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征!
當朱慈聽說了秦良玉石柱的狀況後,已經無法繼續安穩的等待四川的結果。
大明內部的動亂,也只剩下張獻忠一處,一日不除,朝廷便難以騰出手來解決其他各種問題。
除了感性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石柱的忠民良將為了大明而慘遭厄運,理性上親征的時機也已經具備。
北邊的蒙古人,由於販奴政策的迫害,已經無法對大明構成致命的威脅。
唯一剩下遼東的韃清,可能還會做些什麽小動作。
所以朱慈嚴令讓閻應元和袁樞,務必盯緊建奴的動向,至少要保證在徹底平定張獻忠前,至少不能讓建奴再次打入關中。
朱慈畢竟身在北京,對於前線的狀況,根本不可能通過簡短的塘報,徹底掌握四川的狀況。
主力部隊深陷四川,強行改變他們的計劃路線援助石柱,恐怕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況且,還有些慢。
京城距離石柱,幾千裡,這麽遠的距離,遙控指揮,完全不科學。
朱慈現在不確定,這個時候,秦良玉和她的石柱百姓,怎麽樣了。
但是,哪怕有一線希望,也不可能放任他們遭受張獻忠的屠戮。
一切,必須緊抓時間。
讓鞏永固,即刻清點皇衛營部曲,而朱慈這個時候,也回后宮,和嬪妃,弟弟妹妹,還有老爹老娘告別。
“哥哥這次出趟遠門,你在宮裡乖乖的,知道了麽?”朱慈捏著昭仁的小臉。
昭仁還有朦朧的感覺,抱著布偶聽著朱慈突然要離開,有些慘兮兮的問道。“哥哥要去哪?微婼能一起去麽?”
“哥哥也想帶著昭仁一起去呢,可是哥哥的皇子公主還留在宮裡,你的皇嫂,身體又不好,沒人照顧怎麽辦。”
昭仁似乎很猶豫,撅著小嘴不太高興的樣子,但八歲的她,也懂了些事情,最後還是點了點頭。“那好吧,微婼就幫皇兄照顧好皇嫂和哥哥的小孩子吧,哼,哥哥回來要獎勵微婼……”
“想要什麽獎勵?”
“嗚。”昭仁翻了翻眼睛,苦思冥想。“沒想好。”
……
“噗。”
朱慈去見崇禎的時候,後者正在喝茶,當朱慈把準備親征,並且從速而行的時候,告訴崇禎的時候。
後者直接嗆了出來。
“又要親征?”
為什麽是又……數一數,數一數,不算張家口那趟,之前也就親征過一次。
不過,哪怕只有一次,也足夠讓崇禎聽著都覺得不可思議的。
他的這個兒子,已經不是一個任性皇帝可以形容的了。
仔細的打量著那和他有著三分相似的面容。
不正常啊,他們這一脈是世祖血系的,怎麽整出來的子孫,跟個武宗二世一樣。
不過崇禎還是冷靜了下來,或許是因為他比較像孝宗皇帝,這樣的話,生出來第二個武宗來也並不奇怪了,恩……一定是這樣。
四川的事情,崇禎知道的也不多,但相比於韃清,那些不過是跳梁小醜罷了。
如今李自成沒了,朝廷對於張獻忠的圍剿也進入了尾聲。
崇禎雖有疑問,但覺得還沒到必須禦駕親征的地步。
只是,作為一個退居二線的皇帝,他已經不能左右朱慈的事。“吾兒若去,且速回便可,江山不可一日無君。”
“朕省的了。”
家裡的事情,也就那麽多。
當朱慈重新拿起了那把夷狄之災,許久沒有飽飲鮮血的它,在拔出劍鞘的那一刻,朱慈已經仿佛能感覺到它那已經安耐不住的悸動的。
仿佛能夠聽到心跳,血液沸騰。
當朱慈準備著自己的事情後,鞏永固和范景文,兩大宰輔,也已經開始按照朱慈的意思置辦起來。
京城上下,都感覺到一種和平時不太一樣的氣氛。
皇衛營之中,一列列士兵,在集結的號角,傳遍全營,校官向下屬傳達了軍部的命令,去軍庫領取配發的裝備,準備向城南集結點集中準備出征。
軍令傳達的還是太過於突然,一些士兵雖然經歷過應急訓練,但顯然還沒能完全進入狀態。
行速上有些緩慢,校官焦急的呼喊道。
“快快快!這不是訓練!”
“重複一遍!這不是訓練!”
“你們只有一個半時辰!一個半時辰之後,無法帶齊裝備,出現在永定門外,一律軍法處置!”
倪元璐帶人打開倉庫,清點其中的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意思是,糧草一般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在許多時候都是提前運至大軍所要經過的糧倉。
等到大軍途徑時,更容易補給。
但現在似乎來不及了。
內閣初步商量好的辦法是,介於他們的聖上,總是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給他們喘氣的機會。
所以先派遣朝廷的使者,喝令沿途的郡縣,在親軍行經時,以各種辦法,籌糧,支應天軍,而後由朝廷從京通十三倉,遣糧歸還地方。
從朱慈一拍腦袋,準備禦駕親征,到下面的臣民累死累活的準備。
前後用了三個多時辰,總算是完成了集結。
親征的人數,帶的並不多。
朱慈的本質目的,終究是不願意看到秦良玉這般的忠臣良將落的身死家滅的地步。
所以,和上一次一樣,時間就是生命。
目的地,四川以東,湖北以西的的石柱。
考慮到西南多山地,純騎兵的隊伍,開過去就是被人騎。
但對於速度的需求,卻不能沒有馬匹。
好在,只要當過幾年的兵,即使不是合格的騎兵,騎馬的技術騎馬是具備的。
親征的核心便是兩千步兵,和一千燧發槍兵。
臨時的點將台下。
文武官員,皇衛營士兵,已經等候在了此地。
甚至於路過的百姓,不敢靠近,也在遠遠的窺望朝廷的這一大動作。
“聽說,聖上要禦駕親征了。”
“征誰啊?”
“還能誰啊,四川那個稱帝的張獻忠唄。”
“那家夥是該死。”
軍陣烈烈,軍旗舞動,遠處的聖駕,在無數的親軍擁簇之下,出現在了永定門外。
文武官員,迎而跪之,山呼萬歲。
在無數人的臣服之下,朱慈整理了自己的鎧甲,按住配劍,一步一步的踏上點將台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北明不南渡》,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