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屠魔工業》第169章 風洞完工
風洞裡的照明系統極為詭異,它們在觀察室出風口那面牆上、與兩塊地面上突起物中。兩個地方的凹陷處有幾塊低熔點鋁合金塊,當觀察室溫度達到九百度時,這些金屬會被風吹成亮白色,而且會在風壓作用下緊貼在凹坑裡。它們通過高精度內壁的反射,完成整個觀察室的照明。

實在是工作溫度太高,一般的照明根本靠不住,非熱風模式則另有一套照明。

風洞的升溫過程很慢,需要差不多三百秒才能把氣溫提高到一千度。

即使如此大家興趣仍然很大,都耐心等著畫面越來越清楚。

不過畫面清楚了,有人不好了。

古老一指沈文劍拿出來的鈦粉,組成新的字幕:“傳感器燒壞了。”

原來裡面鎖著木元靈石殘晶的設備,裡面還有通信用傳感器。

它壞掉現在也沒辦法修,裡面風速接近音速臨界值,用法術變個東西在裡面搞不好就會把出風口給炸了。

一群人前後等了十分鍾,也沒見靈石有什麽明顯變化。

沈文劍走到一邊,給供熱熱系統換擋。

大家看過新鮮,知道實驗都需要多次才會有靠得住的結果,一部分人開始散去。

接下來兩分鍾換一檔,到第四次換擋時,終於看到曙光。

“出來啦!靈氣之精!”

沒人聽到這位說話,但都能通過投影看到。

沈文劍用鈦粉和古老交流了幾句,關閉風洞供熱系統。

古老站在觀察區靠近增壓風扇的位置,如果發生意外,他老人家會幫忙保住增壓風扇不受太大的衝擊。

風洞的降溫比加熱要快很多,熱供應一旦關閉,常溫氣流把全部格柵溫度降至正常,只需要不到一百秒。

情況很順利,沒有發生爆炸。

打開觀測區取出靈石和固定裝置,發現有裂開,部分碎片不知道哪裡去了。

這就很麻煩,之後還要對排風區進行檢查和維修。

對靈石進行檢測,結果不錯,本次試驗的最終充能率為61%,後續實驗可以安排在一千三百度到一千五百度之間。

靈石開裂的問題可能是風速或風溫的關系,只能一點點試。

有了本次測試的結果,古老帶著充能器開發組認真做後續的實驗計劃和實驗設備的製作。

沈文劍則帶著風洞製作的原班人馬,對風洞進行檢修、改進和後續設備的安裝。

改進主要針對兩個部分,防震、檢修門、進/排氣機構。

防震也是降噪的一部分,主要對各連接點采用其他材料與換裝連接結構件。

檢修門原來是沒有的,如果需要檢修,就通過觀察室的艙門進入風洞,本次的事故讓沈文劍不能回避劍修問題。

新增的檢修艙門有三個,排風道、初級增溫柵格區、二級增溫柵格區。

進氣結構都加裝了進氣防塵網,為了不影響風量,和保證後續改進的需求,初級風扇都拆開來做了升級。

排氣結構借著加裝艙門,順便解體又加長了一截,同時室外的排氣平台也又向外推了兩米,充分利用新增的大一圈的方形排氣道,設置一套專門用於攔截碎片的結構。

碎片攔截結構,截面差不多是兩個連續“Z”字型,其中的橫擋板很小,也沒有與擾流板相連,通過改變擾流板角度調整排氣風向,就能攔截大部分碎片,在高風速下,導流攔截比網眼型阻攔結構更好用,也更容易檢修。

這部分工作完成,應充能器開發組要求,臨時加入一次實驗。

本次開發組設計了自己的攔截裝置,沈文劍看過後直搖頭,

讓他們把攔截裝置固定到風洞裡指定位置單獨吹一次風。根本沒開熱風,直接用臨界風速一吹,攔截器就解體了。

放開發組回去繼續設計實驗,風洞製造組檢查了新的導流攔截結構,效果不錯,解體出來的金屬片多數都在攔截板上,還有一塊插在觀察區到排氣區的拐角上。

借著實驗搜集到的信息,順便對增壓風扇附近的連接結構做了微調,進入後續的總裝。

總裝要把風洞的室內部分外麵包三層!

第一層是利用蜂窩隔熱效應的空氣材料層,用的是當初研究空氣材料時弄出來的耐高溫空氣鎢鋼,最高能耐受兩千六度的溫度,雖然是金屬,但實際導熱率和石頭差不多,這個東西現在還只能通過法術介入冷卻段半手工製作。

第二層是吸熱層,就是科研部拿手的熱靈轉換,本結構使用的是專業版的熱靈轉換層,只有在空氣材料層表面溫度達到一千度時才會工作。

第三層陶瓷隔熱層,同時也是配重降噪層,這種陶瓷厚度有三十毫米,加入了特殊的材料燒結,成品內壁會形成蜂窩結構,外壁和普通陶瓷一樣。它同時具備隔音、隔熱的優點,但是水平都只是一般,太厚太重是缺點,所以一直沒投入生產,可是用在風洞還挺合適。

這三層裝完,風洞整體自重和結構厚度、強度達到一個很誇張的程度,才能真正啟動超音速風洞模式。

這些東西全部生產裝配完,中途進行了幾次臨時實驗,3004年就快過去了。

火箭組的設計也基本完成,和充能器開發組交替使用風洞,一組用常溫超音速模式,一組用高溫亞音速模式,動用超音速模式時,需要兩台煤粉爐都達到中負荷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比較可惜的是風洞的超音速模式只能勉強達到一點二倍音速,距離火箭的全態實驗需求還有點遠。

眼前的風洞真的做的很蛋疼,等充能器開發組把木元靈石充能器做成功,肯定還要拆掉,改成專業的超音速風洞,至少也得吹三到四倍音速的風才像話。

最後一個月,沈文劍跟火箭組混在一起。

開始吹風洞之後,後面的工作都是很繁瑣的小工作,比如原來設計的氣動外形不夠合理,在改動外形時,可能導致重心偏了那麽一兩毫米,這就要調整大量的設備位置和連接機構長度。

當然如果有錢可以亂放火箭,可以不調整,失敗也能夠得到非常多有用的數據。

顯然科研部還沒富裕到這個程度。

去年還在熱銷的外銷型小蜜蜂,今年總共只收到五十幾台訂單。

二代燃煤飛艇的對外銷售單價為十三萬兩,科研部在的整體成本有八萬兩,考慮到中間的意外損耗,總利潤兩百四十萬兩不到。

假如不開發新的財路,三百多萬兩的存款,包含發射站的建設,也就能發個七、八次也許還不夠,裡面還包含至少兩枚測試用火箭。

至於每年的撥款排除人員費用後還能剩下一些,肯定丟給原料組開發新材料,材料是永遠沒有盡頭的,趁著普通人的社會還能生產一些多余材料,能攢多少技術算多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