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保衛蘿卜1644》第453章 衝鴨,大明
祭祀祖宗,那是必須得,哪怕朱慈覺得挺興師動眾的,鋪張浪費的。

但凡是到了一些大型節日,大的事件,都需要對祖宗祭拜一番。

作為國家元首,弘揚孝道是必須的。

在崇禎的要求下,祭拜了宗廟。

崇禎碎碎念的滿意而歸。

昭仁似乎還想和朱慈說些什麽話。

不過一回到北京,首先就要處理一些堆積起來的公務,朱慈實在抽不開身去回后宮。

目送著皇親離開之後。

朱慈把鞏永固叫了過來。

“遼東局面如何?”

“回聖上,清虜已退……錦州安然無恙。”鞏永固言簡意賅的回答。

“好。”朱慈點了點頭,聽到鞏永固的答覆,算是放下心來。

不過也很詫異,講道理,清虜這次趁著自己南去出兵,應當是對錦州勢在必得,本來還打算返回北京後,向遼東增添兵力。

結果回來的路上,就聽說清虜已經被幹了回去,這勝利有些來的太過於容易了吧。

“你派了一萬皇衛營的援軍?”

“是的,聖上。”鞏永固低頭道。

“主帥誰?”

“新樂侯劉文柄。”鞏永固擦著冷汗。

“劉文柄……”朱慈頗為驚訝,劉文柄是怎麽樣的人,他也真的了解。

當初北京保衛戰也用到他了,但用一次,就看出那只是個被侯門世家養出來的渣渣。

忠心沒的說,能力十分欠缺,所以這也是朱慈把他放在軍部,卻根本不考慮使用的原因。

不過聽到鞏永固的說法,好像這劉文柄真的打了勝仗。

面對三萬清虜大軍的圍攻,卻最終斬敵過萬,全身而退,自身損失不過幾百。

乖乖,這樣的戰損比,如果真是劉文柄打出來的,那絕逼是個名將。

難道自己看走眼了,或者是鞏永固因為是自己的親家公,估計謊報軍功。

“臣萬萬不敢虛報功勞,若聖上不信,可向廠衛求證……”

乖乖,連廠衛都拿出來立誓了,讓朱慈都不好意思懷疑鞏永固了。

“臣深知新樂侯無大才,然北京亦無可堪之將,也隻得如此。”鞏永固傾訴道,他還是個實在人,有啥說啥,劉文柄的確沒啥才能,但勝在絕對忠心可靠。

一個能用的將軍,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有忠心。

如果兩者不可兼得,顯然忠心更加重要一些。

劉文柄能力不足,忠心有保證,這才是鞏永固深思熟慮後派他率領明軍的原因。

“我軍之所以能擊敗清虜,解救錦州,一是仰仗聖上洪福齊天,二是依靠新器之利,據塘報所言,新器鉛火齊發,清虜雖悍勇,卻不得近,以至損兵折將,接連受挫。”

第一個馬屁,可以忽略不計,洪福這種東西,純粹扯淡。

第二個才是關鍵,新器,也就是自生火銃乙型,那種火器均射速二十秒一發,比以前的火繩槍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但實際上應用於戰場後會有怎麽樣的效果,朱慈還不得而知。

不過在鞏永固複盤了寧塔之戰後,朱慈才不由得寬慰起來。

乙型仍然屬於前膛槍,充其量可以算作前膛槍的頂峰之作,而後膛槍才是近代戰爭的開始。

後膛槍還沒研發出來,就已經靠著一個三流將軍把韃清的八旗兵吊著打了?

不管如何,結果總是好的,雖然劉文柄並沒什麽才能,給他和他手下的皇衛營記上戰功那也是實在必要的。

同時也因為這個原因。

朱慈在見過鞏永固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去了軍器局。

為了狂攀科技樹,軍器局基本匯聚了大明能網絡到的能工巧匠,

並且像宋應星這樣的人才,也塞了進來。為大明的科技進步,添磚加瓦。

宋應星,的確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獻給了大明,雖然四十多歲的他已經談不上什麽青春了。

不過以如此高齡的身份,被聖上親點恩科狀元,恐怕從古至今,他已經算是第一人了。

感動,除了感動之外,似乎只有燃燒了自己的全部,才能報答聖上的知遇之恩。

定裝火藥,不是他發明的,是聖上提出來這個概念後,有人按圖索驥的搞出來的東西。

不過,在定裝火藥契合火器的過程中,他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氣。

畢氏自生火銃乙型的最終定型,就是他作為項目總負責人。

乙型出爐,這還並沒有結束。

丙型,丁型等等。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丙型目前還在概念之中。

相比與乙型,性能肯定需要進一步提高,但怎麽樣提高,卻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

乙型的關鍵詞在於定裝火藥。

讓裝填過程進一步簡化,那麽按照這樣的思路,是否還能繼續簡化下去。

宋應星似乎碰到了瓶頸,那思考的上端,仿佛有一層紙,需要破開,卻怎麽也破開不了。

“當初,聖上說,是不是可以研製出一種,從後面裝藥的火器,使得火器兵不需要站立,就能完成裝填……”

“但事實上,也證明這根本不可能,後方裝填灌藥,必須要考慮密封,如果不密封,很容易炸膛不說,還有可能根本送不出鉛丸。”

“是啊,鉛丸,必須放置於火藥前段,並且還需要夾層。如果不密實,鉛丸也飛不遠。”

軍器局的眾人,似乎對於後裝槍的概念,並不是太過於認可。

紛紛搖頭,舉出了各種,不切實際的原因。

宋應星暫時沒想到什麽好主意。

討論似乎很激烈,以至於當朱慈來到軍器局時,裡面的研發人員,差點沒察覺。

“聖上,臣等失禮……”工匠們和工部的官員惶恐的想要跪拜。

不過,朱慈並不在乎這些禮節,況且對於朱慈來說,大明強盛的最大保證,便是這些帶動科技進步的精銳。

“以後,凡軍器局所屬,見朕皆不必跪拜,躬身即可。”

這是對於精銳工匠們的恩寵,朱慈不需要他們跪拜,其他的官員也不會敢於讓他們頃服。

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匠戶們地位,也讓那些為國家搞科學的官員,更加欣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