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保衛蘿卜1644》第59章 全力生產(3)
  軍製的革新之後。

  朱慈又提出一套軍銜的體系(詳細請見作品相關,這裡不用來水字數了zsbd)。

  軍銜體系和已有的爵位在許多地方都極其相似。

  在軍銜提出之後,以後封賞便將以軍銜的晉升為主要手段。

  爵位的授予將逐漸減少。

  當然這需要時間。

  如今兩者還需要共存,不然的話,既得利益者的不滿,會讓朱慈很難架控目前的局面。

  而軍方人員能夠獲得的餉銀,將和軍銜直接掛鉤。

  這就是一條路。

  一條擺在將軍和小兵之間的路,使得他們能夠明確的看到他們為了什麽而奮鬥。

  在坐的諸位軍方人員都被初次授於軍銜。

  王先通被初授鎮國將軍軍銜,從錦衣衛調入軍閣,領軍閣大學士,兼軍統部尚書。

  張慶臻初授昭武將軍軍銜,領軍閣大學士,執掌軍事,軍訓兩部。

  又經張慶臻推薦,劉文炳得以入閣,兼軍需部尚書。

  至於謝芳和薛義成兩人,雖然也被授予了軍銜,但由於朱慈覺得好用一些,仍然留在錦衣衛中。

  而作為皇家的直屬親衛隊,錦衣衛的編制是沒有較大的變動的。

  軍方的上層建築被確定後,下層軍製並沒有多大變化,最主要的是朱慈現在手頭上的人並不多。

  不算錦衣衛,正規編制滿打滿算不到兩萬。

  千戶,總旗,小旗一應俱全,根本組建不了像樣的軍團,自然暫時保留。

  剩下得便是每日的訓練問題了。

  關於訓練,朱慈沒什麽想法,畢竟他沒當過兵,而那種跑步,稍息,立正之類的訓練類型,感覺並不適合當下的軍隊,而且看起來還有些違和。

  好在張慶臻這人也挺實誠的,有心為國效力,在京營中任職的這段時間,一直通曉品讀戚繼光留下的[紀效新書][練兵實錄]等練兵類的兵書。

  或許他還達不到戚繼光的程度,但總歸他對於練兵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

  在這裡朱慈也不想事事指手畫腳,許多事情還需要手下的將領放開的乾,如果能將他們鍛煉的獨當一面,朱慈也感覺會輕松許多。

  朱慈需要的是大局的把控。

  以及不斷地給自己手下的戰力加buff。

  第三套buff

  朱慈便在這次軍會上提出。

  “除開平日的日常訓練外,可以招募城中的說書先生,以及戲班子在京營中開戲,這事便由新樂侯劉文炳你去負責。”

  說書先生……戲班子……

  一眾的將領都感覺莫名其妙。

  做軍戶的職責便是上陣殺敵,平時刻苦訓練。

  這讓軍戶又聽戲,有聽書的……可不會把武功荒廢了?

  但朱慈知道,一個軍隊之所以能夠強大,有很多因素影響。

  訓練,裝備等外在因素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最主要的。

  老蔣的整編德械師聽起來胯下一寒,威風凜凜,最後不還是被按在地上摩擦麽。

  說起來,兔子們還真是強大無比。

  乾完老蔣,乾老美,簡直龍傲天的模板。

  明明什麽都沒有,硬是打出了一片天。

  靠著上面人出色的軍事天賦?不不不……有一定原因吧,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

  靠的是支撐著每個軍人的信念,他們的悍不畏死,他們的舍家為國,無數的鮮血和犧牲才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不然,你讓老美的士兵抱著炸藥包自爆去?想的美,如果哪個長官下這樣的命令,手下的士兵會先把他的頭爆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下兵死於命,中兵死於利,上兵死於家。

  為了活命而打仗,這樣的士兵只是下兵,他們被拉壯丁,他們不情願,他們是被後面的監軍逼迫,才不得已衝上去拚命的。

  歷史上許多的軍隊都是這樣的下兵狀態,他們能有足夠的戰鬥力就怪了。

  為了利益而拚殺的士兵,則是中兵,自秦開始,給於了手下士兵足夠的利益誘惑,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軍隊的戰力。

  這也是當時秦國相比於其他國家的先進之處,以中兵的姿態橫掃六國完成一統。

  最難得的便是上兵,終其歷史,似乎也只有兔子軍(怕和諧別介意)等少數的事例符合上兵的范疇。

  保護的信念貫徹著他們的思維,他們打仗不為命,不為錢,為的是守護某些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東西。

  上兵是異常強大的,越級殺人都是手到擒來。

  前幾天團滅的周遇吉的勇衛營,已經很接近上兵了,以三千人的兵力鎮守寧武關,李自成付出了七萬傷亡的代價,才將其拿下。

  朱慈讓說書先生,和戲班子進京營,在一定程度上是想喚醒一部分軍兵的國家榮辱感,以及增加他們的忠誠度。

  遠的不說,近的李定國,他原本就是反賊,為何最後如此忠心於大明?據說……他被金聖歎洗腦了。

  金聖歎當時就是個說書先生,給李定國講的三國故事。

  李定國聽後,極其崇拜關公,薑維等人,有心效仿,這才有了之後的斬二王的功績,以至名留青史。

  話說回來,如果當時金聖歎對李定國講的不是三國……是水滸……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化學反應。

  朱慈將戲班子,說書先生引入,也是有意打造文工兵的雛形。

  軍隊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鐵打的人內心也會有所疲憊。

  文工兵不僅可以使得軍隊勞逸結合,豐富軍戶的文娛文化生活,又能給他們洗腦……何樂而不為?

  “說書和戲曲的內容,必須嚴格把控,只允許三國和說嶽的故事。”內容上肯定要把控。

  金瓶梅,燈草和尚,這種低俗的內容肯定要被朱慈404的。

  有些將領似乎能會意朱慈的意思。

  皆以為可。

  但具體可在什麽地方可以,他們又說不出來。或是可以在京營裡看戲,或是為了拍朱慈的馬屁,那就不得而知。

  總之這項決議沒人提出反對。

  而張慶臻等人雖然也很懷疑把戲班子和說書人拉進京營裡合不合適,但看到朱慈並不像無理取鬧的樣子,或許聖上有其他方面的深意。

  也沒有反對。

  討論完這件事情的細則後。

  第一次軍會結束。

  時間已經過了中午,在京營裡簡單的吃了一頓後。

  朱慈準備去火器局,看看冶鐵的事情有沒有眉目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