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保衛蘿卜1644》第311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
朱慈在禦案之旁逡巡,聽著王家彥的言語,暫時沒有說話。

以科舉未開端的改革,必然掀起一場比李自成和建奴入關還要巨大的鬥爭。

贏了足以掃平國內的一切障礙,大明開往近代化的航道將一馬平川,再無阻力。

輸了,當然一敗塗地,以往所付出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成功的概率,估計只有40%

科舉的改革,觸碰的是儒家的紅線,這一點,不但朱慈有所心裡準備,怕是整個朝會上的許多大臣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有些人或許覺得這樣改革就是智障,純粹是舍本逐末,這並非依靠口才就能改變這些老頑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

而有些人只是為了大明的江山著想,怕朱慈觸碰到國內動蕩的紅線。

所以,大體上,無論是忠奸,都不覺得這次改革有實行的可能和必要。

但是這就是一場賭注。

朱慈有沒有這個必要賭,或許並不值得。

或許學著嘉靖萬歷天啟一樣,在幕後邊嗨皮邊關注著朝政遠比朱慈如此浪翻天的操作要穩妥的多。

什麽都不做,只等著西學東漸逐漸推行,幾百年後,大明並不會落後西方多少。

但是對朱慈來說,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耐心。

禦案之上,還有著一張的簡陋般的世界地圖。那是昭仁徒手描繪的送給了朱慈,被小心翼翼的珍藏在這裡。

每天上朝都能看的到,一遍又一遍。

那些被小心標注起來的兩個小人,乃是昭仁小小的憧憬。

只是她那小腦袋中,似乎還沒意識到,這樣的夢想代表著什麽。

代表著大明必須有足夠的實力踏足這些地方。

一二百年之後,隨著逐漸的西學東漸,大明朝的臣民必能以足夠驕傲的姿態遊歷世界。

但……對目前的大明來說,哪怕是前往本子國都凶險莫測。

畢竟大明還不足夠的強大。

留給朱慈的時間並不多,穿越者也只有他一個人而已,能夠以超前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局勢,並做出比較合理的決策。

這只有朱慈自己能做到。

如果沒有大的動作,怕是直到朱慈死掉,也看不到大明威服四海的一天,更扯提有足夠的力量,讓昭仁能夠實現兒時的願望。

改革,那就是要說乾就乾,不懼風險,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猶猶豫豫的妥協,並不是朱慈的風格。

這麽強勢的改革,大明必將經歷傷痛,甚至還會流血。

但是對於大明這個小姑娘來說,如果不經歷流血,又怎能成長為真正的女人。

朱慈不斷的在被感冒死的邊緣試探。

“百官代天子牧民於天下,若百官無德於民,又如何讓百姓傾心歸附於聖上?”王家彥,也豁出去了,繼續勸說道。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你皇帝把蠻夷比作瘋狗,必須以刀子對待,咱們也認了。

但對內的話,總不能也用刀子是吧,還需要用俺們儒家的那一套,用仁德對待不是?這你總不能強詞奪理吧。

朱慈拿著刀柄敲著禦案,讓下面的大臣肅靜。

“那為何百姓仍然接二連三的造反?”朱慈問道。

“百姓之所以反,乃是為官者無仁無德所致,若是以德臣而委之,則必無事端。”禮部員外郎出班言道。

似乎很有道理,也正切中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其他人也點頭稱是。

“是麽?王尚書,你可以告訴真,當初陝西因何而亂?”

“陝西民亂,乃是關中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無食……不得不……”

王家彥,本來只是規規矩矩的回答,

只是剛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此時他似乎意識到了朱慈為何問起這個事情。而他這樣就事論事的回答,恰恰和他之前所列舉的儒家思想所悖論。

“那你告訴朕,河南之變又因何而起?山東呢?北直隸呢?”

“說啊!”朱慈怒斥道。

“微臣……微臣!”

“乾旱,蝗災,水災,毫無例外,百姓們不歸附朕,不是為官有沒有有德行,而是因為他們吃不飽飯而已!”

“為何吃不飽?沒有糧食!”

“糧食!”

“這才是國家安定的根基所在。”

“國家強盛,則糧豐刀利,僅此而已。”

“朕不管你熟不熟讀聖書經義,誰能讓大明的糧食喂飽更多的人,誰能讓大明的刀子更加鋒利,這樣的人,才是大明需要的人。”

“科舉事關國家取士,也應以此為綱。”

朱慈著重的闡述了他最終立場,駁斥了文臣對於經書教義的維護。

或許,儒家的思想並非那麽不堪,在某些意義上能夠統治中國幾千年,也有他的精粹所在。

然而再精粹, 也實在阻擋了朱慈改革的腳步,就像後世的外語一樣,有用?肯定有用,但是抬高的過了,必然將人才壓製的扭曲起來。

儒家被抬高了幾千年,要摔,必須摔的徹底,才能真正的讓大明脫胎換骨。

就像後世的太祖一樣,徹底打碎舊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從科舉開始,之後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已經難以預料。

但是,既然已經做了,便沒有回頭的可能。

眾臣或許被聖上說服,也或許沒有,但在經過了如此驚心動魄的朝中爭辯之後,眾人也最終沒有反對的聲音。

表面上臣服於朱慈的決策,但心裡想的,那誰也不得而知。

朱慈並不在乎,還說的也說了,該聲明了也聲明了,包括向其他人用特別的方式解釋之所以改革科舉的原因。

如果,還有人敢於跳出來,那也只能利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人道主義毀滅。

“既然諸位都覺得改革科舉為妥,那此事便如此定了下來。”

眾臣們突然覺得聖上有些不要臉,他們只是不敢表態而已。

“那麽,諸位便在此詔書上簽字,核發各地吧。”

朱慈拿出早已寫好的詔書,擺在了群臣面前,首先是范景文首當其衝,當看清詔書上的內容,以及讓他們簽字的君令後,差點沒暈過去。

范景文好想罵娘。

聖上發中旨,從來不走內閣,更別說群臣有過問的權力。

這一次下聖旨。破天荒的讓他們簽字……分明就是想讓他們來背鍋。

艸!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