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保衛蘿卜1644》第356章 第1課
孫可望是很要強的一個人,同時也是非常自負的一個人。

當他覺得是對的事情,無論遇到怎樣的阻撓,無論別人說什麽他都聽不進去。

對於李定國的防備由來已久,他不願意看到一個毛頭小子能夠騎在他的頭上。

這小子不過打了幾個勝仗就很拽了,如果讓他抓到什麽把柄非得將他弄死不可。

當然,這些事情以後再說,先按照他的計劃先乾一波明軍,刷一刷聲望。

……

和之前兩次打的防守戰不同,這一次,明廷主動出擊,徹底掃平農民軍最後的割據勢力,張獻忠。

以皇衛營為主力,四川周圍明軍作為協助,四面圍攻,將其徹底剿滅。

不過,理想總是好的,墨菲定律的出現影響了整個計劃的展開。

秦良玉那邊肯定會出力,不過怕是有些夠嗆,沐天波自身難保,正在被當地土司追著揍。

不過這兩部,路途遙遠,暫時還沒傳來消息。

遠在京城的朱慈,是有些不放心將指揮權交給戚宗明和王先通。

禦駕親征,這種事情也只能想想罷了,從北邊和東邊傳來的消息,都不是很樂觀。

無論是蒙古,還是韃清,並沒有被打痛,他們時刻虎視眈眈於關內,準備合適的時機,再次入關咬上一口。

當大明的天子,還真是個提心吊膽的活,既要守國門,又要死社稷,想想都讓朱慈瑟瑟發抖。

尤其是崇禎那兒,韃清蒙古入關劫掠像去自己家一樣。

但這主要還是國內農民軍鬧的凶,再強大的國家,也耗不過雙線作戰。

只要內部不紛爭,完全可以有底氣的說,這地球上還沒一個能擊潰大明的存在。

朱慈在京城,還是比較忙的。

一方面時刻關注著對四川用兵的進展,一方面,則力住猛抓教育。

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和國家的穩定息息相關,華夏的歷史上,農民軍起義的次數,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大小不一的數起,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天災,百姓吃不上飯所導致。

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某些野心家和私欲者的蠱惑,無知的他們聽信了謠言,聽信了某些人的一面之詞,傻乎乎的跟著造反了。

這從共和國建國以來發生的幾起稱帝事件就看的出來,他們吃不上飯麽?沒有……只是沒什麽文化,突然腦殘了而已。

等到了全國基本掃平了文盲,這種事情,就基本看不到了。

開啟民智的意義,便在於此。

百姓不愚,明辨是非,不僅僅是杜絕了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造反行為,更是可以監察百官,在一定程度上讓某些試圖貪贓枉法的官員,有所收斂。

不過,徹底掃平文盲,任重而道遠。

現在來說,就算是負責教授新學的老師,都有些少的可憐。

並且這些老師,其實並不完全符合朱慈的要求。

他們能夠取得進士之位,不是說他們對於物理,明算都有很高的造詣,事實上,像方以智和宋應星這樣的拔尖者,並不多,大多數取得功名的人,基本上是臨時抱佛腳,抱出來了。

所謂的教育……如今還處於摸索階段。

國子監,是大明的最高學府,不過成分還是比較複雜的,除了相當於清華北大之外,還覆蓋了中央黨校,教育廳,考試中心的職能。

朱慈在不斷的改革教育中,將國子監的職能進一步細化,國子監仍然被保留,但隻相當於中央黨校,負責接收全國官員進入進修,不再對沒有官職的士子和百姓開放。

另起爐灶,設置大明皇家大學。

接受各地優秀學生,

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深入教育。根據初步設立的校章,大明皇帝除了總覽軍政大權之外,還應把皇家大學的校長兼了。

沒錯,朱慈毫無廉恥的成為了第一人校長。

對於大學這麽一個全新的機構。

京城們的讀書人多是品頭論足,褒貶不一。

“大學者,在於明德,在於親民,聖上新加之,亦是讓我等以曾參為楷模,以孝修身,以忠為國,實乃善也。”

很不巧,儒家聖典,四書包括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在這儒家影響還沒褪去的時候,很多人聽到大學,很容易聯系到儒家的這本書。

聖上設立大學這個機構,這是什麽意思?這顯然是在向全國讀書人釋放一個信號,皇帝是一個大學愛好者。

號召大家多看大學……

這並不是壞事,至少聖上還沒有將儒家一棍子打死。

朱慈,表示他們只是想多了而已,如果讓他意識到,大學的出現在在讀書人心中產生什麽化學反應,或許還不如叫大明皇家學院……學院這種名稱安放在最高學府的頭上, 有些小氣了。

“但,大學之道,怕是整個大明也沒人能悟出個所以然來。”有的士子歎息一聲。

“是啊,聖人之道,傳承千年,所遺者頗多,尤以大學為甚。”

大家都知道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但實際上,真的不需要把所有書都看全了。

科舉之中,雖考四書,卻有所側重。

主考論語。

中庸,孟子輔之,而大學……比較冷門,老師都不會畫重點在上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學丟失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根本形成不了完整的體系。

“什麽狗屁的大學!純粹是掛羊頭賣狗肉,那大學之中根本和大學沒有半點關系!竟是些明算,格物之理,甚至還有什麽所謂的思想教育,我呸。”

“哎?這不是錦衣衛大哥麽,我剛才說什麽了?”

“沒有啊?我什麽都沒說!真的,不騙你們。”

“等等!我沒當你們聾,別……我錯了,大哥!下次再不敢了,給小的一次機會啊!救……救……不要……不要……”

聲音漸行漸遠……

讓其他圍在一起的讀書人,吞著口水,看呆了。

“皇上萬歲!”

“大明萬歲!”

“大學萬歲!”

趕緊呼喚了一聲口號,壓壓驚。

……

“秦漢唐宋,王朝更迭,唯我大明得國最正,誰能分析一下,為什麽這麽說。”

皇家大學的課堂上,宋應星對著下面的學生講課。愛看小說的你,怎能不關注這個公眾號,V信搜索:rdww444或熱度網文,一起暢聊網文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