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南宋同行》第121章 聯邦帝國的1些設想
接下來的時間,三個朋友準備在流求島上的各個市內走一走,絕密材料看完了,還需要一些感觀認識。

 吳大鵬側重看整體,看看整個聯邦帝國的權力結構與制度建設。

 宋子強不管到哪個市都去各家大小工廠裡轉轉。

 萬士達則看重造船與修船行業。

 吳大鵬對安排退役軍人從政的政策大加讚賞,這個時空,忠誠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再說了,他們有意讓軍人在訓練時還要有支農支工的經歷,多少讓那些退役軍人有一些社會管理的經驗與能力。

 公職人員可以隨時招考招募,地方上的主事者卻要明確要有忠誠度。

 他們完全是微服私訪……事實上他們走在人群中也並不是格外顯眼。

 他們拒絕安排安保或是助手,隻想通過自己的眼睛來看。

 宋子強不太滿意工業上的發展,認為王德發和張國安兩個是二把刀的水平。

 萬士達不解,問道:“不能怪他們吧?沒有電動機做原動力,機床加工的精密度不夠吧?”

 宋子強冷笑道:“柴油發動機能要多高的精度?他們不敢去嘗試!”

 說到機加工技術,沒有人敢跟他叫板。

 宋子強認為王德發和張國安過於保守,只知道鍋駝機加工容易,操作簡單,忘了這東西只是一種過渡產品,功率太低了。

 他觀察了一下火車的蒸汽機機頭,哈哈大笑了,說是至少能改進十幾個地方,可以減輕四分之一的自重,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動力!

 看了幾個城市後,他就不耐煩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要麽水力,要麽畜力,要麽鍋駝機動力……沒有好的原動力還談個屁的工業革命?!

 他拒絕再和吳大鵬、萬士達去實地考察了,直接回到八道河工業區,喊上胡鎮北,準備上馬中高壓蒸汽機!

 他製訂的指標數據是,蒸汽壓力要達到10兆帕左右,蒸汽溫度上要達到450℃左右,燃料熱值計總效率要達到20%到25%的范疇!

 同時,他還要兼顧製造15馬力大飛輪式柴油發動機……這是一款用途廣泛的原動力,耐操性強不說,結構也簡單,便於維修和養護!

 只不過他要親自動手加工,別人是指望不上了。

 宋子強不太喜歡和朋友們談論天下大事之類的,他認為好好的工作,把技術搞上去才是好樣的……一天吧吧地議論這個那個有啥用?

 天下的許多事情就是被這樣的人搞壞的。

 胡鎮北被宋子強招到身邊後樂壞了,他一直圍在他的身邊轉,被他的諸多設想和打算震驚到極點!

 他知道宋子強可不是一個說說就完事的人,所以陪著他去煉鋼廠,聽他抱怨石墨鉗鍋煉鋼法很笨,產能低浪費大……以後要上馬鹼性平爐煉鋼法!

 宋子強說:“老胡,到時候咱們一爐就能煉出至少五百噸鋼……”

 他伸出了五個手指搖了搖,胡鎮北眼睛都圓了,一爐五百噸!

 “哼,等以後弄出大型空氣分離設備嘛……算了,到時候再說吧!”

 胡鎮北陪著他參觀了鍋駝機加工廠……宋子強問道:“這些產品,別的民用企業到現在還加工不出來?!”

 胡鎮北說,能夠,只不過產量少了點。

 “那還不把加工任務都交給他們?!咱們要上馬中高壓式的,不玩這麽低級的產品……”

 鍋駝機低級?全交別別人?!

 眼下鍋駝機的利潤可驚人……

 宋子強毫不在意地說出他預計中的中高壓蒸汽機的數據……胡鎮北臉色發紅了,要是有這樣蒸汽動力機,那就可以裝到遠航海船上了,可以直達澳大利亞了!

 宋子強冷笑道:“到澳洲算什麽……我還想跨大洋,直接到南殷地安洲呢!”

 胡鎮北說不出話了,他只能期待著奇跡的出現。

 但是一切升級都要從基礎開始:較好的金屬材料,較好的機加工技術,較好的機械設計。

 宋子強與胡鎮北從此開始吃住都在工業區裡,不太理會他的朋友。

 吳大鵬和萬士達當然了解宋子強的性格,就由他去了。

 他們兩個在流求島上把十個城市走了個遍,感覺還可以……張國安和安靜兩個人把十個城市當成了十個班級來管理了,弄了比例極高的巡警來維護規定。

 很明顯,巡警的權力過大,執行上過於死板和教條。

 但是,這也許是必須的!

 整個社會都學會了遵守規則以後,其它的才可以自然回歸嘛。

 吳大鵬說:“整個帝國的基本架構還算合理,還有許多細節要處理一下……帝國這個名頭,聽著就有力量!

 以後你想選哪裡來加盟?”

 萬士達想了想,說:“老宋的意思是他以後要在澳洲發展,爭取把那裡開發成整個帝國的工業與畜牧業供應基地……我想我以後去南美吧。”

 “那我就去北美……先從北美的南部發展,盡量避開小冰河期。”

 “你的大東北不要了?”

 “要!怎麽不要……可以跨白令海峽來管理嘛!”

 “……哪有那麽多人口。”

 “一切都慢慢來吧,開發從來都是從點到面的發展,別被廣大的面積嚇著。”

 計劃歸計劃,他們還要慢慢從現實著手。

 流求島上最需要的是跨河大橋,還是可以同時過火車的兩用橋。

 除了去婆羅洲的王德發外,他們不得不都放下手關的工作,齊心要建好第一座跨河大橋。

 因為它將是標志性建築……是對運用鋼筋混凝土構件及其技術的第一次考試。

 他們乘坐了張國安的私人快艇來指揮現場作業,其實那快艇就是一條一百五十噸級,八十馬力的硬木船,由於整體是流線性結構,而且動力較大,所以讓它行駛起來極有氣勢。

 但是因為鍋駝機弊端的限制,它的腿短,跑不了多遠,隻適應用在內河上航行。

 王德發當然也收到了朋友們回來的信息,他極為高興,但是由於文來河口地區剛剛開始開發,他一時間走不開,便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來問候他們。

 吳大鵬與萬士達當然不會怪他,他們研究了婆羅洲的發展計劃,認為過於保守,提出眼光要放遠一些,要盯住整個天竺地區才行。

 天竺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這是優點,各種宗教,各種勢力混雜,這也是優點。

 可是不久以後,他們發現竟然被新東方集團公司搶先動了手,而且他們還要替他們擦屁股……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以後再說。

 眼下還是以建設大橋為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