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軍隊百夫長黃安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大宋樞密院。
他們結合流求送來的情況分析,很快就知道那個人是趙家人的遠房親戚,他的真名叫趙安。
當時沒有人再談論此事了,在公開場合中,都把那人當成那流求島的黃安,好像本來就與大宋政府毫無關系。
當然,私下裡,趙安的家裡人都得到了慰問,以表彰他智能雙全,鐵心維護大宋國家利益的表現。
《流求時報》則大張旗鼓地宣傳流求軍隊百夫長黃安的事跡,並責令韃靼強盜集團要善待俘虜,任何虐待都是會得到同等的報復!
《流求時報》現在在韃靼集團管治下的地方也有出售,當然,只能是私下裡偷偷摸摸的行為,一些世家大族都想辦法弄到它,想好好了解流求的情況。
想做到合格的牆頭草身份,更需要全方面了解各方的消息。
韃靼強盜集團根本沒有想過禁售流求的商品,但是,也不至於可以公開售賣《流求時報》……
在韃靼強盜集團停戰的這一段時間裡,北方地區也在休生養息中恢復了一些活氣。
與些同時,北方的氣候條件依然保持良好,無論是降水還是氣溫都非常適合莊稼的生長。
韃靼聯合部隊的第一批次人馬一共六萬人,他們順利到達了涿州。
這一隊的帶頭人是大頭目忽必烈的特使,同知樞密院事伯顏,他匆匆趕到後,馬上命令全隊休整,看了一下涿州的軍備,感覺糧草準備的不錯,於是就飛快地趕往大都,去面見大頭目忽必烈。
這是一次他們是兩萬裡大行軍,差不多走了一年。
他們仰仗著韃靼馬和單峰駱駝的吃苦耐勞,這一路上能夠順利的走完全程但是到達了涿州後,他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了,老老實實在軍營裡呆著。
伯顏則騎著韃靼馬與阿拉伯馬混血的戰馬,帶著一隊衛隊快快趕到了大都,他要匯報一下自己的成果。
兩岸三方都在關注著現在的局勢,他們之間任何一個大一些的舉動都會被有心人研究。
楊友行當時一直有些煩惱,他總被張國安島主要求發布一些不實的消息,這有悖與先前對他的教育!
張國安島主以前對他教導過,新聞第一要真,第二要真,第三還是要真!
楊友行說:“張島主,流求島哪裡有一百萬人……”
“讓你這樣寫,你就這樣寫!不寫多一點,無法吸引大宋的人前來居住……他們喜歡跟風!”
楊友行又一次說:“張島主,我們哪裡可以建起五十萬大軍?!”
“讓你這樣寫,你就這樣寫!不寫多一點,能嚇唬到韃靼人嗎?!”
楊友行無奈地說:“張島主,流求島的北方哪裡會有那樣多的黃金?哪裡有金山?!”
“讓你這樣寫,你就這樣寫!大宋人愛錢鈔……”
張國安島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了楊友行一點:
《流求時報》是為流求的發展服務的!
這讓楊友行的心情不太好,他感覺自己越來越會說謊了……好多天都不給沈千千寫信。
沈千千怒了,寫信批評楊友行,認為他是一個不定性的男人,最起碼不是一個守信的人,說好一個月一封信都堅持不下來!
如果再敢不寫信,就徹底不搭理他了……
楊友行把自己的困惑寫給了沈千千,說明自己遇到了不能理解的事情。
沈千千的怒氣還沒有消,她氣哼哼地寫了回信。
大意是,什麽真假都要由張國安島主來決定,你只要聽從安排就可以了……什麽時候竟然開始懷疑起張島主的決定了,找打是不?!
好吧,楊友行突然明白過來,自己竟然敢懷疑張島主了,這真是要找打的。
《流求時報》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它在大宋境內的傳播,確實起到吸引大宋人前來發財的作用。
來的人越多,最終留下的人越多……當然不會是人人都能在流求島發財,但是這裡的工錢多卻是事實,所以留下來,還把家人帶來的人還是不少。
先前流求島一直堅持在主要沿海、沿江城市設點通行客船的行為有了很大的成效,雖然並不能贏利,甚至還賠錢,但是對吸引人流的幫助還是巨大的!
結合著《流求時報》上的廣告式軟文,幾乎每天都能吸引幾船的人前來。
張國安島主讓楊友行寫流求島上有五十萬大軍的新聞當然有他的原因。
他希望這個數字能嚇住韃靼強盜集團,而且還能給大宋政府一點信心。
兩岸之間本來應該是天然的盟友關系,對這一點,雙方都心知肚明。
但是他們先前與韃靼強盜集團單獨的媾和傷害到了盟友的“感情”……張國安島主和王德發主家都認為,他們本來最合適的身份就是側面打擊韃靼強盜集團,而不是出現在正面戰場!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變化了,張國安島主他們也認命自己的軍隊頂到了正面戰場上,而且,他們先前還主動在《流求時報》上正大光明地對韃靼強盜集團痛罵,並表明了勢不兩立的態度!
現在看來,這是有利也有弊的一種選擇。
先提一下弊端。
韃靼強盜集團現在也明確把山東路的流求衛隊當成了首要敵人,並從伊爾汗
國征召了一支專門要對付流求軍隊的“特種部隊”。
早在1253年,當忽必烈率軍遠襲雲南大理國之際,旭烈兀的十萬大軍便向西進發,他的麾下不但有蒙古騎兵,也有一支“漢軍千人隊”。
雖然這支漢軍人數不多, 卻是當時世界上最尖端科技的部隊,完全可以稱他們是的這個時空的特種部隊,也可以說是遠程攻擊部隊……因為這些漢人部隊,主要是大中小型回回炮手、火焰槍射手以及弩手組成。
這支隊伍在滅掉世界史上最神秘的暗殺組織,“山中老人”的作戰中動用過,也正是他們攻破了殺手組織的核心堡壘,阿剌模忒堡!
阿剌模忒堡,位於裡海南岸至波斯高原的咽喉要道,那裡的地勢險峻,素有“鷹巢”之稱。
他們依山作寨,而且儲糧甚多,兼有酒蜜,堡內還藏有無數圖書典籍、文物檔案。
再加上他們引水灌溉、開辟果園、間以花圃,哪怕是斷水斷糧也能自給自足,簡直就是一個山中國都。
也正是因為易守難攻,這個“山中老人”殺手集團居然維護了170余年,傳承七個世代。
這個組織在當時能長期存在,唯一的理由就是暗殺,而且隻問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把暗殺變成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