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南宋同行》第127章 臨行之前有交待(1)
  黃祖廂首不得不聽從吳大鵬市舶的安排,他要把那些刀牌手、弓箭手和長槍手好好訓練一下,目標是在可能的陣戰中能保護了火繩槍隊。  他其實也發現了火繩槍隊的不足,就是在填裝鉛子時他們的速度太慢了其實他看到了吳大鵬市舶們的武器,那是神器啊!

  但是吳大鵬市舶卻搖頭說:“不能指望那東西殷地安國離這裡太遠了,再說那裡還不讓往外運,我們只能越用越少”

  黃祖廂首表示理解,無論是哪裡,也不會讓這樣的神器任意外運。

  他隻好去老老實實地訓練了。

  因為有訓練的明確目的,他還設計了幾套陣法,讓長槍手和刀牌手能護住火繩槍隊。

  他對所謂的英格蘭長弓本來不感興趣,但一看到所需要的材料極為簡單,幾天就能製成一把,便又感興趣了。

  他找到了吳大鵬市舶,要求組成一個弓箭社團,要不然弓箭製成那樣多也無用。

  吳大鵬市舶馬上想起來了,大宋的民間現在仍有喜歡結社組團的行為!

  這個時候就是寫詩的,蹴鞠的,甚至是殺豬的也喜歡聚在一起,起個名字啥的。

  當然後來的韃靼人絕對不喜歡他們這樣,一切都要以他們為中心嘛,才給嚴禁了。

  吳大鵬市舶公開這樣組織武裝力量,他一點也不擔心。

  在大宋皇室南渡後,在金蒙入侵與內亂頻仍的局面下,為消除外患、鞏固政局,宋廷承認地方武力的地位,並積極團結、整和民間武裝力量。

  這有是別於中央正規軍的地方武力。

  它們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地方官員籌措財源、槍械、招募當地民眾,加以組織訓練的地方軍,如廣東摧鋒軍、福建左翼軍、湖南飛虎軍等。

  另一類就是由地方民眾自籌財源、槍械,組織而成的地方自衛武力,如鎮撫使、兩淮山水寨、茶商武力等。

  所以,他們這些武力不算啥,黃祖廂首還能主動為他們獻計獻策。

  吳大鵬市舶馬上讚同地說:“好,好,不如建兩個,一個是火繩槍手社團,一個是弓箭手社團連隊裡的人不加入,全是業余愛好者,讓他們在業余時間裡也有個好快活處。

  我們提供十幾枝火繩槍和幾十把弓箭,提供專門的地方,讓專人負責!”

  黃祖廂首說:“某去辦吧,可不可以再弄個火炮社團?”

  吳大鵬市舶馬上說:“不行,現在搞它就太危險了每個月我們會組織一次比賽,獎勵前三名錢鈔!”

  黃祖廂首高興了,說:“甚好,甚好!”

  他對火繩槍情有獨鍾,他認為這種武器好用,連大水鹿都能一槍斃命!

  他也試圖研究出一個什麽陣法來,結果去的鮑威商談時,人家鮑威早都開始動手安排了。

  很簡單,就是五輪連射。

  一開始時大家跟不上這個節奏,場面有些亂了。

  鮑威第一個想到了吳大鵬,跑去問怎麽辦。

  吳大鵬這個時候嚴肅地搖搖頭,說:“你是這支連隊的連長,你說的話在連隊裡就是命令,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不過需要什麽物資倒可以找我。”

  鮑威連長沒有想到吳主家這們回答,隻好練吧。

  一時間他們的靶場槍聲大作。

  火繩槍有一個缺點,就是槍筒壁上掛鉛嚴重,不出十發後,就必須要刮掉。

  每當這個時候,原先的半大小子們就喜歡圍坐在一起,一邊刮著鉛,一邊商量著火繩槍的事情。

  在七嘴八舌中,大家也有了辦法,那就是增加瞄舉時間,每一排的排首喊“廢爾”時,都要在心中默念五個數。

  鮑威連長高興了,說:“甚好,雖然主家說是概率問題,但是準確一些定有好處!”

  黃祖廂首看見了這支火繩槍隊走馬燈一樣的換著隊型,舉槍瞄準。

  他們面前三十步開外,並排立了二十根大木樁子,那木樁子上還扎上了乾草,捆綁成人形!

  他們一次二十發子彈打去,十之六七的木樁子都在顫動!

  第一個輪次時,一百個人都能順利開槍,因為他們這時槍中皆有子彈,但是第二輪次行進過半時,又有些亂了,幾個火繩槍手沒有跟上,正在那慌亂!

  黃祖廂首這時已經看明白了,他大喝道:“休要驚慌,直接到後排去再裝子彈!”

  這樣,雖然有時一排有十幾個人,有時有二十多個人,但是,這槍陣卻沒有停下槍聲

  後來,鮑威連長也明白了,何必一定要一排二十個人?跟不上的,自動跑到後面去就可以了。

  鮑威和黃祖廂首還交上了朋友了。

  吳大鵬看見那些半大小慢慢成了連隊裡的絕對力量後,便不管他們了,只要練下去,無論是身體還是技戰術,都會越來越成熟,而且,他們同樣還要上課,也還要指揮工匠們和雜役廂兵們做活。

  在他們集中力量完成了春耕,鹽場建設後,下一步的工作將會是更加瑣碎而又全面的,這個可能和另外四個時空穿越者關系不大了,需要張國安兩口子自己來解決了。

  張國安和安靜兩口子對於那面的世界毫無流戀之處,這個大家能理解。

  這一天晚上他們在一起吃了一頓飯,還喝了點三十度左右的禦酒。

  它是趙家人賞賜的,不要白不要。

  宋子強從來都是自認為他的行業是最重要的行業,他首先就給大家看了一份帳單,那上面全是關於他主持的幾個行業的成績。

  宋子強說:

  “國安,你現在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木材加工廠和相應的技術人員,別的不用說,就是弓箭一項,你的生產能力就是相同規模作坊的二十倍!

  你不要小瞧這個,不管是你賣,還是打架,不要錢一樣的灑出去,就這個時空,你的戰鬥能力想不強也不行!

  關鍵是你能標準化的生產和加工。

  機加工這一項,更不用提了,不管這個時空還有沒有火炮,咱的青銅火炮就是最好用的,你也看到了,來敵人了你就用火炮轟他!

  木頭炮也上,能找到這裡的,估計規模也不能太大了

  但是好鐵不多了,我們走了後,你還得再去和大宋的趙家人要些貨”

  吳大鵬這個時候插嘴說:“這樣的生意不能斷,賈似道那個老家夥還有十二年的蹦躂勁兒,你呢,還要從側面幫助他蹦躂歡一點兒!也不知道給他的技術,他能不能用這個做文章?”

  王德發說:“肯定能!我們也調查了,十幾年前的鄂州保衛戰真的是他帶人打的,只要他有過做戰的經歷,不是嘴炮,他一定能看明白!弄不好啊,他還能趁機擴大自己在軍隊裡的影響力呢!”

  吳大鵬說:“肯定會了。他現在正和呂文德呂氏軍氏集團走的近,不太搭理李庭芝這樣的將軍。

  我建議國安,你側面還要幫助一下李庭芝也別讓賈似道一個人把好處都佔了,讓大宋的軍隊裡面實力上平衡一下。”

  大家這時都認為有道理。

  現在,李庭芝正在揚州。時空走私者們選中他是因為他一是夠聰明,接受能力強,二是他對大宋確實是夠忠誠。

  當然,這一些都是從歷史資料上找的,不管怎麽說他畢竟是死於國難。

  據說了,李庭芝出生的時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長有靈芝,同鄉裡人聚集觀看,以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於是以它作為名字。

  他少年時特別聰穎,每天能誦讀數千個字,而其智慧知識常常出於長者、老者之上。

  有一年王旻任隨州知州,李庭芝當時十八歲,告訴他的各位叔、伯與父親說:“王旻貪殘而不撫恤下屬,下屬多有怨言,隨州一定會出禍亂,請把家遷徙到德安避禍。”

  他的叔、伯與父親勉強聽他的話舉家遷徙,遷後不到十天,王旻果然被他的部曲挾持著發動叛亂,隨州民眾死的很多。

  現在,李庭芝正在淮南,鎮守揚州,但是如果沒有時空走私者的干涉,幾年後,這裡會出現一場人間的慘劇。

  不過也許沒有了。

  李庭芝初到揚州的時候,揚州剛剛遭受水災,房屋全被燒毀,揚州本來是依靠鹽業獲得利益,而製鹽亭戶大多逃走,公私鹽業都很蕭條。

  李庭芝全部貸給民眾所負的欠款,借錢給他們修房子,房子做成後又免除了他們所借的錢,共一年,官府民居都修好了。

  開鑿運河四十裡到金沙、余慶鹽場,以節省車費運輸。

  同時還疏浚其他運河, 放免亭戶負鹽二百多萬。

  產鹽戶民眾沒有車運的勞苦,又能夠免除所負的鹽債,逃出去的人都跑回來了,這時候的鹽業之利正在迅速興盛,所以,如果張國安將來賣鹽,這裡也可以是一個傾銷點。

  李庭芝現在還正在大搞城建。

  比如那個城內的平山能鳥瞰揚州城,先前元兵至時,就構築望樓在其上,擺開車弩以箭射城中,揚州城苦不堪言。

  李庭芝於是就修築了更高大的城牆,同時又募集汴京以南的流民二萬多人充實城中的人口,有詔令命為武銳軍。

  同時又大修學校,教以《詩》、《書》,做俎豆,與士大夫們修行習射之禮。郡中發生水旱災荒,即命令打開官庫,庫藏不足就以自己的私人財產來賑濟災民。揚州的民眾感恩戴德,敬之如父母。

  吳大鵬說:“國安,適當的時候,你把黃祖這個小子推薦給他吧不過現在,他還要多給我們出力。”

  張國安說:“還要明晰與大宋的關系嗎?”

  吳大鵬嚴肅地說:“當然,我們是我們的人,他們是趙家的人,流求之地是我們開發的,所有權還是我們的,至於他們先前的幫助,也是有求與我們,再說了,或許我們的幫助還更大呢!”

  張國安想了一下,說:“那這裡的人算是哪裡的人?”

  吳大鵬想都不想地說:“讓老百姓用腳選擇唄,多簡單的事情,不用翻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