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保衛蘿卜1644》第54章 政事決議(2)
  當朱慈特別點名要提拔方以智的時候。

  眾臣不禁嘩然。

  這方以智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得到聖上的特意關照?

  工部侍郎這個雖然只是副職,卻也是正三品的大員,方以智之前不過是還不入流的進士,這直升的速度有些太快了吧。

  朱慈也知道這樣做也挺急躁的,畢竟方以智雖然是個人才,但現在還沒到非他不用的地步,完全可以慢慢培養,將其提拔到應該的位置上去。

  但是朱慈,需要確立的是他絕對的權威地位,也就是獨裁。

  一切的權力受歸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國家機器以更高效率的運轉。

  效率……是必須的,因為沒有多少時間了。

  所謂的獨裁,就是朱慈的話必須毫無保留被絕對執行,無論朱慈的決定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其他人都不應當有異議。

  這麽做有利有弊,弊點在於,如果朱慈個人出現了決策性的失誤,那將毫無疑問的把大明推向深淵。

  然而大明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朱慈覺得,哪怕自己真的玩脫了,也不會出現更壞的可能。

  而獨裁的好處,便是可以將整個京城的力量擰成一個整體,這是在面對外敵時,最佳的狀態。

  超擢方以智不僅僅是因為方以智的才華,更重要的是,朱慈對群臣的試探,他想知道他現在對如今的朝廷能控制到什麽樣的地步。

  而這種控制必須要得到絕對的加強。

  必須任性啊。

  “臣有異議,臣不知方以智有何才,然侍郎之職,位高權重,怎可輕易付以,恐人心不服。”

  出班進言的是施邦曜,刑部左侍郎。

  實際上,在昨日的第一次朝會之後,朱慈以雷霆的手段收回內閣,收回百官的權力後,這些大佬心裡是不平衡的。

  但當時迫於形式,又無可奈何。

  而到了現在,百官們私下裡也有所商量,那就是不能再讓這位武宗二代胡來。

  不然的話,這位年輕的老板不知道會把大明帶到什麽樣的茄子窩裡。

  於是,有幾個大佬合起夥來,決定爭取權力,這種爭取權力,便是和朱慈唱反調。

  和朱慈唱反調的後果可能會很嚴重,以那暴君殺人不眨眼的性格,很可能就被砍了。

  但是,能夠活到現在的高官,那都是願意為國家去死的人,他們……對於死亡……還真不怕。

  所以施邦曜和其他幾個人都做好了必死的準備,死諫也要將大明撥亂反正,將朱慈收回的權力……搶救回來一些。

  這就是一場權力的拔河。

  朱慈對上這些迂腐且頑固的忠臣。

  “臣附議。”吏部尚書李邦華也緊隨著道。

  實際上超擢這件事情也並非不能接受,崇禎一朝中,被超擢的案例不勝枚舉,魏藻德便是一個例子。

  所以超擢方以智的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這件事情為立點,和朱慈爭奪權力。

  而這種隻為黨爭,不為對錯的議事思維,貫穿了整個明末的歷史。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黨爭的對象是皇帝。

  “臣附議。”

  “臣附議。”

  支持王家彥的人有刑部凌義渠,戶部吳乾來,等十多人。

  仿佛已經合計好了一般,同發難。

  而朱慈覺得,這不是仿佛合計好了,而是根本就是已經通過氣了。

  昨日朝會中,

朱慈直接砍掉兵部,這些大佬也沒有這麽整齊同時表態。  相比於昨天砍了兵部,架空了內閣,這小小的超擢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那兩件事情都能接受,又更何況小小的超擢。

  朱慈現在才發現,這些忠臣,遠遠不是那麽容易屈服的。

  而要將他們馴服成乖乖辦事的羊羔,也絕非幾句話,或者殺一波人就能做到。

  “還有附議的麽?”

  朱慈冷漠的掃視了眾人,冷冷的話,令聽到的人都默然無言。

  見其他人都安靜了下來,朱慈繼續道。

  “施邦曜,施大人。”朱慈點名道,臉上不禁有著怒意。

  而者仍然低著頭,看起來並不為所動,他已經做好舍身成仁的準備。

  假如能以死來能讓朱慈的善如當一個明君,那麽這也是值得的。

  “汝乃是刑部之人,何以言吏部之事?”

  “臣以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臣得聖上厚愛,遷為侍郎,即為朝中重臣,自然應當以國事為重,顧全大局為己任,方以智畢竟年輕,還不足以當此重任。”施邦曜不卑不亢,緊接著說道。

  “請聖上收回成命!”

  “請聖上收回成命!”

  以施邦曜,李邦華為首的重臣一個個都跪倒在朱慈的面前,現在和朱慈慫定了。

  面對這樣的現實,朱慈還是很頭疼的。

  這樣的人,顯然不能一刀砍了。

  朱慈也是知道,奸臣惜命,忠臣惜名。

  死亡是無法使得這些人退縮的,而在他們眼裡,即使是拉下去砍了,他們亦沒有任何後悔可言。

  朱慈殺了很多人,將他們通通拉下去砍了?

  朱慈當然會心疼,畢竟都是些忠志之士,但是如果可以,朱慈並不會介意自己開啟殺戮模式。

  可是,從朱慈的考慮來說,殺人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之前殺百官,因為他們該殺,因為他們懼怕死亡,朱慈便偏偏要弄死他們。

  施邦曜等人不懼怕死亡,朱慈卻也不能用簡單暴力的殺人來解決。

  朱慈需要抓住百官的弱點,來加以利用,來貫徹自己的皇權。

  他們不是忠臣麽?忠臣既然不怕死,既然只會考慮到名聲,朱慈便偏生不會讓他們如願。

  已經陷入權力爭奪的朱慈,必須固執下去。“朕便不收這成命又如何?你們還真是有出息啊,如今國難之時,你們上不為國,下不為民,卻來計較此等之事。”

  “施大人,如果仍然固執己見,那便脫了一身的朝服,致仕回鄉!”

  竟然只是逼施邦曜辭職?這讓施邦曜有些沒有想到,難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然而文官總是給一點臉色就燦爛的。

  其他附議施邦華的人,也跟著據理力爭。

  “臣等志大才疏,難為國分憂,還望聖上準臣乞骸骨。”

  一幫人,反而以辭職為要挾,逼迫朱慈退步。

  他們似乎覺得,如今的朝廷用人之時,朱慈必然不敢大范圍的勸退百官。

  ……

  可憐兮兮的求下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