行動!

前文說過,平章賈似道連太學裡浴池外牆上發的帖子都能知道詳情……這些年來,他安插了很多的內線,這個可不分內外,沒有真實的情況,他無法掌控局面!

他在流求島和大都都安排了自己獨線聯系的密探……甚至在大宋的皇宮內都安插進了人員,皇宮外自然更不用說了。

插進一段有趣的閑話,說說大宋人喜歡發帖的習慣。

大宋時代沒有電腦,沒互聯網,但宋朝有粉壁,照樣可以“發帖”。

那個時候的粉壁,都是用石灰水刷白的牆壁。

在大宋時代這就是“平面”媒體,只要願意,誰都可以在寺壁、驛壁、屋壁、橋墩兒上面直接“發帖”,大宋人稱為題壁。

《水滸傳》三十九回中,宋江獨自一人倚欄暢飲,不覺沉醉,便作了一首“反詩”《西江月》。

當然這只是小說,但是絕對是有根據的。

大宋南下後,有個叫敖陶孫的寫手,在臨安城的三元樓題壁諷刺宰相韓侂胄,詩沒寫完,就被文化密探發現,這還了得,完全是“惡毒攻擊”領導啊!

當時的臨安知府馬上命令一班衙吏來追捕,幸虧他後來警覺性高,立馬化裝成酒店服務員,一口氣逃到福建,躲過了一劫。

如果是一個酒鬼,沒錢,但才氣夠高,也不妨在酒店牆壁上發帖,弄不好就起到了廣而告之的作用。

大宋初年,蘇州許洞是位名士,無酒不歡。經常從酒坊賒酒,日積月累,酒債漸多,隻好在酒坊牆壁上“作酒歌數百言”,引得粉絲雲集,邊觀賞邊喝酒,酒坊獲利數倍,大手一揮,酒債全免。

話說淳化三年冬,興國寺的牡丹,反季節盛開,富麗堂皇,遊人如織。

某三十余歲的老妓趁機自我推銷,在牆壁發帖:“曾趁東風看幾巡,冒霜開喚滿城人。殘脂剩粉憐猶在,欲向彌陀借小春。”

此帖當時就風靡一時,老妓成了網紅,又“車馬盈門”,走紅了好幾年。

不過在粉壁發帖,也講究互動。

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八曾說,高宗趙構漂泊幾個月,終於定都杭州,改名臨安。

這時的臨安就像塊吸鐵石,引得四方士民商賈紛至遝來。

官府開張,朱紅大牆,煥然一新,於是有好事者題壁一聯,雲:

“鈐轄諸道進奏院,詳定一司敕令所”,意思就是這院子乃政府衙門。

但是廣大大宋網民及精明的江湖郎中、中醫世家、卦師不這麽看,他們窺見了此中商機,有人坐沙發,寫下“王防禦契聖眼科”,然後有人跟帖“陸官人遇仙風藥”。

此起彼伏,帖子火了!

比如“乾濕腳氣四斤丸,偏正頭風一字散”,比如“三朝禦裹陳忠翊,四世儒醫陸大丞”,一共有幾十幅對聯,成為臨安城裡的一面免費的宣傳欄……

經常發帖子還有當官的可能……當然要有一定的真才實學,只會讚美和拍馬屁當五毛不行,沒有人會重用的。

大宋時代,還是講究個重用真正的人才。

還是大宋初年,揚州有個通判王琪,在大明寺題壁發帖,那帖子有質量,就被宰相晏殊看中了,從而累官至侍從。

仁宗朝和神宗朝,有個盧秉,題壁詩打動了王安石,“立薦於朝”,幾年工夫,就成了部級幹部。

王欽若早年落魄,寄人籬下。

某次,他在屏風上題寫的一聯詩,被還是太子的真宗賞識,這是千裡駒啊,真宗步步提攜老王,一直提攜他做了宰相。

當然,這種飛黃騰達的幾率按帖子數量來看,可能性也就幾十萬分之一。

平章賈似道對國內輿情的監督也主要看這樣的帖子,而且還有人專門分析辨別,雖然花費不少,但是有利於他掌握一手資料。

他對自己在大宋民間的名聲越來越好感到高興……其實在這種國內外安定的局面下,哪個官員的名聲都挺好。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都給了平章賈似道準備在政壇上重新布局提供了信心……他就真的準備下手了。

第一個安排的人員,他就當場決定,向大宋官家舉薦法可統製!

所以,他笑呵呵回答了法可統製疑問後,開始認真與官家談一談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