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南宋同行》第258章 王德發成了王島主?
王德發只能暫時居住在馬尼拉城的兩層木板房裡……他對自己的小娘子羅娘抱歉地說道:“小羅,真的辛苦你了。”

羅娘眼光閃閃地說道:“官人啊,我真的不苦……眼見著又建起一座大城,我心裡開心呢……只是為何叫這裡為馬尼拉城,又為何叫這個大島為呂宋島?”

王德發心裡想,那還不是為了讓我們哥幾個快速記住?若是隨便起一些名稱,以後年紀大了,哥幾個恐怕記不住。

王德發隻好說:“小羅,那時我們故鄉的方言……意思為鮮花盛開的地方。”

“啊,這真是好聽的名字……太契合這裡了!”

經過烈火焚燒過的馬尼拉地區在重新恢復植被後,那野花開得更豔了……馬尼拉河的兩岸可以說是花香四溢,落英濱紛之地。

草木灰反而更加滋養了後來者。

安靜王后送了羅娘一套香精提煉的設備,而且送給她十幾個相關的女子技術員……流求島外的第二大香水香精加工廠便正式成立了。

從目前的需求看,再有二十倍的產量才有可能把香水香精的價錢降低一半。

這個時空的男人,不管是大宋人還是回回人,或者白人和黑人,他們對香水香精的需求近似無窮。

以大宋為例,最愛頭插鮮花的,竟然是男人!

而且不分文化高低和身份差別。

流求島給馬尼拉地區送來的工業設備完全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開端需求。

馬尼拉地區周邊沒有煤炭資源……而北面的交趾下龍灣煤礦區正好可以運來動力煤。

而且,所需要的糧食也正好可以從佔城國運來。

至於其它的物資,從大宋的廣州城也可以很方便的購買到。

從海圖上看,流求島的八道河地區、大宋的廣州地區和交趾州的下龍灣地區、佔城國的佔城地區正好與馬尼拉地區形成了五點共圓……如果馬尼拉地區開發完畢,則正好可以完成一個小地域區內的循環商業圈。

王德發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開始正式招商引資呢,結果廣州城的人員來此地甚多!

這就好像聽到敲門聲後去開門,本來以為只是來了一個客人,可是等打開門後,竟然是有佰生人絡繹不絕地進來了!

正在修建自己的張家造船廠的張老實廠長對王德發說:“哼,那些家夥當初錯過了流求島的發展初期……現在聽聞我聯邦帝國開始建馬尼拉大城,當然都想跑過來看看能得到什麽好處呢。”

王德發呵呵一笑,不讓別人得到好處的地方永遠不會有發展的。

菲律賓群島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群島,只可惜基本都在若乾個海島之上,非常之散亂。

那些礦產資源主要分為貴金屬礦、鐵合金礦、賤金屬礦、肥料礦、工業礦、寶石和裝飾石礦等六類。

先前,根據聯邦帝國的發展需要和受開采條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只有選擇地開采了金屬礦中的金、鉻、鎳、銅礦和非金屬礦中的磷酸鹽礦、海鳥糞、粘土、白雲石、長石、石灰石、大理石、珍珠岩、矽石、石料、砂、鹽、閃長岩、蛇紋岩等。

他們先前就在幾個出產礦產的海島上布置了一些人員開采,基本上都是把原礦石和經過簡單粉碎、洗礦、乾燥、分級等加工處理的所謂精礦產品直接運往流求島。

那些非金屬礦產品則按照流求島市場的要求,進行加工處理。

比如建帝國王宮的大理石石料就是從一個海島上開采出來後,經過簡單加工,直接運到八道河地區。

流求化肥廠所需要的磷酸鹽礦則是經過人工揀礦後也是直接運走。

菲律賓群島的礦產品基本都有個優點,那就是埋藏較淺,易於開采。

王德發建馬尼拉城時,就單獨為那些在各個海島上開采礦藏的工人和技術員們建成了一片片聯體的二層小樓,免費送給他們,讓他們的家屬居住。

盡管王德發從來都給那些人開出高工錢……但是,在海島上開采的生活確實太苦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可是就如同犯罪人員服勞役一般。

所以,王德發首先就想到了他們。

當他陸續把這樣的消息告訴各個海島上的人們時,那些人差叫高呼萬歲了……王德發給他們的工錢,一個月就能讓五口之家什麽也不做就能舒服的生活三個月……這樣的收入,他們太知足了。

不知道從誰開始,大家都開始叫他王島主了。

王德發聽了這稱呼直咧嘴,叫張安國為島主時,他沒有什麽感覺,等到叫自己時……怎麽感覺有些土呢?!

呂宋島上可不僅只有他們這些人,在東南五百多裡地的一個海島上,還有一個自稱為麻逸國的較大部落,人口將近三萬人呢,都住在一個大寨子裡面。

王德發島主還曾經派人去他們那裡招募力工。

那些招工人員乘坐三桅式海船沿海岸線到了他們居住的海島……

這個時候,整個呂宋島上的原始森林根本沒有經過什麽大型的開采……島上的原住民還遠遠不是植物們的對手呢。

前去招工的人員帶上了玉米、木薯和地瓜的種子,還帶了遠比大宋出產的斧子和鐵鋸質量更好的工具。

當然,做為最吸引人的流求島出產的粗綢、棉布和糖及其煤油燈等諸多生活物資,那是必須多帶的。

王德發相信,這一些會比給他們什麽銅錢或錢鈔更有吸引力。

麻逸國不是一個生番國,它類似於渤泥國與三佛齊國,只不過還比不上佔城國與蒲甘國的國力強大,文明發展程度也比不上。

他們也派人去朝貢過大宋,得到了遠超貢物的回報……不過隨著大宋收緊了朝貢的口子後,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回報。

他們是由首領統治的部落制度,是一種部落公有製的社會組織形式……還沒有發展到奴隸制度。

此時,他們還是菲律賓群島的北部地區的貿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同附近各島的貿易相當密切。

他們的首領有掌管貿易的權力。

那個海島上的麻逸國山勢平緩,土地肥沃,氣候溫暖。

而且他們人工製鹽、釀酒、織麻布等手工業比周邊海島上的原住民發達。

麻逸國同大宋的民間貿易關系歷史悠久。

麻逸國曾經在最早在公元982年搭乘大宋的海船載貨到廣州城貿易。

他們的貿易一般采取以貨易貨方式。

麻逸國則以土產黃蠟、珍珠、檳榔等交換大宋的瓷器和鐵器。

每當大宋商人的海船到麻逸國後,麻逸國的首領則派人去先賒商品,用竹排運往附近島嶼轉賣,然後等大宋商人的海船下次再來時,償清貨值,從不爽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