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與南宋同行》第180章 萬士達的大憲章級鐵甲戰艦
宋子強的電池直接用的是那面世界的19世紀60年代,法國的勒克蘭謝發明炭鋅乾電池。

 這是一種酸性鋅錳乾電池,它是以鋅筒作為負極,並經汞齊化處理,使表面性質更為均勻,以減少鋅的腐蝕,提高電池的儲藏性能。

 正極材料則是由二氧化錳粉、氯化銨及碳黑組成的一個混合糊狀物。

 正極材料中間插入一根炭棒,作為引出電流的導體。

 在正極和負極之間有一層增強的隔離牛皮紙,該紙浸透了含有氯化銨和氯化鋅的電解質溶液,金屬鋅的上部被密封。

 鋅與錳都是流求島有色金屬儲備中的必備存貨……這個當然是王德發的功勞,他當年曾經一點點用坩堝冶煉法想弄出合金鋼來,也太多的失敗,也有過成功。

 這一切的文字資料與有色金屬儲備都留給了宋子強。

 緊接著,宋子強直接弄出了用竹炭做燈絲的燈泡。

 他直接往燈泡裡注入二氧化碳,然後塗了些黃磷來消除燈泡裡的可能殘存的氧。

 接上乾電池後,果真亮了,而且竟然能連續工作上千個小時。

 吳大鵬好奇地問道:“為什麽要做成鴿子蛋大小?”

 “這是加工最容易的尺寸……”

 好吧,吳大鵬表示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妥協式生產加工。

 吳大鵬說:“我們是不是要建正規的發電廠了?”

 “電動機還沒有呢,要什麽發電廠?”

 “那為什麽不製造電動機呢?”

 “沒有發電廠,我怎麽能加工出強力磁鐵?”

 好吧,吳大鵬明白自己陷入了一個悖論中……天然磁石可以加工出低輸出率的發電機,要是達到電動機的水平,還要一點點去發展。

 還是那句話,一切都要慢慢來。

 其實宋子強搞出這些設備來的時間不算短,足足有大半年呢。

 直到一年後,八道河地區才開始出現了民用磁石式電話……盡管五位號的售價昂貴,服務費也昂貴,出現一年左右,最終突破了萬門……

 直到兩年後才開始在大宋的臨安城內的民間開始經營,在半年內就突破了三千門!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宋子強忙活自己的事業期間,別人也沒有閑著。

 萬士達則開始搞自己的鐵甲船。

 憑借現在已經有的技術設備,萬士達才不想只是簡單的將鐵甲釘在木船板上而已,那樣的牢固性要差很多的。

 既然木結構船體基本承受不了非裝置不可的蒸汽發動機和更大的大型火炮,那麽木結構船體更不能經受住再加上一種更重的裝甲……所以說,那種簡單盯上鐵甲的設計理念很可笑。

 在理論上說,現在能軋製鑄鐵鐵軌,就能軋製鑄鐵龍骨,能製造出不漏水的中高壓蒸汽鍋爐,就能製造不漏水的鐵甲巨艦。

 至於裝甲帶的軋製也不難,一個熱軋技術就搞定了。

 萬士達設計的鐵甲船也不是全鋼鐵,他認為那樣有浪費材料之嫌。

 不算山東地區,流求島本身的鋼產量已經達到大宋的鋼產量,而且質量還要比他們的好,但是,現在仍然是屬於供不應求的階段。

 現在需要鋼的地方太多了……而他們的坩堝冶煉法已經達到了極至,唯有換冶煉方法了。

 但是,那個又有諸多的限制,所以只能把鋼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如果現在的帆船足夠用,而且完全是這個世界的最高水平了……在這種情況下把鋼都用在鐵甲船上確實太超前了,不適用。

 萬士達設計采用船身為鐵殼船身,它的內部為一層的10毫米的鐵板,外部為一層10毫米的鍛鐵裝甲並用螺母螺栓鉚接。

 鉚釘技術提一下,他們將完全采用熱鉚接技術……這在流求島上的工業區裡被廣泛使用了。

 這需要連接的兩塊鍛鐵甲板分別鑽好孔,然後把鉚釘燒紅了,穿過鋼板上的孔以後,用模具擊打鉚釘,迅速讓鉚釘頭部成型,等鉚釘冷卻下來時,會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自動地把兩塊鍛鐵甲板連接的更緊密。

 兩層鐵甲的中間則交錯放置200毫米的硬木木材,並填充大量的巴沙輕木。

 為了節省重量,整個艦體的內部基本都是以硬木結構為骨架,同樣大量使用的巴沙輕木。

 萬士達沒有設計什麽鑄鐵撞角……就算這樣的船身,輕輕擦碰一下這個時空的木頭船,也會讓它們粉身碎骨。

 整條鐵甲戰艦身長130米,水線間長119米,寬19..7米,長寬比為7.23左右,型深為8.2米,排水量預計過萬噸,帆面積5000平方米左右。

 戰艦上的乘員大概需要700名左右。

 鐵甲戰艦的兩舷處各有一條裝甲帶,這兩條裝甲帶從船首部圍繞到到船尾部,增加它的撞擊能力。

 這兩條裝甲帶,還是鉚接安裝在由鑄鐵龍骨做基礎,鑄鐵肋條系統為輔助的網狀船體支撐結構上的,它還可以用來保護內部的非水密艙。

 其他船殼部分,也是用鐵板直接鉚接到這個支撐結構上的。

 整條鐵甲戰艦采用的是鑄鐵龍骨,這使它具有超過所有木質龍骨的強度。

 戰艦上將配備有四十門不同口徑的後裝火炮。

 雖然采用了蒸汽機動力設備,但是仍然保持了三根大桅和相應的帆具,這個可以用來以防萬一。

 整條戰艦的重量預計要超過九千噸……在純蒸汽機動力設備的推動下將達到十五節的航速。

 如果蒸汽機意外停擺而隻用帆動力,那麽航速只能達到可憐的一節完全可以和帆槳式海船拚拚速度了……但是,有了船帆動力的保障總比沒有強。

 製成了模型後,宋子強大搖其頭,說:“你對我的蒸汽動力設備沒有信心……”

 當然沒有了,宋子強定型的中高壓蒸汽動力設備在運行半年時,已經停擺了四次,大修了兩次……讓人欣慰的只能是它皮糙肉厚,修一修就能接著用。

 這將是一條破萬噸的大船啊,建設周期可能要突破兩年。

 宋子強拍著胸脯保證說:“絕對用不上兩年,你不要用靜態的眼光看我們工業的發展,最多用上一年!”

 萬士達淡淡地說:“我想這條大憲章級別的鐵甲戰艦能保護我們一百年的海權……”

 “一百年?你太悲觀了,五百年都行!”

 當然,這條鐵甲戰艦的花費也是巨大的,不過更好的地方在於它也許可以提升整個聯邦帝國的造船技術。

 張安國讓人把那鐵甲戰艦的模型放到水池裡,采用抵近拍攝的技巧,把它拍成大幅照片掛在自己的辦公室裡。

 每一個來他辦公室的人無不對它驚歎,這才是聯邦帝國的真正實力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