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裝明末》第196章 征稅
當然開銀行這件事距離方雲還是有點早,在順利解決了衛城的反對勢力之後,方雲開始正式整頓衛城了。

 首先就是讓王永民以及他的政務廳成員入駐指揮衙署,政務廳的成員全面取代了衛城其他官吏的職責。

 所有辦公人員都換上自己人之後,政務廳下屬的幾個司級機構立刻就開始運行起來了,首先是稅務司。

 眾所周知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財政危機,國家財政困難,導致發生饑荒,沒有錢去賑濟;發生戰爭,沒有錢支付軍餉。

 沒有錢賑濟災民,饑民作亂;沒有錢發軍餉,致饑兵作亂。饑兵與饑兵結合導致大規模的國內叛亂。

 政府軍隊缺乏戰鬥力,導致國家既無法消除外部侵略,也無法肅清內部叛亂。財政危機導致軍事危機,軍事危機導致更大的財政危機,如此惡性循環,明朝最終走向滅亡

 而導致大明政府財政危機的主要的罪歸禍首之一,就是大明的商業稅。

 大明的商業稅可以是歷史上左右的中原王朝裡面最低的,因為從明朝開始建立之初,商稅就從來都沒有被認真對待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還一次性在全國范圍內裁並歲收額米不及五百石的稅課司局三百六十四處,其稅課由府州縣帶征。

 而過了太祖,成祖兩位皇帝之後,大部分的商稅在整個明代始終都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即便是兩項佔政府財政收入最大的鹽稅和茶稅,每年上繳國庫的稅營還不到兩百萬兩。要知道在宋朝時期,光是鹽稅就有將近兩千萬兩,是大明的十倍。

 而宋朝的人口最多六千萬人,大明的人口差不多接近兩億大關,人越多,需要消耗的食鹽肯定也多,但是鹽稅卻只有宋朝的十分之一。茶稅也和鹽稅一樣,每年能夠產生的稅收至少在千萬兩以上,可惜因為商稅廢弛的原因,茶稅每年能為大明政府提供的稅營只有幾萬兩銀。

 可即便是這樣的,商人還時在想盡辦法偷稅漏稅,而且生意做得越大,偷稅漏稅的現象就更嚴重。

 而那些和當地官員相互勾結的商人就更不用了,有當地的士和官身保護,他們基本上不需要任何商業稅。

 按理來,如果不用交商商人的成本一下降低一大塊,那商品就應該賣的便宜一點吧, 然後事實卻恰恰相反。

 就拿糧商來,通過和官府合作,他們可以市場半價的幾個從農民手中的折糧,然後再以雙倍甚至是三倍的價格,將糧食賣給老百姓。

 農民不是傻,不會自願以市場價一半的價格將糧食賣給商人,不過自從張居正實行一鞭法一來,農民交賦稅的方式從以前直接交糧食的方式改為折算成響應的銀交給官府。

 不過並不是農民自己去找商人賣糧食,而是送到官府制定的地方,然後由那些和官府方面實現談好的商人來收購,這就是農民折糧的由來。

 本來的官府的作用就是保護本地老百姓的,但是這些被商人買通了的官員卻城了老百姓的催命符。

 因為田賦稅是有固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老百姓必須要將賦稅交齊,否則輕則面臨三到四倍賦稅懲罰,重則發配充軍,所以哪怕商人以半價收購折糧,為了交齊賦稅,他們也只能咬著牙把糧食買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