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槍的時候,出於小心,張國安把火繩槍綁上了樹上,站遠了一些,用細繩子拉住了槍扳機。
正常數量的黑火/藥是炸不了好鐵打製的火繩槍槍膛的,至少現在還沒有出現過炸膛事件,當然射距也別想太遠了。
他先放置了一克的發射藥,壓實後,又推彈杆塞進去用鹿皮裹著的鉛彈,再倒上黑火/藥。
他輕輕一拉扳機,那火繩燃著的火頭一頭扎進火藥池裡,一股青煙冒出,那鉛彈呼嘯著飛了出去!
張國安觀察到那個火繩槍的槍口除了噴出了一些破皮子外,絕沒有冒出青煙,這就是成功了。
但是,他又放了兩克的發射藥,想看看極限的情況。
試驗的結果是,火門變形了,這槍就算是廢了。
最後,他索性放了三克的發射藥,果然炸膛了。
由此,可以看出,裹著鐵柱打製的鐵管,最高能承受一克的發射藥。
張國安回去後,把加工發射藥的過程詳細寫了下來,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部分,他專門強調了。
他想了一下那些半大小子們的性格,感覺讓梅樂芝和穆木兩人來負責加工生產還是不錯的,這兩個人沉穩,平常少言寡語。
他開始要準備換槍了,當然火繩槍還可以保留,那個火繩槍社團的規模現在都要大過箭弩社團了。
他回到了河口地區後,找來了梅樂芝和穆木兩人,在木板上展示了一下新式發射藥的燃燒。
這兩個半大小子玩火繩槍也很久了,當時就高興地說:“此物藥力十足!”
張國安笑著說:“願意跟我學怎麽加工出它來嗎?”
這兩個半大小子當時就同意了非常快樂地同意明天與張國安一起加工此物。
興趣才是最好的工作情緒。
張國安打發了兩個半大小子走後,拿出手提電腦,點開資料庫,看了一下他們平常搜集的資料。
他們還帶著一個手搖式充電器,太陽能式的太大了。
張國安選中的是一款米尼式步槍。
張國安的火繩槍槍管一直是由大宋工匠們手工鍛打,而他們現在使用的幾乎都是滑膛槍,為了裝填方面快速彈丸一般都是次口徑的。可以通過裹上鹿皮來保證鉛彈不在塞進時變形,還有良好的密封性。
雖然這樣犧牲了射程和精度,但是卻可以依靠齊射來提高火力密度和命中率。
為什麽張國安現在不馬上上馬裝備線膛槍,雖然它射速慢。但是精確度高、射程遠啊?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火槍的製造成本、訓練、裝備規模等等。
一支線膛槍的成本可能有二到三支滑膛槍的價格,而且由於膛線的原因,那些殘渣不容易清理、槍支的壽命也短於滑膛槍管,射速奇慢。
同樣的價格裝備的軍隊線膛槍單位時間內人均發射一顆子彈而滑膛槍卻可以達到9顆!
所以,他暫時不能上馬這個線膛槍工程。盡管他有宋子強留給他的拉膛線的刀具。
滑膛槍對於槍管的要求可以說非常低,只要不炸膛,能夠將子彈發射出去,這就夠了,問題就是這樣簡單,要速度就沒有辦法追求精度,完全是依靠火力密度堆砌命中率。
就火繩槍社團的那個射程,張國安可以用手槍槍槍射中目標。
還有一點,線膛槍要求子彈和槍管緊密配合度要高。
前裝槍時代,線膛槍彈丸如果還是次口徑的就不會嵌入膛線不會產生旋轉。也就失去了膛線的意義。
但是彈丸太大的話就沒辦法裝入槍膛,只能是使彈丸的尺寸合乎口徑或者略微大於槍口徑,但是還不能影響裝填進去,因此線膛槍對於彈丸的精度要求比滑膛槍要高的多。
米尼槍彈就很特別了,它的尾部是u字形,完全是靠尾部在發射藥推動下的擴張來嵌入膛線,形成螺旋飛行!
因此它可以以次口徑的形式裝進去,射程可以達到八百米,五百米內可以實現精準射擊。
真是好啊!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米尼槍彈尾部的擴張量是多少。
《步槍史》裡面提到使用木塞輔助擴張的米尼彈的恩菲爾德步槍的遊隙是0.01英寸。也就是子彈在槍管中心軸線半徑方向的擴張不超過0.13mm。
但是在那個時空時,歐洲在機加工行業上,已經采用衝壓技術加工子彈,他們可以保證單純的子彈誤差小於0.001英寸。而且當時的測量精度是萬分之一英寸。
這還是在當時的工廠裡面大規模量產時槍管的加工精度。
如果大宋工匠以手工業條件下生產這樣精度的槍支能否實現呢?
張國安心裡明白,肯定行,但是,絕對不會大量生產,大宋工匠能生產出來和大量生產出來是兩碼事。
想要量產必須解決一個關鍵性問題:精度!
張國安可以斷定,就算他有遊標卡尺。就算他有足夠數量的技術高明的大宋工匠,他們生產出來的槍管口徑參數都會有其獨特性,也就是說每個工匠生產的槍管參數都是“各具特色”,每支槍都必須對應單獨的子彈參數。
這時,張國安想起宋子強對自己說的話來了。
宋子強當時說:“國安,你不用管這個,要是感覺差不多要發展米尼槍了,你就讓他們手工打製,拉膛線的活兒,咱有刀具,你讓木匠用木工車床拉就行了。
一把槍有一個不同的子彈參數也不怕, 你可以發給槍手不同的鑄鐵模具,讓他們自己化鉛,去做自己槍的子彈!”
張國安當時豁然開朗,反正槍手只是使用自己的槍!
關於擊發裝備,張國安想直接跳過燧發式,而采用火帽式都已經這樣,不玩那個了,才七成的發射成功率!
但是,他可以在以後考慮出口給大宋政府。
這種擊發裝備的擊錘、擊砧、扳機都是小事實,關鍵在於v形簧的材質上。
張國安只能把那個宗申正向三輪摩托車最後的一些鋼板拆了下來,估計著能製成上千個v形簧了。
不過,他也相信,大宋的煉鋼技術再差,但是他們的產量高,煉鋼次數也多,早晚也能驚天地,泣鬼神地搞出一爐合格的中碳鋼來。
火帽的問題不是問題,他準備了兩種方法來解決。
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