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營的軍戶們,白天的時候就得到了通知。
皇上降下聖旨,以後每天訓練完,便可以聽戲聽書。
逢單聽戲,逢雙聽書。
這對於整個京營的軍戶們來說無疑是好事。
雖然他們如何也鬧不明白,皇上竟然還給他們安排這些內容。
難道當兵的不就應該訓練戰鬥技巧和排兵布陣麽。
這聽戲有是哪一出?
軍戶們覺得古怪,但也沒人會拒絕。
就好像在群裡遇到土豪發紅包,收到紅包的人肯定會膜拜下土豪,而不是覺得土豪的腦子瓦塌了。
畢竟得了好處不是。
京營軍戶們的心情就和那些搶到大紅包的人一樣。
要說起他們平日的娛樂活動,也僅限於晚上回家,吹滅燈後嘿嘿嘿。
就算再急色,也有厭倦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老夫老妻,看到那玩膩的身體,碰都不想碰。
但不碰還能幹嘛呢?自己娶的媳婦,哭著也得滿足啊。
倘若有一點耍頭,誰願意天天去做羞羞的事情。
耍頭來了……戲班子和說書人都被請了過來。
京營的軍戶們搬來小板凳,美滋滋的集中在戲台前。
而京營中的高級將領則在朱慈的強勢安排下,坐在最前排,包括他自己一起看戲,與兵同樂。
戲曲的形式被稱之為傳奇戲曲,當然和一刀999的典故無關,而是經過元末明初雜劇演變而來的說唱形式,最有名的便是吳江派,這個戲班子也是打南邊來的……
今天的戲碼是[精忠記]
也就是嶽飛和秦檜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此戲讚揚嶽飛盡忠報國的品質和精神,揭露秦檜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罪行,顯示出積極的思想意義。
關於嶽飛的故事,生活在信息爆炸年代的朱慈看過的版本實在太多了,對於故事本身是沒多大興趣。
至於戲曲,朱慈則更加感到索然無味。
實在是因為上輩子的年輕人,很少有人會喜歡戲曲這種需要慢慢品味的東西,社會節奏加大,人的內心也越來越浮躁。
朱慈就很浮躁,這讓他想起小時候去爺爺家玩,二十四小時戲曲頻道的尷尬。
他寧願抱著一本兩千萬字的小說啃,也不喜歡聽戲。
但是和軍戶將領們一起聽戲,顯然是為了政治目的。
看著周圍的軍戶和將領們已經癡迷於台上的劇情,朱慈聳了聳肩膀,也只能無奈的跟著看過去。
“金呀啊賊!拿拿拿拿……命來呀哈喂!”台上[嶽飛]舉起了小拳拳,錘擊著[金兀術]的胸口,後者應聲倒地。
“好!好!”
台下的軍戶們的情緒也被高潮的劇情帶動起來,一個個群情激昂。
他們似乎已經將自己帶入了嶽飛這個角色,當主角乾翻敵人後,總覺得爽快無邊。
這也是朱慈希望看到的。
人性本善,不是說每個人都是善良的,而是人都是希望在別人眼中是善良的,無論這種善良是偽裝,還是真心。
人又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社會這這個大模具下塑造形成的人格。
這種社會模具亦被稱之為風氣。
當一個個頭戴高帽的人被架了飛機,當周圍的人呼喊著相同的口號,身在其中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受到影響加入其中。
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最初的善惡觀。
大勢所趨。
當人們都被嶽飛的忠誠理念所感染,
其他人亦會從眾的效仿。 在善惡觀本就空白的軍戶心中,會隨著其他人的感染,在他們心中留下善惡的淺痕。
而隨著這種風氣逐漸蔓延,這種忠君愛國的思想會漸漸在其心中滋生。
朱慈不知道手下的軍戶們會受到多大程度的感染,但是在看到他們的感情也跟著嶽飛的遭遇而變化後,這就足以說明,給他們看戲是有效果的。
薛義成神情緊張的從外面進來,低著頭盡量不去擋住別人的視線,
行至朱慈的面前後跪拜行禮。
朱慈知道,薛義成一定有什麽事情稟報,示意他起身,令他近身交流,畢竟戲曲的聲音太過於嘈雜,難以分辨人聲。
“聖上……闖軍陷了宣府,朱之馮自縊而亡。”
朱慈聽後眉毛微皺,他記得宣府的陷落,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點,記得歸記得,這等於一張催命符,在告訴朱慈,他沒有多少時間了。
和闖軍間的屏障也只剩下居庸一處,但那裡顯然是守不住的。
唐通和杜之軼基本上是沒什麽抵抗就投降了。
按照常理而說,唐通如果投降,那無疑等於增加了闖軍的實力,以及削弱了朱慈的明軍力量。
畢竟唐通部基本都是騎兵,正常打起來,戰力肯定是有的。
但人家就是個軟骨頭,見闖軍投闖軍, 連清軍投清軍簡直毫無節操可言。
“聖上何事如此憂慮。”
張慶臻也在朱慈的身旁,看到朱慈的表情變化,忍不住的問道。
“宣府陷了。”
朱慈並不打算隱瞞,這種事情早晚都要讓他們知道的。
張慶臻頓時錯愕起來,這樣的重磅消息甚至讓他張著的最半天沒有合攏。
宣府對於京師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在宣府被佔領之後,闖軍對京師便徹底形成合圍姿態。
京城作為大明首都,現在已經是徹底孤立無援。
當然也不是,闖賊打到山西時候,天下已經盡知。
那些貪生怕死的軍閥不敢動,但一些舍己為國的義士已經是募集了士兵,以勤王軍為大旗,朝著這書匯聚。
只要京城能多堅守幾天,等到其他勤王師趕到,形式將大為改善。
各路秦勤王師中,吳三桂是最為重要。
吳三桂……朱慈虛眯些眼睛,想起了現在似乎還有吳三桂這個棋子。
這顯然是一個大漢奸,其惡劣程度,僅次於洪承疇和范文程。
但現在這個時間點還不好說。
史料上記載,在明沒亡的時候他還是忠臣,忠心於國事。
滿清數次招降都無功而返。
直到他心愛的圓圓女神被禍害了後,才衝冠一怒,打開山海關。
這是主流說法。
但具體吳三桂是個什麽樣的人,朱慈還真不好說。
假設他是忠臣,如果他能夠及時回防,或許情況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