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保衛蘿卜1644》第315章 矛盾在激化
以京城為中心,科舉改製所帶來的影響還在發酵。

下面的士子們議論紛紛,暴躁的人,已經開罵了。

在茶館等公共場合,或許還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在會館等私人場所,士子們還是聚集在一起。

品論朝政,這種讀書人的優良品德,是想抹殺都抹殺不乾淨的。

此時的士子,基本分成了兩派。

一派士子當然對於朝廷突然改製很不爽,這些人大多是在科舉考試中多次名落孫山,心態爆炸,心裡頭對著朝廷,對著社會有一種憤世嫉俗的念頭。

另一派的士子,則是在聽說科舉改製後,除了溫習原本的攻克外,開始嘗試涉獵明算,明法之類的內容。他們大多是老實人,性格比較抖m,與其抱怨著抱怨哪,還不如好好看書,或許這一次的改製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次新的機遇。

這樣的人大多很年輕,在院試,鄉試的考試中,通過的比較順暢,對於來年的會試有著十足的信心。

暴躁的人,顯然比老實的人多一些。

不過再多,也沒用,他們還算清醒,並沒有聚集成有規模的反抗力量。

甚至連最起碼得輿論壓力,都還無法給於朝廷施加。

京城之中,還算平靜,大體是因為生活在京城中的人,基本已經被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擼怕了。

敢於鋌而走險,和朝廷對著乾的人,都在亂墳崗躺著來。

從王德化匯報來的京城狀況。朱慈還算放心,京城作為天下的表率,只要京城穩定,想要穩定天下,也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科舉制度的大概,朱慈所建立的考學部的落實,一系列對應的配套政策也逐步完善。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教育制度的完善。

原本大明的對於教育的投入還是很有力度的。

地方上,由於政府的扶持,建立大大小小無數處社學。

社學在數量上,還是學校的配套設施上,甚至比地方的縣衙還要氣派。

這當然歸功於朱元璋的功勞。

而在中央上,有著國子監的存在的,類似於大學,不過和現代的大學顯然不同,國子監更傾向於中央黨校,培養的是為官的人才。

這還遠遠無法讓朱慈感到滿足。

國子監和社學的教授內容自然要隨著科舉改製而有所改變。

但是,現在還不急於如此。

已經放出去的風聲是,來年的春闈是最後一次考取經義,在春闈結束之後,教授的內容再去更改還不遲。

另一方面。

軍校也必須要建立起來。

皇衛營上到勳貴,下到士兵,文化素養不說沒有,最起碼還達不到正常的水平。

由於他們基本來源於軍戶,識字率甚至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認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軍官應當擁有軍官的素質。

而不是看到敵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窩蜂衝過去開擼。

有素質的軍隊,和無素質的軍隊是兩種戰鬥力的表現,就像德軍,那一個個完全就是為打仗而生。

軍校必須有,隸屬於軍方,優先選擇品行優良的京營戶籍軍戶入校,學成之後直接成為下層軍官,此尋常士兵的起點高上許多。

忙碌的事情有些多。

最重要的是對於教材的修繕完備工作需要親自把控。

另一件事情,則是在百忙之中,抽出來料理的家事。

在宮裡的這些日子,只要從皇極殿返回乾清宮,昭仁經常會蹲守著等他,粘著他。

朱慈並非覺得煩,只是突然意識到了一點,昭仁年級也不小了,也應當開始蒙學。

最起碼得會識文斷字,

將來做一個有文化的進步女青年。女性在這個時代,地位低下,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話是這麽說。

但想要在大明找到會識字的才女,那還真是一擼一大把。

許多寵溺著女兒的官員豪紳,並不介意專門請一個先生,給女兒教授學問。

甚至一些變態,以教授青樓女子讀書寫字為樂,吟詩作對,吟著吟著就yin了。

許多原因導致,大明之中並不缺才女。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明末的秦淮八豔,她們地位並不高,然而仍然具備文化知識。

朱慈當然也有條件給昭仁請先生授課,甚至還有條件請個貌美如花的女先生給昭仁授課。

不過完全沒必要。

后宮之中,作為被挑選出來的老婆,寧槿的文化素質還是合格的。

而朱慈的便宜老媽,更是馳名古今的才貌雙全的女子。

不過,最終朱慈還是把昭仁教給了寧槿調教。

主要是,老媽畢竟是老媽,朱慈是無法用嚴苛的君威,命令爹娘的。

而寧槿作為自己的皇后,當然必須聽他的。

女子的正規教育和男子一樣,最基本的是識文斷字。

但是受教的內容,大多以女戒為主。

當然,女戒什麽還是滾粗。

但是朱慈是掏不出來硬乾貨。

教授的內容,還是以正常的蒙學為綱,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為主。

……

京城暫時平靜。

輿論沒有出現波動。

並不代表,大家都認可朝廷對於科舉的改製。

當初朱老大也動過科舉的內容。

朱老大覺得孟子的內容太過於反動,將其從科舉內剔除,甚至還放話說,如果孟子還活著,非剝了他不可。

你還別說,以朱老大的性子,還真有可能去幹。

不過最終,朱老大還是迫於輿論壓力,重新將孟子放回科舉之內。

最多也只是對孟子的內容進行刪減增補而已。

但朱慈似乎更暴躁一些。

徹底將經義完全拔出。

京城被彈壓的沒有人敢言,但地方上可就炸開了鍋。

各種噴子一窩蜂的冒了出來,開始指責朝廷的智障,和舍本逐末的行為。

從直隸,到山東,在到學霸聚集地南直隸,對於朝廷的謾罵幾乎在各地上演。

罵歸罵,但似乎並不能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他們的力量終究是太過於分散,又沒有任何任何軍事力量的支持,所以哪怕是真的不爽……也還完全達不到造反的地步。

不過,矛盾的種子已經種,他們缺的是一個領頭的人,將全國各地士人的力量串聯起來。

從而形成能夠讓朝廷不得不接受的呼聲。

孔衍植並不是傻子,他能從朝廷詔書之中嗅到火藥的味道,四書五經剔除,將徹底動搖他衍聖公的地位,這是關系到他切身利益的事情,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還在為找不到小說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公眾號:r/d/w/w444或搜索熱/度/網/文《搜索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裡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