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武裝明末》第330章 炮灰也不能這麽用
兩百人的傷亡還不足以讓指揮這次攻擊的叛軍遊擊將軍就就此退兵,要知道這次進攻的兵力足足有三千人呢!這個傷亡還不足十分之一,再說,就算他想退也退不了,叛軍的幾位大佬都在他後面觀戰了呢。

 除了正前方的官兵之外,東西兩側都是房屋等建築物,想整個迂回攻擊都不可能,所以盡管遊擊將軍知道這樣直挺挺的地往前衝傷亡會很大,卻也只能咬牙命令部隊往前衝。

 當然遊擊將軍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減少傷亡,比如弓箭兵壓製官兵的火槍兵,同時還集中了全軍所有的盾牌,擋在攻擊部隊的最前面,以降低官軍火槍給自己部隊造成的傷亡。

 不過貌似這一番動作下來效果並不佳,官兵都躲在正中央的那道一人高的掩體後面,弓箭手根本看到官軍的影子,射出去的箭能不能命中目標全靠運氣。

 唯一可以看到的就只有排在那些麻袋上射擊的官軍了,可這些官軍全也只有一個腦袋露在外面,可叛軍由於擴軍的速度太過,弓箭手隊伍中至少有八成是業余的,說是弓箭兵,可他們唯一符合弓箭兵的要求,就是能把箭給射出去,至於箭射會到那裡去,那就不是弓箭手能控制的了。

 就這個比例,都還是在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這三位大帥直轄的弓箭營才能達到,而像這個負責進攻方雲的遊擊將軍麾下的弓箭兵,十個弓箭手有十一個都是業余的,指望他們射中只露出一個腦袋的破虜軍士兵,根本不可能。

 當然破虜軍也不是沒有一點傷亡,畢竟叛軍的弓箭兵人數太多,運氣的不好戰士們,就很容易被叛軍弓箭手瞎貓碰到死耗子。不過這種程度的傷亡對破虜軍而言,不過疥癬之疾而已。

 至於叛軍的盾牌,如果盾牌能擋住火槍射擊的話,那火槍兵也就不可能從十七世紀縱橫到十九世紀了,當然如果是純鋼鐵的盾牌還是有可能的,只是那種造價昂貴的盾牌別說叛軍裝備不起了,就算裝備上了,純鋼鐵的盾牌又有誰能舉得動。

 再說方雲現在可是大戶人家,擁有大小野戰炮超過兩百門,尤其是那些三斤野戰炮,重量只有三到五百斤,轉移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對付城高牆厚的登州城的確是力有不逮,可以使用來的對付的叛軍的盾牌,那絕對是牛刀殺雞的標準

 各種辦法都用盡了之後,遊擊將軍也是發了狠了,完全不顧傷亡,強令叛軍不惜一切代價衝鋒,遊擊將軍畢竟是正規軍出身,很清楚火槍兵的弱點,只要他們能夠衝到官兵的掩體之內,官軍的火槍兵再多,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揮幾下大刀,多砍幾個人頭罷了。

 叛軍遊擊也知道這樣不計傷亡的進攻,肯定會引起下面士兵的反彈,畢竟他這支軍隊有八成都是新兵,輕松的勝仗打多少都沒關系,可像這樣的惡仗,死仗,哪是這些新兵來抗的住的。

 所以遊擊早有準備為了避免出現逃兵,他把自己麾下的三百老兵從三千人中抽了出來,組成一支督戰隊,並且給這支督戰隊下令,只要發現士兵都逃跑的苗頭,就可以當場擊殺。

 只是叛軍衝殺的越猛,傷亡的就越快,破虜軍這邊,槍炮齊鳴。

 一排槍打出去,至少有三五十個叛軍士兵被打倒,這還是因為叛軍所在的空間太狹窄,雖然叛軍的衝鋒的密度足夠大,可是戰場地勢是趁喇叭形,破虜軍的位置在喇叭口,叛軍的位置在喇叭最尾端,空間十分有限,一排最多是能容納二三十個叛軍,而破虜軍一個射擊序列就有三百多個火槍兵,即便一次射擊能掃到兩三派叛軍,也就是三五十人。

 雖然一次射擊給破虜軍造成的傷亡不大,但是當這種程度的傷亡卻一直在持續,而且除了火槍兵,還有十多門火炮也在開炮。

 即便開炮的只是三斤炮和五斤炮,可炮彈的穿透力不是子彈的能比的,尤其是叛軍還擺出密度超大人牆攻擊隊形,這更是讓炮彈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每一發炮彈都能十

 幾二十層叛軍隊列,在叛軍隊伍中拉出一條長長的血線。

 如果不是野戰炮的射速太低,光是這十幾門野戰炮,就能讓叛軍傷亡過半。

 雙方交戰還不到半個小時,叛軍第一批三千人馬的攻擊隊伍傷亡就超過了兩千,而破虜軍這邊只有幾十個運氣不好士兵被叛軍流矢射中。

 “大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這夥官兵明顯是裝備大量的火銃,又躲在那些麻袋搭建的掩體後面,我們弓箭兵射不到他們,可是他們的火槍卻能輕松的打到我們的士兵。

 而且這裡的地形對我們不利,雖然我們的兵多將廣,但是一次性投入進攻的兵力卻十分有限,而且官兵一炮打過來,就能給我帶來十幾人甚至是幾十人的傷亡,如果繼續這樣打下去,除非是官兵彈藥耗盡,不然就算我們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沒用。”叛軍中終於有人坐不住了,說話的人是李九成,他是叛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

 眼見負責進攻的三千叛軍在付出了兩千多人的傷亡後,才推進不到三十米的距離,而且隨著他們距離官兵越來越近,官軍火槍兵給他們帶來的傷亡也越來額越大,叛軍幾位大帥都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他們可不是傻子,相反,他們還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將,這樣明擺著送人頭的仗,誰也不會樂意啊,就算那些士兵大多數都是炮灰,可炮灰也不是這樣用啊。

 “嗯,李兄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不過這股官軍肯定不是城裡原來的守軍,成立唯一一支使用火器的官軍只有孔有德麾下的西洋兵團,可那支西洋兵團總共也就三四百人,而且在昨天已經被我打殘了,現在還有幾十人佛郎機人在牢裡蹲著呢。

 對了,昨天負責城南守衛的李晃報告,有一支官軍騎兵殺入了城內,而那支騎兵就是用火槍擊敗他們的,我當時還沒有這股騎兵放在心上,現在看來,眼前這支官軍就是昨天殺進程的那支軍隊了。

 沒想到這支官軍的戰鬥力這麽強,區區不到兩千人的兵馬,竟然難住了本帥的數萬大軍,讓他們先暫停對官軍的進攻吧,必須要想出破解這支官軍的辦法,才能組織下一次進攻。”孔有德皺了皺眉點頭道。

 盡管第一次進攻受挫,但這還不至於影響到孔有德以及其他幾兩位叛軍大帥對於拿下登州城的信念,對他們來說,方雲的出現,也僅僅是給他們佔領登州帶來一些麻煩而已。

 他們畢竟擁有五萬多人馬,如果需要的話,還隨時可以還從已經佔領的登州城區,征召一兩萬炮灰大軍,哪怕最後他們沒有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對付方雲,最後就是用人頭堆也能把那不到兩千的火槍兵給堆死。

 “長見識了,方雲今天可是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仗還可以這麽打,火槍,麻袋掩體,火炮銜接的簡直天衣無縫,有你這樣的良將,實乃是登州之福,孫大人之福啊!”張可大一臉驚歎地說道。

 這還真是他第一次看到這麽大規模火槍兵作戰, 張可大麾下的江浙兵團最開始的時候也裝備不少火銃,畢竟他們的了幾分戚大帥的戚家軍的傳承,戚家軍的火器裝備率還是相當高的。

 不過隨著明末官場越來越腐敗,匠作營也同樣受到了波及,大批質量精良的鋼、鐵被官員倒賣給了商人,其中大部分流最後到遼東。

 導致工匠只能用劣質的鐵打造火槍,就這樣還缺斤少兩,打造出來的火銃質量自然是越來越差,也就越來越不受官兵歡迎,這樣又導致匠作營接不到訂單,接不到訂單,工匠們就無法生存,於是大批技藝精良火器工匠們紛紛下崗、轉行。

 所以火銃在明末後期基本上已經停止生產了,即便還在用的也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製造的。

 因此盡管張可大率領的是江浙兵,可裝備的火槍很少,甚至到最後都取消了火槍兵的編制。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