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與南宋同行》第377章 聯邦帝國必不久矣……
同樣身為王儲的真金在人群中恨恨地看著他的敵國王子,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崽子竟能得到大宋如此熱烈的歡迎!

大元的王儲竟然只能身著便裝在人群中旁觀!!

當然,他知道,他若是穿著大元的官服在這裡出現,弄不好不會有鮮花迎接,還可能會有磚頭伺候,所以也無法怪誰。

他的助手王恂看到了對方的車馬沒有入駐汴京賓館,卻駛向了聯邦帝國的大使館,便低聲對真金說:“班超之計,還需慢慢等待……”

先前,他們剛剛組織吊唁團時聽聞聯邦帝國的王儲也要親自前往,便定下了班超之計。

那是公元73年的事情,當時的班超隻帶著36名部下,組成一隊人馬,一路跋涉而來到了大漢西部羅布泊西南的鄯善國。

鄯善國王聽說大漢王朝使節平訪,親自出城迎候,把班超等人奉為上賓。

班超向主人說明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但沒想到過了幾天,大漢王朝的宿敵匈奴國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

匈奴使者說了大漢王朝的許多壞話,鄯善王受到挑撥,第二天拒不接見班超,甚至派兵監視。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

可是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但是班超沒有畏懼,他激動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呐喊。

匈奴人大亂,兩三百匈奴人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班超親手搏殺了匈奴使者。

第二天,班超請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級給他看,鄯善王大驚失色,舉國震恐。

第三天,班超此時對他好言撫慰,曉之以理,鄯善王立即表示願意歸附大漢朝,並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東漢朝作人質。

班超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任務,他勇斬匈奴,威懾邊疆的英雄事跡,被竇固上報東漢朝廷。

漢明帝很欣賞班超的勇敢和韜略,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就把鎮守西域的重任交給了他。

那麽,如果在新汴京城裡暗殺了聯邦帝國的王儲……大宋政府人一定會受到了聯邦帝國的懷恨,如果他們又無法解釋王儲被殺的原因,其必然會完全倒向大元!

他們當時選出了近百名暗殺好手……當然,他們不可能在新汴京城裡公開明殺,否則可能不僅沒有離間了大宋與聯邦帝國的關系,反而引發他們一起來攻大元的可怕局面,破壞了眼下三國同存的現狀。

敵國的小王儲進城之時,他們沒有想到大宋政府給了這樣高規格的待遇,竟然還出動了全部的騎警,連沿途的樓頂都事先安排了人員看管!

他們也沒有想到對方在大冬天裡能公然乘坐了敞篷四輪馬車!

早知如此,拚一下也許更有機會……況且,他們沒有想到對方能入駐聯邦帝國的什麽大使館,竟然沒有去條件更好的新汴京賓館!

真金雖然貴為王儲,連他都沒有住過那樣舒適的房間。

先前,他們已經派人去窺視過聯邦帝國的大使館,但是據報告說,那裡的防備實在是森嚴……尤其是在夜間,那裡周邊簡直亮如白晝,靠近圍牆二十步內便會被人發現。

如果敵國王儲入駐那裡,恐怕真的很難夜襲了。

王儲真金同樣也是個細致的人,他也低聲說道:“會有辦法的……他們在明處,我們在暗處。”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的殺手耐心等待機會……然而恨人的是,目標再也不坐敞篷四輪馬車了不說,而且他們無論到哪裡似乎明裡暗中都有人保護,讓人不敢輕易下手。

這裡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實在是顧忌大宋,怕給大元找了麻煩。

先前,他們的使者來大宋,那真是個美差,使者可以橫行霸道,隨意而為,而大宋一直會是禮遇有加,不敢怠慢……每一次都是大車小車的給使者送上值錢的禮物。

但是現在,大宋的接待禮官雖然仍是彬彬有禮,但是話裡話外總讓人感覺瞧不起大元的使者,似乎是把大元的使者當成了前來討食的窮親戚!

雖然仍然送上私人的禮物,但是總像是打發乞丐一般讓人感覺不好……看著大宋的富庶如此這般,還沒有辦法來動手搶,真讓人憋屈!!

真金曾認真與王恂交流過,我大元自從出現了聯邦帝國後怎麽會無力到如此境地。

王恂也認真回答說過,這是我大元命中一劫,但是那個聯邦帝國一心隻為商業之利而動,民不知君隻知利,君不知義也隻知利……不明曉忠君愛國之道,雖有利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必忽焉!

王恂大加讚賞大汗忽必烈的眼下的韜光養晦之術,認為只要假以時日,聯邦帝國必生內亂。

王恂也同樣喜歡看聯邦帝國的《流求時報》和大宋的《民聲報》,他每得到一份都完完全全看完才能放下。

他屢次驚喜地對真金說:“聯邦帝國必不久矣……他們的官員又有一個腐敗貪汙之人被抓, 到眼下為止,已經出現了百起之多!”

“聯邦帝國必不久矣……他們民間訴訟成風,民眾不滿官員之言甚多!”

“聯邦帝國必不久矣……他們的科舉取士竟不以聖人之言為主,除了算術之外,全考些亂七八糟的內容!”

王恂雖然師從劉秉忠學習程朱理學,但是卻格外喜歡算術,十三歲時十三歲便通學了《九數》,即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商功的演算題,四則運算能力達到了頂峰級別!

他經常托人從大宋買新出版的鉛字書,對其中的《小學算術》、《小學幾何》大加讚歎,認為它們完全講明白了算術之法的真諦!

那個時候,他才明白,所謂的《九數》只不過算是例題集,特別是勾股之法……只有看了《小學幾何》後方才明白真正的原因,絕不是勾三股四弦五那般簡單。

但是,他對其它的書籍則不屑一顧,認為無用。

真金被封為燕王、中樞令兼領樞密院事後,他對王恂非常器重,口令兩府大臣,凡有谘稟,必向王恂得知。

那個時候王恂已兼管太子起居,常為真金講解堯舜善政、治國安邦之道及聖人大義之言,並將遼金興亡之事編成故事講給他聽,以讓其區別善惡。

王恂精通算術,深得太子真金讚賞,說他學識淵博,是難得的良師益友……正是如此,此次前來大宋吊唁才將他帶到身邊。

兩人暗中定下“班超之計”後,便一直在細心謀劃。

PS:感謝書友明月清風和澳洲老吳的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