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與南宋同行》第270章 3佛齊國王的要求
郭勿語大隊長抵於三佛齊國首都巨港城的時候,他受到三佛齊國王親切地接見,雙方不僅共進了晚餐,甚至還進行了只有幾人參加的密談。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郭勿語大隊長聽了國王的要求後陷入了沉思,那個國王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職權范圍。

 眼下,三佛齊國正處在重新崛起的時候……這個王國在實力最強大的時候一共有十五個屬國,當然它們都是一些部落似的組織形式,每個屬國人數基本都不過兩萬人。

 在郭勿語大隊長的海圖上,三佛齊國本來位於叫什麽馬六甲海峽的南端,這裡的地理位置優越,目前已經成為整個群島的香料貿易中心。

 他們長期與東、西方的大宋和回回商人同時進行香料貿易,經濟力量本來就比較雄厚,自從流求島意外崛起後,他們現在的經濟力量又上了一個境界。

 他們同時又是整個群島的大乘佛教的中心,天竺地區的佛學大師夏基阿基爾蒂都曾在巨港城講過佛學。

 早在公元671年時,唐代高僧義淨取海道前往天竺地區學習佛法,曾在此學習梵語和佛教理論,而且從天竺地區取經回來後,繼續留在三佛齊國的巨港城從事翻譯和著述多年。

 從經濟實力和宗教實力上看,他們確實是強國,但是如果從現在軍事實力上看……他們卻實在不能算是強國,都比不上幾百年前的水平。

 那時,他們剛剛與另外一個佛教國家嶽帝王朝通過婚姻關系,合二為一,那個時候穿行海峽的海船都必須向他們納稅,他們那時的勢力影響遠達細蘭島及天竺地區東岸。

 但是就在幾十年前吧,他們遭到了天竺地區南部的注輦國的襲擊。

 注輦國率兵大舉進犯三佛齊國的本土以及在其它島嶼上的各屬邦,這使他們的軍事國力大受削弱。

 因此,三佛齊國後來根本無力乾預東部新崛起的爪哇國。

 在經過幾十年的混戰後,兩國都疲憊不堪,他們不得不達成協議,整個群島的西部屬於三佛齊國的勢力范圍,東部則屬爪哇王國勢力范圍。

 原本他們佔有整個群島的利益,現在卻不得不分給爪哇國一半。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的軍事力量不行……所以,現在的三佛齊國國王把眼光投向了流求商人身上,希望能得到他們的幫助,重新崛起。

 三佛齊的國家收入除了經營自產的香料外,相當一部分得自進出口貨物的稅收和海上劫掠,故它的各個港口都堆滿大量本土以及來自大宋、天竺和回回諸國的土特產。

 前文說過,直到現在,這個國家的社會性質還是屬於帶有濃厚的奴隸製殘余的封建制。

 三佛齊國王自稱“龍精”,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他們的國王去世後,百姓要被迫削發服喪。

 國王的待從則都要被迫投火殉葬……三佛齊屬國的百姓平時不納租賦,戰時由酋長率領,自備兵器、糗糧然後聽候調撥。

 但是他們北有注輦國這個強敵,東有爪哇國這個強勁的對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國際環境不算太好,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了。

 巨港城的名字響亮,事實上它的規模遠不及流求島或是大宋的一個普通海港。

 早在大唐時代,他們就開始遣使北上進貢……到了大宋一朝,他們從宋真宗時代開始,幾乎隔幾年就派出大臣進貢,還多次獲得大宋賜與的官職。

 所以,他們完全了解大宋的實際情況。

 流求島勢力興起後,他們也馬上派出商隊隨著流求島的海船登島貿易。

 所以對流求島的情況也比較了解。

 當初,流求海軍要求在巨港城的旁邊再修建一處碼頭,好方便流求商船的停靠……三佛齊國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他那時一心要流求海軍在巨港停靠,想借此拉近雙方的關系。

 流求海軍的實力曾經讓他瞠目結舌!

 流求海軍在他們的群島間剿滅海盜的戰績確實嚇了三佛齊國王一大跳……擁有兩三百人的成員,五六條戰船規模的海盜船隊,還有那足有五六百人集聚的海盜老巢,對付這等水平的“巨盜”,他幾乎都要派出全國一半的海軍才可能剿滅掉!

 但是,那些人在他們的面前簡直連個木瓜都不如!

 他們用一種奇怪的武器三下五除二就剿滅了海盜,那些人連跑都跑不掉,統統被他們抓了起來,判為苦力……

 三佛齊國王馬上就警告自己的海軍,今後不得在群島之間或是海峽裡搶劫商船!

 這個時代,除了流求外,一個國家的海軍和強盜的區別不大,大多時候,他們對本國的商船來說是海軍,但是對別國的商船來說則可能是海盜了他們的海軍萬一在海面上遇到其它地區的商船,只要對方實力不濟,他們可能都會一擁而上直接動手搶了。

 三佛齊的國王則注意到了,那些流求海軍實力強大,但是他們從來不劫擄商船,不管那商船上掛著什麽旗子或是屬於哪個地方商人的……只要是商船,他們就不會去搔擾!

 聽聞他們隻對付韃靼強盜集團

 三佛齊國與注輦國的矛盾實際上就是由雙方都派出海軍劫擄對方的商船引發的……這個時代哪裡有什麽公理可言,海面上更是叢林文化的戰場。

 但是,流求海軍到了此地以後……情況得到了巨大的改變,三佛齊國的海軍主動停手了,海上原來的巨盜,或是其它閑散勢力都一個個被他們清剿乾淨了。

 安全的通航條件更能引發商貿的發展……前來此處的經商的商人日益增多,不算回回商人, 單單是大宋和流求商人就有兩千出頭了!

 三佛齊的國王命令他的海軍停了劫擄後,他國庫裡的損失還真不算大,不斷增長的商業稅差不多完全可以補上停止劫擄的“損失”了。

 他同時還知道,流求島的陸上實力也十分強大他們在大宋的山東地區幾乎是憑一己之力來對付韃靼人,這一些都是他派出的使者如實匯報給他的情況。

 所以,他希望能得到流求海軍的幫助,哪怕能多多提供一些武器也可以。

 僅僅幫助他裝備了一支護衛隊,好像不太夠用。

 那個三佛齊國王通過一個翻譯說:

 “我可以允許那些掛著‘流求’旗幟的商船免費使用港口,還允許流求商人任意在我國定居只要你們幫助我們作戰,我還可以提供給你們更多的土地和勞力!”

 郭勿語大隊長不得不認真考慮了,這是一個好機會,但是責任也太重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