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與南宋同行》第382章 張島主的《3字經》
那個巡警佩帶著小隊長的警銜,他是來親自命令理工男郭守敬的。

原來張島主有令,說是讓像他這樣的人可以脫離體力勞動,轉而去從事夜校教育。

夜校教育?!理工男郭守敬一頭霧水。

那個巡警隊長笑著解釋說,就是晚上給大家上課,能讓他們認識五百個字算合格,一千個字算優秀。

讓大家都識字,張島主倒是在做好事。

理工男郭守敬答應了下來很快他發現巡警一共找到了二十幾個人,其中包括張弘范,他們要在晚上給二十幾個班的人上課。

那些來上課的人身份很雜,其中竟然還有高麗勞工!

而且,理工男郭守敬發現,晚上上課,那個張島主不僅提供寶貴的煤油汽燈和燈油,還給那些上課的人提供鉛筆和白紙!

這是一筆多麽大的支出啊看來那個張島主是好事做到底了。

而張島主給他們的教材有一本是理工男郭守敬早都知道的《百家姓》另一個本則是他沒有見過的《三字經》,據說是張島主親自編寫的,聲稱這是一本融會經史子集的三字歌訣。

理工男郭守敬認真閱讀了它的內容,發現它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人成長的重要性,若是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人成為有用之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為人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了。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自羲農,至黃帝”到最後以“遼與金,皆稱帝。韃靼起,異族興。滅金國,亡西夏。自稱元,傷大宋。流求島,有真義。聯漢族,驅韃靼!”來結束,介紹了整個歷史的各朝各代。

這本啟蒙教材,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理工男郭守敬除了對漢族一詞頗有意見外,他不得不服那個張島主果真有些才華。

事實上張弘范也不服氣那個漢族一詞,這分明是在胡扯,天下哪裡有這個稱呼嘛,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遵從。

半年後經過考核,竟然是高麗勞工成績最好,優秀者竟然過了五成!

張島主聽聞了消息後開始很生氣,但是一調查才明白,那些高麗勞工百分之百都是年輕人,而那些俘虜,大多都要是中年人了。

這只不過是生理原因,而非智力因素,後來,隨著中年高麗勞工的湧入,他們的成績還趕不上原先那些俘虜呢。

七個月之內,大宋五萬民工建好了永昭陵。

七個月之內,流求島四萬勞力建成四道河城的初級形態。

這個期間,得到了流求島火器的高麗國果真反叛了韃靼大元,他們囚禁了忽必烈的女兒,王后忽都魯潔麗米斯,斬殺了駐高麗的韃靼將軍,並且吊死了前來要求增加貢賦的韃靼使者。

同時他們組織起火繩槍隊屯兵鴨綠江邊,公開宣告反叛。

受了重創的大元這一次反應激烈。

先前,大頭目忽必烈聽到自己的大軍慘敗之後,面不改色,靜如止水。

就算來自伊爾汗國的聯軍匆忙回國,他也不在乎,拒絕派兵去追回來。

他哈哈大笑地說:“看來,非得我親自出征才行,原先我等都低估了那些海盜!”

這種變態反應,讓許多臣子都戰戰兢兢不敢回話。

但是,平章阿合馬不得不說話,他說:“人間無敵的大汗,現在我們的軍資不足以馬上征戰山東地區,最快也要等到秋賦之後”

這是實情,他們現在建國了,不是流動匪幫,不可能采用就食於敵的辦法,需要軍資才行。

大頭目忽必烈再人間無敵,可是他的軍隊需要吃喝,需要錢鈔。

他只能耐心等待如果山東地區的海盜們能從那裡出來,或許大元還可以有一戰的實力,但是他們就是不出動,又在拚命修建防禦。

反而是韃靼強盜集團的內部出現內亂了。

有些貴族為了這一戰把家底都拿出來了,有些貴族則只出了一部分軍資,當然,如果他們勝了,誰出的多誰受益多,但是,他們敗了,情況就複雜了。

韃靼強盜集團本來就是有湊份子搶劫的傳統,也可以稱他們是聯合統一了各個部落,一直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還好說,大家都和和美美,偶爾有些挫折那不算什麽,但是接連遇到了慘敗,情況就不一樣了。

出軍資多的貴族讓出少的貴族給自己一些補償這樣的要求誰也不會答應,雙方還動了刀子。

大都城從建城之後,出現了最大的一次鬥毆事件,雙方死傷都過了百。

大頭目忽必烈親自平定了混亂之後,他重重懲罰了先挑事的貴族,然後從自己的家產中,拿出了一部分分給了損失巨大的貴族,這樣才算平息下來。

大頭目忽必烈本來就不算在乎錢財,他的表面也不在乎此次慘敗,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他越要穩住,否則這個集團就有可能崩盤!

但是,他心裡極其憋屈,回到寢宮時,他接連手刃了三個宮女!

直到第三名宮女的鮮血噴到了他的臉上,他才冷靜了下來

大頭目忽必烈從沒有把大宋當回事情,他不相信宋狗們敢在這個時候挑釁他的鐵騎,他們最多是趁自己無法分身,佔自己一些便宜。

但是,他的漢臣們可不這樣看。

大臣許衡則深深地擔憂直到傳來了好消息,大宋官家駕崩了!

大臣許衡馬上和其它漢臣商議起來,提出了一個好計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