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南宋同行》第52章 挑戰列車的馬車隊
王德主家也沒有閑著,他正在忙活建起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其實早在秦朝的始皇時代,這個民族就有使用“鐵路”的歷史。

當然,秦始皇時期的“鐵路”不是鐵鑄造的,而是用木材鋪設的。

那時用來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還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

不過枕木已經腐朽不堪,顯然沒有經過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但還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樣。

這條“鐵道”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

枕木的材質比較軟,不僅是為了減少工程量,也不僅僅為了廣泛地開辟木材來源,而是有意識地選擇的。

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可以快平穩地行駛。

凡是在現代鐵路的枕木上走過的人都明白:兩根枕木之間的距離和人們的步子很不合適,一次跨一根顯得步子太小,跨兩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習慣。

這主要是因為,它早先的距離是為了適合馬的腳步。

這一點在1825年英國出現的馬拉鐵軌上體現出過。

事實上,秦始皇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也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

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因為要符合常識。

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生“自激振蕩”,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下來。

由此可見,秦朝不會莫明其妙搞個什麽“車同軌”的iso認證,一定是有它常識上的需求。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馳道,車同軌,是方便秦軍迅到達各地。

流求式四輪大馬車也有一定的標準要求,從打造第一架馬車開始,就規定了馬車的軸距和車輪大小凡是不合尺寸的,無法使用流求配件。

王德主家利用現在非常成熟的鍋駝機技術,專門設計了一輛鐵路蒸汽機車,它的鍋爐蒸汽壓力創紀錄的達到了1兆帕!

在鍋爐底部裝有一個平放的汽缸,機車上有兩對動輪,由齒輪傳動,軸列式為o-2-o。

這機車上還裝了一個大飛輪,借助於它的旋轉慣性動力,可以保持汽缸活塞能順利地進行往複運動。

機車重八噸,時3o公裡,能牽引1oo噸貨物,,或是十節車廂,可乘5oo名旅客。

這種機車結構簡單的要命,又好維護和修理。對於機車司機來說,只要能看懂壓力表,知道什麽時候要加煤,還會使用手閘刹車或減就行了!

這種機車很安全,同樣帶有自動過氣保護就是故意想讓鍋爐壓力過氣都做不到,它會自動排壓。

關於軌距的問題,王德采用的是1435毫米的標準軌距。

原因很簡單,以後萬一有特別需要,還可以讓馬拉車上軌

對王德主家來說,鐵軌的生產卻算是一個小小的考驗了。

他直接采用斷面為工字型,每米15公斤的鑄鐵軌,而且是直接連帶孔眼。

王德主家為了提高效率,采用了連鑄的加工工藝,這一下子讓大宋工匠開了眼,很快就讓別的廠家學了去。

王德主家不在意,正好呢,還在別的廠家也訂購了。

第一條鐵路分成兩段,在七道河南岸到八道河北岸,八道河南岸與九道河岸之間分別輔架由於他們現在還沒有能力建築大跨度的鐵路橋,所以不得不分成兩段。

枕木都是用煤焦油浸泡過,幾年內也不會腐爛。

大部分地段都隻用石子來墊枕木,只有少數特殊地段重新用鋼筋混凝土夯實了基礎。

總重不過一二百噸的列車組,其實就是後世的礦山機車的水平只要稍微注意,基本不會出事故的。

前後大約半年左右,第一段十五公裡的鐵路修好了第一次修建,什麽都需要王德主家指導,由於要起到教學和示范作用,所以修的慢了一些。

第一次試車時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

張島主和安靜主家還有羅娘來觀看王德主家親自駕駛,還在那機車的前面留下了四個人的合影。

可能拍照者當時有些緊張吧,後來看那照片有些虛影了。

張島主查看了一下那鍋爐上的鉚釘部位,他驚喜地說道:“技術進步了呀,難怪你敢上馬1兆帕的鍋爐!”

王德主家苦笑了一下,說:“要是宋子強看到了,肯定笑話我的技術不夠”

這個真沒有辦法比,兩人的專業不同。

張島主說:“不管那麽多了,你看看現在有多少人來看這機車吧!”

鐵路的兩邊人山人海,都在好奇地看著這大鐵家夥聽說它竟然能拖著那麽長的車廂在那兩根鐵軌上行走,真是太神奇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利益。

有許多四輪馬車夫聚在一起,他們抱著肩在冷眼旁觀。

“此物真能行走,真能拖帶那樣多的車廂?!”

他們不是傻瓜,那一個大車廂就能頂上他們幾輛四輪大馬車了。

“看樣子能不過好像只能在那鐵軌上行走,沒有我等方便!”

“正是,正是,還不知道它的度如何,若是如那鍋駝機鐵車一樣慢,又有何用?”

但是,每一個人心裡還是沉甸甸地, 他們本來認為這世上除了海洋和山區外,再也沒有能離開使用四輪大馬車的地方,四輪馬車夫也許永遠會是重要的職業。

但是眼前的情景,讓他們不舒服。

他們本來是七道河到八道河公路上的王者,還有什麽不需要他們來回運輸呢?!

誰會想到在那公路邊上就出現了這個物件

那些馬車夫看到張島主和他的夫人,還有王德主家和他的夫人先後都坐到了車廂裡,還有一大批跟屁蟲也有話有笑的上去了。

一個馬車夫說:“走!我等駕著馬車有它比試比試,看看到底誰快!”

馬車夫們轟然散去他們真的都去駕駛了。

王德主家看到上來這麽多人,也不好阻擋,便又下了車,親自去駕駛。

他的助手則在一邊旁觀。

蒸汽機車開動了,它噴著白汽,嗷嗷叫著,鐵輪與鐵軌相碰著,出咣當,咣當的聲響。

嗷!

車上的人歡叫起來,他們不安於坐在軟軟的靠背長椅上,紛紛從車廂探出頭看外邊,真的在行走啊!

張島主用手指敲了敲車窗上安裝的賽璐珞玻璃,說:“尺寸不對,或是減震不好,震的亂響呢。”

安靜主家說:“你看窗外的那些馬車他們怎麽啦?!”

張島主正睛一看,原來數十輛四輪馬車排著一條線,飛快地過了他們的列車,還出挑戰的笑聲。

現在他們的度明顯比列車快。

ps:感謝書友王玄斌、澳洲書友老吳的打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