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保衛蘿卜1644》第10章 激情演說(3)
  “身為軍戶,你們為什麽會受多的苦,為什麽會遭了那麽多的罪?為什麽到頭來連最起碼得餉銀也得不到?”

  一些軍士聽之不覺潸然淚下,他們是不入四籍的軍戶,並非他們願意如此,生來便是軍人,由不得他們選擇。

  “因為我大明朝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那已經逼近的闖賊!而是那些在朝堂上賣國的士大夫們!”

  “當你們在血染沙場時,他們享受著京城的繁華,喝酒押雞。當你們出征在外,忍受著寒冷饑餓烈日曝曬時,他們在府內遍擺宴席,廣邀賓客,玉盤珍羞。”

  “或許這也沒有麽,這是你們的命,這是那些士大夫們的命。”

  朱慈抑揚頓挫,激昂與平和並俱,將演說的感染力淋漓盡致的頃撒在一眾的軍士內心。

  “但是他們的貪得無厭毫無止境!”

  “各地上繳稅賦被他們盤剝所剩無幾,發給你們的餉銀又被中飽私囊!”

  “哪怕是聖上變賣了祖宗的家產,想要賑濟天下,也被他們半路截去!”

  “他們花天酒地,喝的不是酒!而是你們的血!他們錦衣綢緞!穿的不是衣!而是從你們身上拔下來的皮!”

  “他們還將你們當做最下賤的丘八,任打任罵的羔羊!”

  “他們這樣的不把你們當人看?你們還能忍受麽!告訴我!你們還能夠忍受麽!”

  那些話便如同火藥,在校場中蔓延,仇恨,憎惡,不斷地在這些軍士的內心成長,綻放。

  只需要一根引信便可以輕易點燃。

  這根引信便在朱慈手中。

  那道聖旨被朱慈高高舉起,揮舞著手臂,用盡了最大的嗓音大聲急呼,甚至不用傳話軍士,亦能響徹整個校場。

  “至少我不能忍!聖上也不能忍。”

  “聖上有令!命孤為提督京營戎政!統帥京營各部!誅貪官!清君側!追繳髒銀,歸本軍餉!”

  “凡響應號召者,查沒貪官後,即可連本帶息領取所欠錢糧!”

  整個校場徹底炸裂。

  直到現在,太子那年輕的身軀才真正在王先通,張慶臻和謝芳心裡高大起來。

  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演說,將整個京營中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將軍士們的仇恨引向朝廷上的貪官,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士氣,同時也解決了困擾京營的餉銀問題。

  當然最主要的便是借刀殺人。

  殺的是那些無國無君的奸A。

  這一次演說完全是一石三鳥的計策。

  張慶臻內心感歎,原本他還覺得太子太過於魯莽,但現在讓他想不到的是,太子竟然有如此過人的口才。

  而這樣過人的口才,竟然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從周圍那些熱血沸騰的軍士們便看的出來。

  謝芳這個時候就有點不開心了,本來他還想著帶頭支持太子,幫助鼓動兵變,但現在……似乎用不到他的作用,整個五軍營已經徹底被太子徹底帶動。

  王先通本就特別憤青,聽著太子的煽動之言,卻和其他軍士一般淪陷其中。跟著近萬人的五軍營軍士高舉起了手臂。

  不約而同的喊道。

  “誅貪官!清君側!”

  “誅貪官!清君側!”

  其聲震震,久久無法平息!

  朱慈雙眼濕潤,那傾盡了全力的演說,幾乎用盡了他所有的力氣,結果……似乎還算滿意。

  但他知道,這一次的成功絕非僅僅是靠他過人的口才。

  如今京營軍心不穩,朝廷糜爛,才會給他有可乘之機。

  倘若在幾年,甚至一兩年之前,他進行同樣的演說,肯定不會產生好的效果。

  當初希帥之所以能成功,便是因為時局動蕩,百姓積貧,將仇恨引向那些富有且賣國的猶太人後,才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朱慈的演說,和希帥如出一轍,甚至說,明末的朝廷,那些士大夫,比猶太人更加可惡。

  京營中的軍戶,不是沒想過兵變,而是……沒人帶頭兵變。

  他們缺的是一個引子。

  朱慈現在的作用便是那個導火索。

  高舉著聖上的大旗,站立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兵變造反……沒有比這個更能讓那些早已壓抑了許久的軍戶們信服的了。

  國家大義在這些軍士眼裡或許隻是笑話,但人內心的仇恨,以及現實的利益足以支配他們的行為。

  仇恨,被朱慈挑了起來。

  利益,誅貪官後便能領到軍餉。

  並且還是大義的皇命。

  京營徹底淪陷在朱慈手中,也並非沒有道理。

  ……

  王家彥和李國禎就很尷尬了。

  本來好心允許太子爺說幾句話。

  現在倒好……太子說了幾句,整個京營都失控了。

  這也太不地道了吧。

  王家彥一臉苦笑,怎麽也沒想到前段時間才見過的儒雅少年,素淨的面容下,隱藏著的是野獸般的獠牙。

  太從一開始就沒有將提督的印信當一回事,能夠獲得和京營軍士接觸的機會,才是他本來的目的。

  印信從來都是一件死物,當一個有著足夠的才能得王者,站在眾人面前時。

  他本身就是象征著兵權虎符。

  朱慈做到了,他現在便是那個王者,那深黑色的衣衫在校場點將台上烈烈作響。

  王家彥只看到他的背影,就仿佛看到了史書上記載的成祖一般。

  而現在這般局勢,也隻有成祖在世才能力挽狂瀾!

  那才是帝王真正應該擁有的號召力。

  王家彥的眼眸不覺濕潤了,舉起衣袖擦了擦眼角,他心裡真的愛著腳下的土地,朱家的大明。

  ……

  [明世祖實錄]記載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四。

  以魏藻德,張晉彥為首的朝臣欺瞞聖聽,暗通闖賊,意欲謀反。

  事發後聚眾作亂,挾持帝於皇極殿上,準備開城迎賊,獻帝首級。

  還是太子的世祖臨危受命,得帝密旨,接管京營軍政,揮師內城,拯帝於危厄之間!

  後世有個叫金大清的大學歷史系教授經過慎重的考察後,發表了論文,質疑世祖實錄中的真實性。

  他懷疑,世祖當時拿的那份聖旨可能是矯詔,魏藻德等人也沒有犯上作亂,至於京營中的軍士都是受到世祖脅迫,才不得已跟隨其麾下。

  金大清的論文,受到了學界的重視,有幾個不滿金大清汙蔑世祖的學者親自去找金大清理論。

  不過那些學者並沒有在其家中找到本人,據鄰居老王說,前幾天有幾個人請老金去喝茶,之後就再沒有回來過。

  學者們問你怎麽知道的。

  老王嘿嘿一笑,說老金媳婦告訴他的,然後關上了門。

  他很快樂。

  ……

  皇極殿外。

  東宮小太監張純真焦急的等待著。

  太子一大早就失蹤了,找遍了宮內尋不見身影,皇后娘娘也急壞了,尋思著動用廠衛錦衣衛的人去尋找。

  但這事得聖上的首肯才行。

  眼下,聖上正和大臣討論政事,他人微言輕,大漢將軍都不放他進去。

  隻能在外面等著。

  不久又有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的跑過來,毫無例外的也被大漢將軍攔在外面。

  “天大的事情,等早朝完了再說,這是皇爺定下的規矩。”大漢將軍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並且盡職盡責。

  張純真有了伴兒,心裡總算沒那麽難受了,戳了戳那個有點面生的太監,問道。“我這是太子不見了,你稍的什麽事?”

  那個小太監眨了眨眼睛,小聲道對張純真道。“我是東廠曹公公手下的人。”

  “剛才得到線報,太子謀反了。”

  張純真不以為然。“謀反?這天下都在造反,你這事也不算事,還沒我這事大,唉……可憐我家主子,到現在也尋不到人影,可別出什麽事了。”

  ……

  仇恨無疑是世上最強大的力量。

  在太子的刺激下。

  暴怒的軍士將王家彥和李國禎都抓了起來,押到朱慈面前,在他們看來,王家彥和李國禎都是現在朝中的高官。

  那麽便是吸他們血的仇人。

  朱慈腦子還算清醒,朝中雖然腐朽不堪,但也不乏忠君愛國之輩。

  這樣的人乃是大明的廷柱,自然是殺不得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