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保衛蘿卜1644》第470章 挖礦
緬甸,李定國。

朱慈看著奏章,心情還是挺複雜的。

李定國跑去緬甸也就罷了,竟然能夠順手把緬王給乾掉了。

朱慈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惱怒。

高興的是,李定國作為漢人,在西南稱王稱霸,也算給漢民族長了臉。

惱怒的是,李定國畢竟是西軍殘黨,放出話來,西軍之人一個也跑不掉,結果卻讓他們在西南站穩了腳跟。

再想要把他們清理乾淨,怕是又要費一些功夫了。

總之,朱慈把奏章按了下去。

畢竟西南的局面並非重點。

對於韃清的最終戰役才是重中之重。

?宋應星對於蒸汽機的研究,還處於建模階段,暫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朱慈也並不急,放手讓他去試。

北庭布政司的初步建設很順利。

察哈浩特改名為察州,作為北庭的府治,在王家彥帶領的一些乾臣的建設下,正在煥發著魅力。

國內,由於土地兼並嚴重。

導致大量的漢民流離失所,失去了生活依靠。

這也是為何崇禎年間,會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原因。

短時間內用武力平定,只能安穩一時,如果不徹底緩和這樣的矛盾,第二個李自成出現也是早晚的問題。

朱慈實際上,也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是這涉及的問題太廣了,強行掀翻士紳的利益,甚至比科舉改製更容易導致翻車。

不過,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為那些沒有生活來源的農民找到工作就夠了。

用現代的術語來講,明末的危機,是因為失業率觸及到了紅線。

所以最直觀的解決方式就是壓低失業率。

以工代賑,這是最基本的手段。

忠烈祠的工事規模空前,加上許多學校,城牆修繕的工事,為社會提供大量可以糊口的工作機會,

北方的販奴暴利,又吸引許多不願意出大力,卻想賺大錢的投機份子。

兩者結合之下,基本吸納了存在於大明內部那些土地兼並的受害者。

這也是為何,在李自成和張獻忠完蛋之後,再沒有出現成規模的起義運動。

總之,國內是保持著脆弱的平衡。

由於登基的時候,查抄了大量的金銀,國家現在是根本不缺錢。

這一點,也是朱慈能夠隨便玩的保證。

經濟方面需要改革。

當然,朱慈不是經濟學家。

也玩不出什麽花樣。

他就是覺得,蒙古奴隸抓的有點多了。

完全超出了實際的需求。

泡沫太多,六十五兩的價格,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爆炸。

價格崩盤不是朱慈想要看到的。

所以,盡可能的讓那些蒙古奴隸產出實際的價值,才是最為重要的。

為此,朱慈簽發了礦改令。

所謂的礦改令,便是將開礦有限度私有化的舉措。

原本大明的礦業,完全壟斷於朝廷手中,私人開礦是違法的。

只要抓到,殺頭倒不至於,但罰你個傾家蕩產那是肯定的。

所以在大明這裡,如果你對一個人說,你家有礦!那可不是在稱讚對方是土豪……這可是赤裸裸罵人的話。

所謂的礦稅,就是罰那些私開礦的礦主而取得的稅收……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成為了官僚報復異己,牟取暴利的工具。

礦改令之後。

私礦有限度的合法化。

所謂的有限度,指的是,在長城以北發現的礦區,可以允許私人開采。

同時必須報備朝廷,向朝廷取得開礦許可。

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從私礦主手中取得合理的稅收。

一方面,給民間更多賺錢提高經濟的路子,一方面,讓那些蒙古奴隸有了用武之地。

挖礦畢竟是危險的,礦工絕對是拿命在工作的職業。

每一個礦工,都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的。

如此光榮和高尚的職業,還是交給蒙古和建奴同胞來乾。

朱慈更是忍痛在礦改令上添加細節。

那就是……若漢人死傷於礦難中,則礦主不但會被追責刑事責任,更是需要賠償家屬二十倍於當前蒙古奴隸交易的價格。

保證用於挖礦的主力,都是非漢人的集團,壓製北方少民有可能的抬頭。

苛責麽?不苛責。

反正,許多人看到礦改令後,都有些沸騰了。

挖礦很賺錢,這是必然,要不然朝廷也不會一直壟斷著,不讓外人私采。

這礦改令一下,有實力的豪商,必然不會放過如此大好的機會。

許多人在第一次投資蒙古奴隸,已經嘗到了甜頭,還有一些人眼睜睜的看著其他人賺錢,卻錯過了良機,這便是新的機會。

在察州附近,發現了三處金礦兩處銅礦和兩處鐵礦。

許多商人財團, 專門來到察州,和北庭布政司的政府官員商議,以圖取得礦產開采的許可。

王家彥的府宅都快被擠爆了。禮物更是收到手軟。

看到那堆積如山的財物,王家彥臉色平靜,讓衙役一一給退掉,乾,也不打聽打聽,這大明朝就屬他最清廉了。

最掛念的女兒已經送進了宮,王家彥真的無欲無求,隻想著給朝廷辦好事。

大明州縣無數。

而北庭是最新建立的布政司,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在各大布政司之中,都處於最低檔。

不過朝廷給了北庭發展的特權,在北庭允許私礦,並且核發采礦許可的權力,在王家彥手裡。

那些想賺錢的大佬,都得看著王家彥的臉色行事。

將那些想要取得采礦許多的商人集中了起來。

王家彥非常公平的拍賣在察州附近發現的幾處礦脈的開采權。

價高者得。

截流一部分必要的資金,剩下的當做稅收,交給朝廷。

初次發現的礦脈,只是開始。

隨著礦產私有化的推進,無數的蒼蠅飛進了北庭,又是一處處礦脈被發掘出來。

礦產行業,基本要成為北庭的支柱產業。

並且因此,不斷吸引著國內的人口,向北庭遷移,安家落戶,開發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北方草原。

不過,蒙古族的威脅,並沒有解除。

隨著南部蒙古,幾乎淪陷在貪婪的漢人手中後。

喀爾喀蒙古的三大汗,也坐不住了。

南部的同胞被變成奴隸,並不是什麽大事,但從種種跡象表明,或許他們有可能會步了土默特,察哈爾的後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