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政府不是傻子集中地,他們同樣有人密切關心韃靼人在西北的舉動。?獵文 ?? ?
樞密使吳堅頻繁地求見大宋官家趙禥,這終於使他多次擺脫了平章賈似道的陪同,可以直接與官家對話。
大宋官家趙禥最常用的問句是:如之奈何?
樞密使吳堅最常用的回答是:靜觀其變。
時間長了,兩個人都覺得這種問答沒有意思,最終減少了見面的次數。
樞密使吳堅確實想不到有什麽好辦法來應對,但是韃靼人互相內訌終究是好事情,坐在觀虎鬥才是老成持重的應對。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大宋官家對這種老成持重的回答越來越煩,他需要的是應對的辦法,總要做點什麽!
大宋兵部尚書余天任針對當前局勢下的新戰爭新打法提出了不少好辦法。
大宋初期設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臣銓選則歸三班院和審官西院負責,兵部隻管皇帝儀仗、鹵簿、武舉、義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員。
神宗時設兵部尚書、侍郎各一員,職方、駕部、庫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職權略有擴大,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兵部尚書余天任提出當前的軍訓和軍備要向著禦前火繩槍軍看齊,以此威武之師為范,方可在將來能抵禦韃靼人的入侵!
大宋官家趙禥聽了後又高興,又有些擔憂。
高興的是,他一手主抓的禦前軍得到了充分的認可,自己也是有掌軍之才啊。
擔憂的是,兵部提出這個辦法怕是很難完成,最後要是從自己的手裡把禦前軍劃歸兵部,那可太可惜了。
他準備找法可統製談談。
大宋官家趙禥私下裡和法可統製聊天是最沒有心裡負擔的,想到什麽就可以說什麽。
一開始時,法可統製受寵若驚,不敢輕易開口,後來,時間長了便習慣了。
大宋官家給了百姓們許多自由,其實也就是給了自己許多自由。
他經常去禦前火繩槍軍指導訓練,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經濟層面的好轉,讓皇宮內府庫的資金充足,也因此讓禦前火繩槍軍成為俸祿最高的軍隊,這使得進到這支軍隊的難度加大。
事實上,許多官員的子弟非常想進來,但是法可統製把管的非常嚴格,有時候,連軍部和樞密院的條子都不理會,隻提官家曾經這樣說或是那樣說。
沒有人能去和大宋官家對證什麽,大家對他的嚴格把關都無可奈何。
大宋官家趙禥問到:“我大宋之兵皆如禦前軍如何?”
法可統製說:“不可。戰場不同,對手不同,時機不同,如何一也?!我禦前軍是利刃,尚需如重錘之鐵甲軍,如飛箭之輕騎軍,如蛟龍之水軍!”
大宋官家趙禥一時無語,想了半天也明白了,軍隊不是簡單地照著什麽標準擴大幾倍即可,這裡還有兵種的問題一時間他隻想到要撤了樞密使和兵部尚書!
私下裡與平章賈似道密談時,他的師臣說:“萬萬不可!官家,要考慮到其後果”
平章賈似道沒有多言,卻暗示了後果。
樞密使吳堅是謝太后的人,腐儒爾,留他來分自己的權,比讓他在私下裡罵自己好!
讓他做這個位置,反而盡顯其無能,對自己有利。
兵部尚書余天任,幾十年老臣罷了。
余氏在大宋的跡關鍵在於參與了一場宮廷政變,並且作為成功的一方,余天任的哥哥余天錫是頭號功臣。
余天錫兄弟教授先前史彌遠家族的私塾,後升為席幕僚。
其時,史彌遠已是當朝宰相,但與皇子竑不睦,動腦筋謀廢立之事。
那時,余天錫勤謹寡言,深得彌遠信賴,於是密囑余天錫留意趙氏宗室子弟。
結果余天錫在紹興找到了宋太祖十世孫趙與莒,史彌遠看了非常滿意,托天錫母朱氏教習宮廷禮節。
經過一系列的操作,趙與莒最終當上了皇帝,是為大宋理宗,從1224年19歲即位到1264年駕崩,在位時間長達4o年,余天錫由此貴顯為理宗信臣,余氏兄弟及其家族子弟皆飛黃騰達。
兵部尚書余天任代表了********勢力,同樣讓他在這個位置上屍位素餐,也比讓他們在後面指手劃腳強!
大宋官家趙禥深情地看了一眼他的師臣,說:“此時,真真不如先前師臣執政之時了”
平章賈似道心中一陣感動。
他本想辭官不做了,但是眼下這種遠比戰爭時期還錯綜複雜的情況,又引起了自己的興趣!
為錢嗎?他早已經富賈一方;為權嗎?他曾經處在一人為上,萬人為下的權力節構中!
他從各種勢力的表演中,感受到一種快感,那我等就鬥一鬥好了!
平章賈似道英明地指出:
“官家,韃靼人永遠是我大宋的敵人!
縱觀襄陽城獲勝之事,無非兩點,一是城池高大堅固,守城武器精良,軍備之物充足,軍民團結一心;二是官家指揮得法,援馳及時。
若是各地大城皆如此建設,韃靼人縱有千軍萬馬也無法動我大宋根底!”
大宋官家趙禥明白了,新一輪城池化建設,新一輪軍備準備建設同時再來吧!
辦法不新鮮,但是一定有用。
如果張國安島主知道這樣的事情,他一定又會指出賈老狗處理方式的不對了。
他以為大宋官家趙禥會永生?不考慮一下自己將來的出路?!
如果歷史不生改變,明年,1274年,到張國安島主來這個時代的第十個年頭,大宋官家趙禥會駕崩!
那個時候才是平章賈似道逐漸要倒霉的時候,他失去了一個有力的支持者,謝老太后都無法罩住他。
但是歷史改變了襄陽城戰役不勝不負, 這對大宋來說,就是贏了;大宋官家趙禥的身體遠比先前要好,似乎沒有短命的樣子;經濟情況上的好轉則非常明顯,整個大宋流動資金流充足,供需兩旺。
大宋官家趙禥先前用內府庫組織的大規模海貿隊伍被群臣叫停了。
理由同樣冠冕堂皇,大宋官家不可與民奪利!
結果替代以三司聯合進行海貿這三司分別是戶部、鹽鐵、度支,主管財政,他們號稱“計省”。
他們的長官為“三司使”,號稱“計相”,地位略低於“二府”。
三司之間本來各自獨立,互不統屬,都是直接對大宋官家負責。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們三司在計相的統籌下,開始聯合行動了。
如果內府庫出面海貿,那麽仍然可以看成是皇家的私人行為,要是三司聯合出手,這就是國營,而且是一種新型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