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保衛蘿卜1644》第289章 劍拔弩張
李岩覺得,要想解決左良玉的問題,並不是能靠妥協來解決。

左良玉在崇禎皇帝還在的時候,便已經是聽旨不聽調,眼中完全沒有了朝廷。

而當時由於害怕左良玉反叛,朝廷一直采取的是容忍的態度。

以至於左良玉越發的嬌縱,難以控制。

李岩既然接了朱慈的旨意,平定南方的叛亂,私下裡也是揣摩的出,聖上也是和他一般的態度。

左良玉的威脅必須排除,將大明內部的力量徹底統一,只要內部一統,上命下奉,無論是內部的農民軍割據勢力,還是遼東的徹底平定,都不是問題。

現在面對左良玉或許艱難了些。

但為了帝國長遠的利益,這波必須挺過去。

用孝陵衛來防守南京還是遠遠不夠的。

江北的路振飛,以及黃得功,還有山東帶來的兵力被隨後調入南京城中,加強南京城的防守,以及更好的控制整個南京城的防備

同時堅壁清野,準備隨時可能發生的南京攻防戰。

按理說,謝芳得任務基本完成,這個時候本應該押送著東林亂黨,返回北京述職。

不過,如今南京的形勢有些緊張,不得不留下來繼續去幫李岩做情報方面的工作。

左良玉也基本完成了備戰的準備工作,為自己的名分進行最後的掙扎。

但大軍的行不行行動,取決於朝廷的態度。

所以在可能出現的戰爭之前。

雙方實在有必要溝通一下,如果可以私了,還是不要走法律程序的好。

左良玉的意思是,他願意重新統歸大明節製,同時將逃到他求保護的東林殘黨交出。

但是,有附加條件。

第一,不再追究他之前的過失。

第二,讓他永鎮湖北,子孫世襲。

第三,軍中糧草不濟,南京應負責他手下大軍的兵馬給養,以及軍餉。

李岩看到左良玉的要求,真是怒極反笑,當他把左良玉有條件投降的事情,告訴南京城的其他大臣時。

那些原本心裡還覺得應該以和為主的大臣再沒了聲音。

左良玉的要求,實在有些過分。

世代鎮守湖北,這是什麽概念,表面上看,並沒有要求王爵這種非常無禮的請求。

他這是想成為第二個黔國公,但是人家黔國公祖上能夠獲得如今的待遇,是靠著真刀真槍乾出來的。

他左良玉何德何能?

敢如此獅子大開口?

沒人敢於答應左良玉的要求,這無疑會成為大明的罪人。

李岩很快給了左良玉回信。

李岩的態度也很明確,和剛開始決定的一般。

左良玉要想免於一死,必須無條件投降,交出大軍的軍權。

除此之外。

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

“父親……真的要攻打南京麽?”

左夢庚看著眉頭深皺的父親,有些擔心的問道,左夢庚也不小了,對於局勢也有自己的看法。

除了農民軍外,大明內部基本沒有其他反抗的力量了,只剩下他父親這一支大軍而已。

看起來……二十萬很強大,但大明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遼寧皇帝的戰績實在有些駭人。

他不覺得,繼續反叛下去會有好結果,到時候家破人亡,誅滅九族可如何是好。

但是,這事情他做不了主,戰與不戰,完全看他父親左良玉的意思。

“不然呢?”左良玉隨口道。

李岩態度讓他實在有些騎虎難下。

左良玉畢竟見過的世面多了,不像左夢庚那樣天真。

所謂的世代鎮守湖北,看起來很張狂不要臉,

但卻是他不得不爭取的條件。軍權是他的依仗,如果松手,全家的性命都講被掌握在朝廷手中任人揉捏。

只要遼寧皇帝事後清算,二十萬的大軍平白成了送給朝廷的嫁妝。

這是為了活路,必須要求的投降條件,如果明廷不同意,他絕對不可能束手就擒!

顯然……希望破滅了。

李岩的所代表的遼寧皇帝的朝廷,完全和崇禎時期變了樣子,再沒有向他妥協的意思。

他們現在很漂啊,完全是一幅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樣子。

那樣子很欠揍。

左良玉就很想揍李岩一頓。

手中的回信被撕成了碎片,左良玉一拍桌子,嚇了左夢庚一跳。“本帥本不欲操動兵戈,奈何李岩欺人太甚,不得不為之!”

……

南京鬧的正凶,結局還不得而知。

北京的朱慈完全沒有閑著。

接連幾天,一直收到南京的奏報,陳述南京局勢的進展。

最值得關注的有三個方面的匯報。

第一個來自於謝芳。

謝芳得奏報中整理在南京所抓獲的叛臣名單,包括錢謙益,張慎言,孫之獬,以及捕獲的家人,現在已經和永定二王一起正在被送來北京的路上。

還有更多的叛臣,因為人手不足,以及有反抗情節,被當場誅殺。

朱慈還是很欣慰的。

由於上台以後把大臣清理了便,而明末這個時候有能力的人基本都嗝屁了。

所以許多關鍵的事情,擔心出了紕漏,都是朱慈親力親為。

包括對李自成和韃清的戰爭。

南京的事情,說大也大,錢謙益和張慎言的東林勢力在南方還是很有根基的,又有左良玉為羽翼,實在不能小看。

說小也小,無論是東林黨,還是白板級別的左良玉實際上都是渣渣罷了。

於是派手下的人練練手,也能更好的了解他們的能力。

總的來說,做的不錯。

謝芳作為錦衣衛最起碼還是稱職的。

朱慈可算是龍顏大悅,當即批複,同時給謝芳和孝陵衛的馮達他們應該得到的封賞。

第二封奏報來自於李岩。

將南京當時的局面,詳細的闡述了出來。

同時說明了不接受左良玉投降的原因乃是他那過於無禮的要求。

對左良玉為人還是比較了解的朱慈,並沒有否定李岩的決定。

即使左良玉沒有任何無禮的要求。

像他這種野心已經生出來的軍閥,不可能獲得朱慈的原諒。

那麽對此,朱慈和李岩的態度是一樣的,不需要慫,直接乾。

最後一份奏報就很有意思了……竟然是左良玉著人派來的奏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