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裝明末》第322章 目標,登州!
登州城到底怎麽了,方雲從抓到的叛軍俘虜和被救下來登州潰軍口中,終於知道了登州城發生了什麽。

 話說孔友德率領叛軍殺到登州城後,孫元化也展開了積極防禦。

 可即使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還沒有放棄招撫叛軍的念頭。方雲覺得可能是叛軍的兵力太多了,孫元化犯了和余大成一樣的錯誤,怕登萊兩府被叛軍給打爛了。

 當然這絕不僅僅是孫元化和余大成兩個封疆大吏容易犯這個錯誤,而是大明所有的封疆大吏都可能會犯這個錯誤,誰讓他們的聖上是崇禎皇帝呢。

 這位皇帝陛下對丟城失地的官員下手都比較狠,撤職是最輕的懲罰,但是更多情況下是把官員送到菜市口去問斬。

 雖然孫元化對守住登州城有信心,可登萊兩府又不止一個登州城,還有萊州城,和數個州城,數十個縣城呢,要是孔友德久攻不下登州,把目標轉向其他州縣,恐怕沒有那個州城和縣城,能擋得住數萬叛軍的攻打。

 不想人頭落地孫元化,隻好再次把主意打在招安孔友德身上。

 孫元化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打仗時就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不敢放手與叛軍堅決一戰,可孫元化忘記了他是登萊巡撫啊,他束縛的可不是他自己一個人,而是整個登萊城的守軍。

 在張可大的浙兵軍團稍嘗勝果後,孫元化就下令停戰。可停戰不是孫元化一個人說了算數的。

 孔友德放著濟南府的花花世界都不要了,拚了老命都要殺到登州府來,還不就是要奪下登州城嗎。你孫元化說停戰就停戰,老子的生命安全誰來保障,這幾萬叛軍人吃馬嚼的錢誰來給。

 再說誰知道這是不是孫元化的緩兵之計啊,為的就是拖延時間,好調集更多的兵馬來圍剿自己。

 於是孔友德果斷抓住這個機會反撲,擊敗了張濤率領撫標營,其實說擊敗,倒不如說是鎮標營的士兵倒戈,撫標營雖說是孫元化的親軍營,可普通士兵卻大部分來自遼東。

 孫元化雖然招募這些遼東人當兵,看起了好像給了他們一條活路,但其實這些遼東兵士兵日子過得並不比以前好。

 他們家鄉被後金佔領,家人被後金奴役,使他們無家可歸,已經夠悲慘了,好不容易有了軍隊這個棲身之所,但也處處受到克扣軍餉的軍官的欺壓,沒有做人的尊嚴也就罷了,關鍵是他們自己發現當了兵之後,還是養不活和自己一起逃過來家人。

 遼東兵無力供養家人,他們又沒有土地,他們家人不想死的話,就只能乾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了。

 可山東本百姓也窮啊,他們不是王象春,可以朱門酒肉臭,他們甚至都快成了路邊凍死骨的其中一員。遼人偷他們一隻雞,百姓可能一年就吃不上肉了,山東本地百姓當然不願意了:大家都不容易,窮人何苦為難窮人。

 對逃亡的遼東百姓來說,不偷點搶點真不行,山東百姓被偷只是一年吃不上肉,他們要是不搞點東西吃,用不了幾天就餓死了。

 至於窮人何苦為難窮人,是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辦法了!豪門望族的打手太多,偷窮人的雖然行徑可惡,但是抓到了最多被打一頓。要是偷士紳地主,乃至豪門望族很有可能被活活打死,相比之下,兩害只能取其輕了。

 時間一長,遼民和山東本地百姓的矛盾就越來越深了,想到家人在地方上遭受的歧視,再加上自己在軍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遼兵自然也就對官府越來越不滿意了,其中就包括孫元化。之所以沒有爆發出來,那是因為缺一個帶頭人。

 現在孔友德叛變了,而且還殺到登州城下,這個帶頭人就有了,再加上孔友德一挑撥,孫元化那三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督標營立刻就由官軍變成了叛軍。

 這是孫元化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自己招降孔友德不成,反倒孔友德給招降了三千撫標營,這一次,孫元化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打擊。

 招安的想法徹底破碎之後,孫元化只能固守待援了,此時城內還有八千兵馬,數百門火炮,以及十多萬百姓,守住登州城問題還是不大。

 只是還有一件事讓孫元化很擔心,因為城內的守軍中,有將近一半是遼東兵。

 這支遼東兵的統領是與孔有德並稱“山東三礦徒”的第二個人耿仲明,不過此刻耿仲明正在登州城中被關禁閉,接受隔離審查。

 發生了督標營的事情後,由於正時用人之際,又因為耿仲明在遼東兵心中地位不比孔友德差,為了防止孔有德繼續蠱惑城內的遼東兵,孫元化決定提前結束對耿仲明的隔離審查。

 孫元化沒想到的是,就是他這個決定,讓官軍失去了最後一個守住登州城的機會了,因為孔有德已經讓登州的遼東兵降卒,潛回登州來策反耿仲明,而剛剛結束隔離審查的耿仲明,也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自己這個老兄弟兼老戰友兼老鄉的要求

 崇禎五年的春節之夜,也就是方雲感慨自己過年還在行軍的時候,耿仲明和陳光福,從內策應打開城門,叛軍從登州東門一擁而入,一舉攻佔東門。

 不過根據潰兵的提供的消息,叛軍還沒有完全佔領登州城,總兵張可大還帶著他鎮標營保護著孫元化且戰且退,南門也還在官軍掌控之中。

 知道登州城發生的一切之後,方雲心裡很糾結,繼續趕往登州城吧,可潰兵提供的情報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前的消息了,沒有人知道現在登州南城門有沒有被叛軍佔領。

 不去吧,方雲也不忍心看一直對自己照顧有加的巡撫大人身陷囹圄,雖說孔友德招降孫元化失敗之後並沒有殺他。

 可那是孔友德心裡明白的很,自己不殺孫元化,自然會有人殺,既然如此,他為何要做這個惡人,畢竟孫元化對他也算有提攜之恩,如果孫元化死在他手上,反而容易讓世人小看自己。

 當然,除了不想讓孫元化身陷囹圄之外,登州城裡還有讓方雲朝思暮想的紅衣大炮,以及生產這些大炮的西洋工匠和孫元化培養出來的漢人工匠。

 包括孫元化在內,這些人可都是這個時代裡,火器工匠裡面精英中的精英,要是能把這些人弄到自己的兵工廠去,兵工廠立馬就能更新換代了,尤其是火炮廠。

 對方雲來說,即便不到登州城的紅衣大炮,也要得到這些造炮工匠,後者才是最有價值的目標,一旦這些人被孔友德劫持到建奴那邊去,那歷史豈不是在自己眼前重演了。

 方雲更擔心的是,建奴掌握為了造紅衣大炮的技術後,再由山西那八大蝗商牽頭,帶著大批漢奸商人給他們走私的銅鐵等生產火炮的重要原料,建奴的紅衣大炮數量豈不是要蹭蹭蹭地往上漲。

 此消彼長之下,以後破虜軍要對付建奴的難度就更大了。

 可眼下不是方雲去不去登州的問題了,而是登州城有沒有完全失陷,如果已經完全失陷了,就算方雲去了也沒用啊,別說他帶來的只是騎兵,就算另外兩個主力團也在這,方雲也沒有信心拿下登州。

 “坑爹啊!要是孔友德剛一叛變, 孫元化就把我調來登州,哪會有這檔子事啊!”方雲在心裡哀嚎道。

 孔友德叛變後,方雲覺得自己幾乎把能考慮到突發情況全部考慮好了,還提前把兩個主力團偷偷安排到登州附近的海島上,可登州城隻守了三天就破城了,讓方雲覺得自己所有的準備都打了水漂。

 “不行!不親眼到登州城去看一看,我絕不甘心就這樣撤退!”

 “全軍上馬!目標,登州!”

 方雲最後還是不甘心,決定到登州城去看一看,只要還有一絲機會,他也會帶著騎兵殺進城去,就算守不住登州,也要搶幾個人,搶幾門炮回來也是極好地。

 一路上方雲都在祈禱,盼望著張可大總兵能夠堅持的久一點,最好就是堅持到自己帶兵趕到。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