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貞觀帝師》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甚為滿意
李世民眼睛一眯,問道:“那夏卿的意思是?”

 “陛下,您看,軍校建立之後,軍人的形象為之改觀,加上宣傳,和滅突厥的戰爭,大唐的百姓已經開始以軍人為榮,軍人的社會地位空前提高,青壯都願意去做軍人。軍校每年的報名人數成數倍的增長,就可以看得出來。軍人社會地位高了,軍人多了,自然優秀的軍人也會更多,可塑之才也會更多。”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工匠的作用,想來陛下已經看的清清楚楚了,提高工匠的社會地位,使人們願意去成為一名優秀的工匠。如此一來,咱們大唐的技術革新才能夠得到保證。陛下,一個好的工匠,可以抵過一支軍隊!因為一支軍隊的士兵,不一定能做出來一把連射弩。可若是擁有了一個能夠做出連射弩的工匠,陛下就可以擁有無數支配備有連射弩的軍隊了!”

 “朕不是不明白夏卿說的道理。”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如今看我大唐種種遠超於諸國的技藝,朕又豈能不明白,大唐之所以強盛於他國,靠的就是這些領先的技術的使用。朕也知道,工匠在其中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只是,士農工商的地位,不是朕一道旨意就可以改變的。兵卒的地位得以提高,是因為兵者,國之重器,不強兵則無以強國,也因為兵卒的地位再高,也終究是在戰場上的,便就是有所涉及,也只是涉及了很少一部分……另外,大唐民風尚武,也是個很好的基礎。可這工匠不一樣。若是朕現在一道旨意下去,要提高工匠的地位,只怕,會釀起軒然大波啊!”

 夏鴻升一聽,便就立刻明白了。

 讓一個工匠,受到社會中如同於自己所受到的一般的尊敬和話語權,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在有些人看來,他們自己注定是高貴與其他人的,而其他人也注定無法得到如同他們所獲得的一樣的地位和尊重。

 沒錯,就是那些士族。

 那些一個個看出身看血統的士族門閥,倘若有一天連那些鐵匠、木匠之流,也能獲得尊重,獲得話語權的時候,他們所自矜的那些出身、血統……將會變得再無意義。而對於那些人來說,這是一場災難。

 “微臣也沒有說,要將工匠的地位提高到了那麽高啊!”夏鴻升搖了搖頭,對李世民說道:“那些工匠的社會地位很低,其實是很好哄的啊,陛下!”

 “夏卿有什麽辦法?”李世民問道。

 “吃皇糧!”夏鴻升笑了笑,說道:“陛下,其實十分簡單。既能夠讓那些工匠覺得自己十分有價值,受重視,又不會影響到其他的誰。”

 “吃皇糧?”李世民凝眉看向了夏鴻升:“仔細說來。”

 夏鴻升點了點頭,給李世民解釋道:“很簡單,陛下正好可以趁著拆分軍機坊的機會,面對全社會招募技藝精湛的各種工匠。那些工匠前來報名,經過考試,進入拆分後的軍機坊的各個部門。此後每年如此,或每間隔幾年就這麽招募一回。一旦通過考試的工匠,就會成為朝廷的工作人員,享受朝廷的供養。就如同朝廷發給官員俸祿一般,那些工匠也算入這個體系裡面,同樣發給俸祿,只是比官員稍低一些。陛下甚至可以根據他們在技術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給予封賞乃至於虛爵的賜予。表面上看,是軍機坊在招收能工巧匠,而實際上,在社會上就變相的起到了一個”工匠科舉“的作用。匠人們當然想要吃皇糧了,那想要吃皇糧,就要求他們擁有高超的技藝。而對於其他百姓而言,又多了一條吃皇糧的路子,也會吸引不少人走上這條路,就又提供了更多的工匠來源。如此,以軍機坊需要人手的名義,誰都無法說什麽。而實際上,就如同科舉引來無數士子一般,軍機坊招收工匠的的考試,這個變相的“工匠科舉”,也會吸引來無數的工匠。這麽做的話,潛移默化的暗中提高工匠地位的目的也達到了,陛下所擔心的那些問題,也不會發生。等到那些人覺察到了的是,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以軍機坊缺少人手,招收能工巧匠的名義,實則進行‘工匠科舉’……”李世民腦中一活,立刻想到了諸多事情。

 “好!這個辦法好!”李世民突然點頭笑道:“這個辦法不僅能使我大唐出現無數能工巧匠,更能……呵呵……”

 李世民沒往下說,但是夏鴻升卻敏銳的覺察到了一點權謀的意味。

 不過,只要夏鴻升的目的能夠達成,至於李世民借助這件事情去另外做些什麽,那夏鴻升也管不著。

 夏鴻升的想法其實有更深一層的目的。

 就像科舉帶來的無數士子,而這無數的學子又引發了私學盛行一般。工匠的增多,拔尖兒工匠的需求的要求,都必定帶動工匠教育的發展。也就是職業技術教育。專門教授某一方面的具體實用技術的私學。

 這個世界不能只有研究的人才, 也需要有實踐的人才。

 而職業技術教育,就是提供這些具體參與到實踐的人才的極好途徑。

 後世裡,教育界有一句俗話,說的是,本科學原理,職教學技藝。這兩種教育並無高低之分,只有職能不同。一種負責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及開發,另一種負責將這些深層次的探究和開發進行實際的應用,並從應用中尋找不足和改進,進行反饋,引起更加深層次的探究和研發。

 大唐如今已經日益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所以原理教育和應用教育缺一不可了。

 “如此,具體要如何操持,夏卿且去擬一份奏疏,詳做安排。”李世民笑著對夏鴻升說道。

 “陛下英明!”夏鴻升躬身行禮。

 “呵呵,夏卿的這份彩禮,朕是甚為滿意啊!”李世民笑了起來,說道:“既如此,朕亦不能小氣了。長樂的嫁妝,朕要加倍準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