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江南春》二百九十一 1年
商船順利返程,一路順風順水。

 他們在船上,也收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好消息。

 所有人都格外高興,紀童也對沈柔凝格外恭敬了一些:陳公獻齊策,立下不世之功,沈柔凝的身份當然跟著水漲船高……除了這一點,沈柔凝廣博的見識和明銳的眼光,也讓紀童心生欽佩,不敢怠慢。

 “紀少,這南方多的是土地,缺的是人……”沈柔凝感受著迎面吹來的溫潤的海風,微笑道:“我若是你,就直接將這批糧食稍作安頓之後,就趕緊往戰場上去……這仗打到這裡,前方戰俘可不好安置。紀少若是願意花幾個錢將這些戰俘弄到男方去種地,豈非是給朝廷解決了一部分的大難題?”

 慶隆帝禦駕親征,大慶軍氣勢如虹,準備一鼓作氣攻佔了北金京城,一舉統一這大好山河!那些戰俘,殺之不祥,留下來要浪費糧食不說,還要佔許多人手看管,以免有意外。

 幾萬人的俘虜並不是容易看守的。

 “朝廷會答應?”紀童一聽很是心動,卻又有些猶豫。

 那些可是戰俘。並非一般人。

 “商行能消化的並不多。”沈柔凝神色輕松,道:“但有一點兒是一點兒,朝廷不會不應。”

 “那些人可都是軍人。”沈柔凝道:“在我大慶沒有徹底統治了整個北金之前,這些人若是放回去,不是成為反抗軍,就是淪為流寇,讓朝廷頭疼的很。所以,最近幾年,肯定不能放。”

 “不放人,也不能白養著。”沈柔凝繼續說道:“他們的作用無非是用來修橋鋪路挖渠挖霉曬鹽……反正都是替朝廷乾活,若是商行肯稍微出點兒銀子,朝廷肯定願意給出一些人。總之,不讓他們將來生事好了。而到了南洋。山高水遠,還怎麽生事。”

 “沈姑娘提醒的很有道理。”紀少沉思一番,便道:“待商船回京,我立即去找關系接洽著試試。不知沈姑娘是否同我一同回京?”

 沈柔凝搖搖頭:“下次商船補給的時候。我便要下去了。在南方走一走,一路就回嶽陽了。”

 “這樣啊。”紀童沒有多說什麽,閑談幾句,便離去了。

 ……

 初夏。

 沈柔凝回到嶽陽的時候,正趕上了沈柔湲的周歲禮。

 當年她離開時候的小小嬰兒已經長成了粉妝玉琢的一團。穿著鵝黃緙絲的小襦裙,踩著緞面軟底鞋,能在地上搖搖晃晃的走,也能指著石榴樹要花兒了。

 小孩子總是能夠讓人心軟下來。

 更何況,沈柔湲生的不知道多麽可愛漂亮,又不怕人。頭一回看見沈柔凝,或許是見沈柔凝與沈四太太長相十分相似,她疑惑不已,一雙黑葡萄一樣的眼睛盯著沈柔凝看了半晌,又一轉身搖搖晃晃地往屋裡去。片刻之後。她就將沈四太太給拽了出來,口中道:“娘,娘……”

 卻是指著沈柔凝不停的喊。

 “這是姐姐!”沈端榕匆忙間從自己院子裡跑過來,見狀不禁笑起來,道:“阿湲,這是姐姐!哥哥同你說過的,你忘了麽?”

 一年不見,他明顯又長高了些,越發顯得俊秀了。

 沈柔湲聞言這才恍然大悟狀,丟下沈四太太。向著沈柔凝搖搖晃晃地跑過去,口中道:“是姐姐!畫畫!禮物!”

 沈柔凝將她抱了起來,在她面頰上親了親,道:“姐姐給阿湲帶了許多禮物的哦。阿湲別急。”

 這個時候,田氏才在旁邊開了口,笑著道:“阿凝妹妹與四嬸娘長得真像……難怪阿湲都差點兒認不清呢。”她懷抱著一個六七個月大的小嬰兒,看打扮應該是個男孩子。許是這嶽陽水土養人,她看起來比從前豐腴了許多,氣色很好。

 “五嫂說的錯了。”沈端榕看了看沈柔凝。又看了看沈四太太,搖頭道:“姐姐和娘親已經很不相似了。只有阿湲頭一次見,才會覺得奇怪呢。”

 沈四太太身上的氣息比從前溫和多了。但依舊顯得有些冷淡沉默,有一種閱盡世情的淡漠感。而沈柔凝卻才是個豆蔻年華的少女,雙眼明亮,嘴角含笑,瞧著就讓人心生歡喜來。

 “七弟說的是。”田氏順從了沈端榕的意思。

 沈柔凝抱著沈柔湲向沈四太太行禮,而後又向田氏行禮,將一個金鑲寶的福牌給了小嬰兒,問道:“是小侄兒吧,叫什麽名字?”

 “大名喚作沈正愷,”田氏笑著道:“平時就叫愷哥兒。”

 沈柔凝回來之前,並未向府裡提前打招呼。而她離開一年,因為行蹤不定,所以很難得到家裡的消息。只是偶爾碰到商行,問問,大概知道一家大小都平安罷了。

 她這一回來,就難免好一通敘話。

 沈端榆去年秋闈中了舉,但春闈卻落了第。本來以他才二十多歲的年紀, 更應該多讀幾年書,多考幾科才對,但沈端榆卻不願意再考下去,走戶部謀了個縣丞的職位,特意也到了嶽陽,給沈四老爺打下手。

 沈三老爺本來十分不願意沈端榕放棄科舉——

 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沈端榆讀書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二十三四歲中了舉,再熬一熬,熬到三十多,並非沒有中進士的希望。而二兒子沈端松卻是脾氣暴躁之人,任他如何打罵責罰,依舊無法讓他聽話,更別說讀書了,只能求著他別惹大亂子;小兒子沈端柏,倒是聽話的多,但讀書的天賦也一般,最多也就是沈端榆的水準了。

 指望小兒子還太早,所以,他只能指望沈端榆能中個進士。

 但沈端榆偏偏不樂意,只能早就去做官。這讓沈三老爺十分惱火,幾乎要將沈端榆關進祠堂裡去!

 後來還是沈三太太勸他說:如今大慶眼看著就將北金滅了國,那可是比大慶都還要大的地方!那麽多的地方,需要多少官?到時候朝廷只能不拘一格用人,有舉人功名,足夠了。而若是沈端榆再耽擱幾科,耽擱個十來年,一切也就都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