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保衛蘿卜1644》第62章 練兵(1)
  京營的軍戶們,白天的時候就得到了通知。

  皇上降下聖旨,以後每天訓練完,便可以聽戲聽書。

  逢單聽戲,逢雙聽書。

  這對於整個京營的軍戶們來說無疑是好事。

  雖然他們如何也鬧不明白,皇上竟然還給他們安排這些內容。

  難道當兵的不就應該訓練戰鬥技巧和排兵布陣麽。

  這聽戲有是哪一出?

  軍戶們覺得古怪,但也沒人會拒絕。

  就好像在群裡遇到土豪發紅包,收到紅包的人肯定會膜拜下土豪,而不是覺得土豪的腦子瓦塌了。

  畢竟得了好處不是。

  京營軍戶們的心情就和那些搶到大紅包的人一樣。

  要說起他們平日的娛樂活動,也僅限於晚上回家,吹滅燈後嘿嘿嘿。

  就算再急色,也有厭倦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老夫老妻,看到那玩膩的身體,碰都不想碰。

  但不碰還能幹嘛呢?自己娶的媳婦,哭著也得滿足啊。

  倘若有一點耍頭,誰願意天天去做羞羞的事情。

  耍頭來了……戲班子和說書人都被請了過來。

  京營的軍戶們搬來小板凳,美滋滋的集中在戲台前。

  而京營中的高級將領則在朱慈的強勢安排下,坐在最前排,包括他自己一起看戲,與兵同樂。

  戲曲的形式被稱之為傳奇戲曲,當然和一刀999的典故無關,而是經過元末明初雜劇演變而來的說唱形式,最有名的便是吳江派,這個戲班子也是打南邊來的……

  今天的戲碼是[精忠記]

  也就是嶽飛和秦檜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此戲讚揚嶽飛盡忠報國的品質和精神,揭露秦檜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罪行,顯示出積極的思想意義。

  關於嶽飛的故事,生活在信息爆炸年代的朱慈看過的版本實在太多了,對於故事本身是沒多大興趣。

  至於戲曲,朱慈則更加感到索然無味。

  實在是因為上輩子的年輕人,很少有人會喜歡戲曲這種需要慢慢品味的東西,社會節奏加大,人的內心也越來越浮躁。

  朱慈就很浮躁,這讓他想起小時候去爺爺家玩,二十四小時戲曲頻道的尷尬。

  他寧願抱著一本兩千萬字的小說啃,也不喜歡聽戲。

  但是和軍戶將領們一起聽戲,顯然是為了政治目的。

  看著周圍的軍戶和將領們已經癡迷於台上的劇情,朱慈聳了聳肩膀,也只能無奈的跟著看過去。

  “金呀啊賊!拿拿拿拿……命來呀哈喂!”台上[嶽飛]舉起了小拳拳,錘擊著[金兀術]的胸口,後者應聲倒地。

  “好!好!”

  台下的軍戶們的情緒也被高潮的劇情帶動起來,一個個群情激昂。

  他們似乎已經將自己帶入了嶽飛這個角色,當主角乾翻敵人後,總覺得爽快無邊。

  這也是朱慈希望看到的。

  人性本善,不是說每個人都是善良的,而是人都是希望在別人眼中是善良的,無論這種善良是偽裝,還是真心。

  人又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社會這這個大模具下塑造形成的人格。

  這種社會模具亦被稱之為風氣。

  當一個個頭戴高帽的人被架了飛機,當周圍的人呼喊著相同的口號,身在其中的人,會不由自主的受到影響加入其中。

  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最初的善惡觀。

  大勢所趨。

  當人們都被嶽飛的忠誠理念所感染,

其他人亦會從眾的效仿。  在善惡觀本就空白的軍戶心中,會隨著其他人的感染,在他們心中留下善惡的淺痕。

  而隨著這種風氣逐漸蔓延,這種忠君愛國的思想會漸漸在其心中滋生。

  朱慈不知道手下的軍戶們會受到多大程度的感染,但是在看到他們的感情也跟著嶽飛的遭遇而變化後,這就足以說明,給他們看戲是有效果的。

  薛義成神情緊張的從外面進來,低著頭盡量不去擋住別人的視線,

  行至朱慈的面前後跪拜行禮。

  朱慈知道,薛義成一定有什麽事情稟報,示意他起身,令他近身交流,畢竟戲曲的聲音太過於嘈雜,難以分辨人聲。

  “聖上……闖軍陷了宣府,朱之馮自縊而亡。”

  朱慈聽後眉毛微皺,他記得宣府的陷落,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點,記得歸記得,這等於一張催命符,在告訴朱慈,他沒有多少時間了。

  和闖軍間的屏障也只剩下居庸一處,但那裡顯然是守不住的。

  唐通和杜之軼基本上是沒什麽抵抗就投降了。

  按照常理而說,唐通如果投降,那無疑等於增加了闖軍的實力,以及削弱了朱慈的明軍力量。

  畢竟唐通部基本都是騎兵,正常打起來,戰力肯定是有的。

  但人家就是個軟骨頭,見闖軍投闖軍, 連清軍投清軍簡直毫無節操可言。

  “聖上何事如此憂慮。”

  張慶臻也在朱慈的身旁,看到朱慈的表情變化,忍不住的問道。

  “宣府陷了。”

  朱慈並不打算隱瞞,這種事情早晚都要讓他們知道的。

  張慶臻頓時錯愕起來,這樣的重磅消息甚至讓他張著的最半天沒有合攏。

  宣府對於京師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在宣府被佔領之後,闖軍對京師便徹底形成合圍姿態。

  京城作為大明首都,現在已經是徹底孤立無援。

  當然也不是,闖賊打到山西時候,天下已經盡知。

  那些貪生怕死的軍閥不敢動,但一些舍己為國的義士已經是募集了士兵,以勤王軍為大旗,朝著這書匯聚。

  只要京城能多堅守幾天,等到其他勤王師趕到,形式將大為改善。

  各路秦勤王師中,吳三桂是最為重要。

  吳三桂……朱慈虛眯些眼睛,想起了現在似乎還有吳三桂這個棋子。

  這顯然是一個大漢奸,其惡劣程度,僅次於洪承疇和范文程。

  但現在這個時間點還不好說。

  史料上記載,在明沒亡的時候他還是忠臣,忠心於國事。

  滿清數次招降都無功而返。

  直到他心愛的圓圓女神被禍害了後,才衝冠一怒,打開山海關。

  這是主流說法。

  但具體吳三桂是個什麽樣的人,朱慈還真不好說。

  假設他是忠臣,如果他能夠及時回防,或許情況會好很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